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施國文
20210308編按:作者施國文曾是證券業務經理,42歲就靠股市投資賺到財富自由,50歲離開職場,股息年收入約70萬元。施國文也曾是一個在股市殺進殺出,喜歡「重押」單一股票、賺快錢的超積極投資人,直到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財富大起大落的震撼教育後,才開始修正自己,憑藉著股海投資20多年的資歷,開創了屬於自己「穩中透強」的「GO WIN投資模式」。
閱讀更多
2021-02-08
今周刊編輯團隊
以模仿「心海羅盤」葉教授走紅、搞笑藝人形象出道的洪都拉斯,近幾年跨入演員路線,在電影《孤味》、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與《盲人阿清》劇作的演出獲得好評。
閱讀更多
2020-11-10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現在有非常多的ETF(指數型基金)達人,大家的共識是「這是最適合沒有時間選股的人最好的標的」,但歧異處也很多,例如該買國內ETF?還是該買美國、甚至全球的ETF?或該賺價差?還是該領股息?抑或除了大家最熟悉的0050、0056外,還有沒有別的台股ETF可買?到底該買0050?還是0056?
閱讀更多
2020-11-04
田臨斌
6%年回報率怎麼算出的?從經驗來看,市場上有各式各樣投資工具,如果不求貪不求短利,穩穩當當拿平均5%至10%年回報率不是件難事,連我這種理財門外漢都可以做到。我憑藉的是2樣東西......
閱讀更多
2020-10-30
施昇輝
人生不是比衝刺能力的短跑比賽,而是比持久耐力的馬拉松。每年賺5%,雖然看起來很「慢」,不過只要「穩」,就一定能夠「久」。
閱讀更多
2020-10-13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最近受邀上金鐘獎最佳主持人謝哲青主持的金鐘獎最佳節目「青春愛讀書」,和大家導讀一本我很喜歡的投資理財經典《富爸爸,窮爸爸》,可說是財經作家少有的殊榮。
閱讀更多
2020-10-12
田臨斌
這些失敗的經驗後來成了我重要的人生資產,從其中學到的教訓加上閱讀相關書籍,讓我對投資理財有了全新理解。首先,我搞明白理財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將所有積蓄投入風險不明的標的固然愚蠢,死抱著辛苦賺來的錢不做任何投資,也絕不更加高明。
閱讀更多
2020-09-29
謝蘭舟, 馬銀春
不要因年齡越來越大而向人生做出更多的妥協,要相信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再來。在人生的倦怠期、困惑期和衰老期,都要懂得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當你認為自己還很年輕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很多年輕人才能做到的事。
閱讀更多
2020-07-16
江育誠
我沒有屍體可以解剖,就算有,我可能也沒那個膽量,可是我對人體結構有著同樣的興趣,為了肖像畫創作,我找來中醫十八銅人的人體模型,協助我研究骨骼肢體結構,甚至還請外甥幫忙設計軟體程式,讓我可以精準比對真實人體與自己的創作之間的差異。
閱讀更多
7/ 10
第 7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