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照護線上
民眾平常解尿的時候,若看到很多泡泡,大家心中都會緊張,擔心是不是敗腎或腎臟出問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傷害腎臟的因素,究竟應該如何「顧腎」,又或是罹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平時應如何自處呢?請腎臟專家醫師來為你解說。
閱讀更多
2021-01-08
廖慧淑
你想過自己老後是什麼樣子嗎?不再擔心柴米油鹽、能安心過日子?天天遊山玩水?還是擔心親友一一離去,自己成為獨居老人孤獨死?提前思考單身的老後生活,是重新檢視人生的契機。問題不在於年紀大小或壽命長短,而是單身的你,老後究竟想要怎麼活?
閱讀更多
2021-01-07
陳晉興, 陳保中
為什麼肺癌確診時,大多已進入第3期、甚至第4期?無聲無息的早期肺癌,該如何達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目標?
閱讀更多
2021-01-06
李易紓
55歲的陳先生,平常不 抽菸 、不喝酒,生活作息正常,1個月前發現右乳頭有小硬塊而到住家附近的醫院就醫,當時診斷可能只是良性脂肪瘤,因此沒有在意。但最近因為硬塊變大有壓迫感,才進一步做檢查,超音波檢查發現,硬塊雖然只有1公分,但是密度高且邊緣不規則,疑似惡性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為非常罕見的男性乳癌。
閱讀更多
2020-12-31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猝死發生率逐年上升,發病年齡卻下降,即使平時看起來健康的青壯年,都有可能猝不及防。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醒,其實猝死前有跡可循,當胸部出現悶痛、劇烈或緊縮性的疼痛,心悸,喘不過氣來等症狀,自己就要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20-12-29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國健署今公布「2018年癌症發生資料」,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2017年增加4447人。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乳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標準化死亡率持平,但甲狀腺癌女性為多數,而男性惡性機會較大。男性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呈上下震盪趨勢,其中30至49歲口腔癌發生率降幅2成,可能與年輕族群嚼檳榔及 抽菸 率下降有關。
閱讀更多
2020-12-28
李易紓
長期牙齒痛、牙齦腫,有可能是慢性「牙周病」發生!大家常聽到的牙菌斑俗稱「牙垢」,是由細菌、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唾液組成,而「牙結石」就是牙菌斑鈣化後堆積而成。醫師說,保護牙齒健康,可不能等到牙齒痛、牙齦腫才求診,平時的正確潔牙方式很重要,刷牙時機、工具與動作都是關鍵。
閱讀更多
2020-12-22
李易紓
上班族謝小姐,因為經常性憋尿,又沒有補充足夠水分,解尿時出現疼痛且有灼熱感,下腹部疼痛難耐,甚至有血尿!原本擔憂自己是否罹患癌症,但經過醫師問診檢查後,判斷為泌尿道感染,且膀胱也已發炎,若再耽誤就醫,恐會引發腎臟感染,所幸經過治療已恢復健康。
閱讀更多
2020-12-18
李易紓
現代人生活節奏較為快速、工作壓力大,飲食精緻化、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常見症狀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胃酸逆流之外,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脹氣打嗝等症狀,都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表現。
閱讀更多
2020-12-16
李易紓
冬天氣溫偏低,容易刺激心臟收縮力增強,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當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時,就要小心是心臟病發作前兆,若是突然頭暈、頭痛或手腳協調困難,則是中風前兆!醫師說,民眾應確實做好保暖再出門,以免微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容易有出血、梗塞情形發生。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