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陳嘉新
在開放性病房工作的時候,常會碰到住院患者是以原因不明的身體症狀來住院的。這些患者通常遍遊各科,到處拿到「你沒病」的診斷,最後便被轉來精神科。大多數此類患者可以在門診追蹤,但少數患者因為症狀嚴重,影響情緒睡眠,因而被建議住院,方便進一步評估跟調整藥物。
閱讀更多
2024-02-26
郭美懿整理
已退休的阿欽今年70多歲,他10年前開始睡不好,需要吃安眠藥才能睡著。這3年來,他的記性越來越差,就醫後被診斷出失智症,於是開始服用抗失智用藥。近期阿欽晚上睡到一半常會爬起來堅持要出門,被家人阻止就發脾氣,和他同住的太太也注意到阿欽常常自言自語、無緣無故哭泣、想不開等,家人擔心阿欽得憂鬱症,帶他至精神科門診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7-29
郭美懿
大眾常用「公主病」來形容女性行為嬌縱、大小姐脾氣,其實醫學上真有「公主病」,也就是所謂的「纖維肌痛症」。患者長年全身疼痛,這裡痛、那裡痛,失眠、憂鬱、記憶差等,但身體檢查卻找不到器官有毛病,常被認為是無病呻吟。
閱讀更多
2022-07-21
健康醫點靈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閱讀更多
2022-07-20
郭美懿
許多人常有夜間睡到一半突然腿抽筋的經驗,據研究指出,50歲以上民眾約有4成都有夜間腿抽筋的問題,其發作頻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患者常是夜晚腿部出現肌肉抽筋、痙攣、緊繃感、腫脹感或刺痛等不適,甚至因為這些不適感導致失眠,連帶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況。
閱讀更多
2022-03-02
蓓兒・帕瓦
從班森教授身上學到的放鬆反應法(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技巧以及反覆念誦某個字詞),再加上我對正念減壓療法的研究,我研發出一套獨特的深呼吸技巧。我成功地在自己以及患者身上證明它的成效。
閱讀更多
2022-01-22
蓓兒・帕瓦
針對絕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一百五十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或者每週七十五分鐘的激烈有氧運動。這兩種強度的活動可以交錯安排。
閱讀更多
2020-07-02
林芷揚
憂鬱症是大腦無法正常運作而導致的病症,而大腦掌控了我們的情緒和思考,當憂鬱來襲時,病人會反覆出現負面想法、悲傷想哭的情緒,甚至萌發輕生念頭。因此,對憂鬱症的患者來說,讓大腦恢復正常功能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服用 抗憂鬱劑 之外,「經顱磁刺激」也是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2020-04-30
林芷揚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 抗憂鬱劑 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4-24
林芷揚
劉先生是一位61歲的退休商人,自稱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那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就開始整天都感覺頭暈暈的。起初,其心臟科醫師認為劉先生是心肌梗塞後,擔心生命再次有危險,而引起相關的焦慮症狀,只要服用輕度的抗焦慮藥物就可以緩解,但劉先生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讓他整天生活都很痛苦。其後,又被診斷有憂鬱症,但服用 抗憂鬱劑 ,病情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頭昏加重、無力、想睡覺的症狀。出現暈眩、頭暈、頭昏的症狀時,究竟應該看哪一科?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