想報平安,公婆嫌電話費貴…嫁來台才知夫家窮!她扛家計、讀碩士、當法庭翻譯,「我從來不放棄!」

想報平安,公婆嫌電話費貴…嫁來台才知夫家窮!她扛家計、讀碩士、當法庭翻譯,「我從來不放棄!」

陳觀嬌29歲那年嫁來台灣,沒想到在雲林務農的夫家生活過得如此窮困。生下女兒後,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我要賺錢!」靠著好手藝經營麵攤、養活全家。身為越南華僑,會說中文的她更成為警察的得力助手,充當中文翻譯。

年逾50的她有個夢想:「我想當文字工作者,不要再靠勞力過活。」為圓夢,從國中、高中、二專、二技,一路念到研究所,她笑道:「做任何事情,只要不要放棄、不要害怕,一定能有所成就。」

 

5年9班的陳觀嬌現在斗六經營「好豐富東南亞超市」和「好瑪蜜越南法式麵包烘焙坊」,這是她在疫情後的轉型。疫情前她開過麵攤,其後經營旅行社,生意做得不錯,買下這棟透天厝是為了擴大經營。

 

沒想到疫情爆發,旅行社業績歸零,為繳房貸,她只好投入陌生的超市和烘焙業。從零學起,花幾個月時間摸索、學習、上手,短短一年就做出口碑。

 

嫁來台才知夫家窮,外配賣河粉養家

 

她的人生就如同她的事業一般,不停的轉彎。29歲之前在舅舅位於胡志明市的河粉店工作。一回陪著在台商工廠上班的閨蜜相親,竟被同行「大伯」看上,嫁來雲林,「那時母親過世沒多久,我的心情很低落,大姐說,到台灣總比留在越南好,鼓勵我去。」

 

「我和先生沒有感情基礎,結婚就像賭博。」原以為來台的日子會好過些,孰料夫家務農,經濟並不寬裕。思念家鄉的她想打通電話回去報平安,都被禁止,「公婆覺得國際電話費太貴。」陳觀嬌決定自力更生。

 

生下女兒後,她在住家附近找到撿葱的零工,「我的手腳很快,一天最多可以賺到1200元;撿了9個月,存到2萬元。」鄰居陳媽媽待她如同女兒,「我常做料理給她,她說我的煮的河粉很好吃,可以開店。」

 

她於是租下莿桐農會對面的走廊,買下3張桌子,12張椅子、一個小推車、鍋子等,再用兩塊木板寫著 PHO(河粉),做起了小生意。「20年前只有從國外回來的人知道『PHO』是什麼,我的客人大多是有國外生活經驗的高學歷者,如醫生、企業主、法官、警察。」

 

 

夜奔警局當翻譯,1句話救1個人

 

陳觀嬌生意旺到客人要她開店面,5個月後就到斗六開了「阿嬌越南河粉店」。她是華人,會說中文,常來吃河粉的警察央求她幫忙翻譯,「有勞資糾紛、婆媳問題等,我都是義務幫忙。」

 

一回,警察又找她協助,那是一位逃跑的越南幫傭,「我一進去就用越南話問她:『妳發生了什麼事?』她立刻飛奔而來,抱著我哭:『妳一定要幫我,我不要死在這裡,我要回家。』」後來才知道,這位越南幫傭無法忍受被僱主性侵而逃跑。

 

「那一幕改變我的人生,我發現原來自己是在做救人的工作;我講一句話,可以幫一個人、功德很大。」

 

自此,即使半夜她都會奔赴警局。經過培訓後,她成為第一批法庭特約翻譯。

 

買下透天厝,遇疫情差點被房貸壓垮

 

小吃店少了女主人,生意直落,她坦言:「味道跑了,客人就流失了。」熟客見她經營小吃店辛苦,問她要不要賣機票?陳觀嬌覺得不錯,順勢轉行。

 

多年後從靠行到成立旅行社,她每年都會帶女兒出國旅行,「疫情前,我現在還在開機票。」更在斗六買了透天厝。無奈新冠疫情爆發,透天厝又交屋,近一年沒收入,房貸款和生活費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旅行社沒得做,我要做什麼?」當時她在二技就讀,創業課老師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寫創業計劃,成為她的救贖,「我想到網路賣自己愛吃的麵包。」報告完成後,順勢申請政府創業補助計劃,取得20萬元創業資金。

 

努力扭轉命運,從國中讀到碩士

 

她一路摸索,花幾個月試出越南道地法國麵包,看準同鄉有採購需求,開了間什麼都賣的東南亞超市。在淡江大學就讀的女兒林稚芊當起網紅,幫她直播宣傳兼銷售,原本務農的老公也在店裡幫她。

 

陳觀嬌想扭轉自己的命運,「我不想再靠勞力生活。」花12年從國中念到研究所。熱心公益的她,想要幫助同鄉,2006年成立「越南同鄉權益協進會」,擔任理事長。

 

陳觀嬌說她還有兩個夢想:「一是我想當講師,協助更多人創業,二是我想做間佛堂,讓新住民可以來這裡誦經,獲得內心的平靜。」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