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
郭美懿整理
台語歌后江蕙日前確定將登國慶舞台開唱,不料她今(9/10)日突拋罹癌震撼彈,透露2015年演唱會前夕,「身體發現極大的變化」,檢查後確認罹患癌症,幾乎以醫院為家。在反覆開刀與化療過程中,一度面臨大出血、肺栓塞等生死關頭,幸而如今康復,以「健康的江蕙」重新出發!她也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恐引發外界聲音,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那所謂的『聲音』,已不在乎、也不再重要了。」江蕙說,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
閱讀更多
2024-08-26
黃靖文
「多數病患恐懼的不是死亡,是未來會怎麼活著!」全台首位罕病立委、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同時也是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19歲那年楊玉欣突然跌倒爬不起來,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的癱瘓處會逐漸從遠端肌肉向內擴散,且無藥可醫。罹患罕病,讓楊玉欣比一般人更早體悟到生死,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無常隨時會降臨。
閱讀更多
2024-08-21
馬揚異
編按:台大醫院週三(8/21)召開 記者 會,宣告醫界重大氣管創傷新突破!日前一名24歲男子颱風天出勤工作,遭路邊掉落電線繞頸,引發頸部重大外傷、氣管嚴重破損,生命垂危。所幸,經多所醫院搶救、台大氣管移植團隊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體系接力救命,讓該男子奇蹟生還!由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於2017年成立,受國科會支持補助,也與法國氣管權威馬丁那教授(Emmanuel martinod)團隊交流合作,歷經無數基礎研究、數十例成功動物實驗,終於獲得衛福部核准執行人體臨床試驗共5例,其中3例成功獲救,包含亞洲第一例成功案例以及該名24歲男子,其他案例也重獲新生存活超過3年。陳晉興在 記者 會中提到,希望未來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能成為台灣常規醫療、納入健保給付,也能成為國際上的醫療幫助,台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也持續努力在該領域深耕,期盼從基因改造(人工合成主動脈)、其他動物等異種移植來為相關病患增加移植資源,提升每一個病患存活率,為國人醫療福祉持續努力。
閱讀更多
2024-08-14
麥克‧諾頓
法國歷史學家菲利浦‧阿里埃斯(Philippe Ariè)將二十世紀稱為「禁忌死亡」的年代,他指出現代社會的做法會對當事者隱匿自己即將離世的事實,導致他們的親人也開始壓抑自己的情感反應。人類的本能往往是避開對死亡的思考,保護人們免於面對失去的痛苦,盡快忘記並繼續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7-21
黃明惠 整理
衛福部繼去(2023)年針對15至30歲年輕朋友,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再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層向上延伸至45歲,盼能給予青壯世代更多心理支持與陪伴,而中央各部會也會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機會,推出時短短一個月就近乎額滿,顯示政策「投對藥」;今年8月1日起上路的「15到44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預計投入3.36億元,同樣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期限至明年12月31日。哪些機構可申請免費心理諮商?符合什麼條件可以申請?8大QA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2024-07-15
黃靖文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
2024-07-11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66歲好萊塢性感女神莎朗史東,以電影「第六感追緝令」紅遍全球,卻在2001年事業高峰時腦出血中風,她也因此淡出螢光幕7年。她近期受訪時透露,當時只有1%的存活率,經過搶救雖然康復,但在那段期間卻被有心人士利用了,高達1800萬美元(約台幣5.8億元)存款全沒了,連冰箱、電話,所有的東西都登記在別人的名下。隨著平均壽命延長,類似莎朗史東這樣因病意識不清或失能、甚至失智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常見,那麼該如何讓老本按照意願用在自己身上?
閱讀更多
2024-07-11
張欣民, 連世昌
市場上頻繁看到有錢人拿現金購買數億元豪宅,他們是在理財還是在洗錢呢?
閱讀更多
2024-07-02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今周刊編按:台灣將在明(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者往返醫院照顧的負擔,健保署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放寬因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的病患,可以選擇留在家裡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抗生素治療,將「急性照護服務」直接送到家!預估受惠人數約5,400人,健保挹注3.5億元。衰弱與多重慢性疾病的長者常因肺炎、泌尿道感染反覆住院,家人需於家中與醫院往返奔波,身心俱疲。長期住院的長輩常因改變環境與照顧者,而鬱鬱寡歡、食慾不振,又加上住院的活動空間受限,讓長輩衰弱加劇,甚至導致譫妄發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照護小組共同提供照護,病人可在熟悉環境中接受治療和照護,減少院內交叉感染風險,也減輕民眾的負擔,讓長者就地獲得全人全程的照護。
閱讀更多
2024-06-21
彭冠宇
黃仁勳面對 記者 的提問:如果現在重回30歲,會做出什麼選擇?他直言「我不會創業,」幾乎是一個反射動作,但他創業了嗎?創了。當然他進一步解說,原因當然是這條艱辛的創業路是很椎心的(So tough),而且肯定會不斷地被推著不得不往前。在今年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我也有許多的年輕朋友們興起這樣的想法,那麼就讓我來簡單扼要說明這背後的思辨。
閱讀更多
2/ 30
第 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