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林靜君談心室
媽媽到處向親戚朋友說,「我有房租收,不花子女一毛錢,子女如果不孝順,也休想從我口袋分到一分一毫。」乍聽之下沒有錯,但她聽了就是不舒服,搞不懂媽媽為什麼一直將錢掛在嘴上,這讓她變得不想回家看媽媽,只是太久沒回去也會內疚,搞得自己很煩…
閱讀更多
2023-03-25
郭美懿
民法第1052條第2項規定造成婚姻破裂的一方無權訴請離婚,但2位出軌人夫質疑侵害婚姻自由,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昨(3/24)日判決「部分違憲」,認為如果使雙方無法維持婚姻的重大事由發生後,無論時間長短都不准有責一方訴離,顯然過於嚴苛。像是這次申請釋憲的方姓人夫,要求跟結褵逾50年的髮妻離婚,主張兩人婚後常爭吵,且男方2006年就定居香港,雙方已多年沒有往來。但法院認為方男與外遇對象生了3名子女,回台帶小三同行,還住進老家,婚姻破綻歸責於男方,依民法現有規定不得請求離婚,判他敗訴。另名高姓男子則是離家多年又偷情,反控妻子懶散怠惰,請求離婚也敗訴。如今大法官宣判「部分違憲」,是不是將來出現類似狀況,「外遇者」都可以如願離婚?(原文刊載於2022/11/10,更新時間為2023/3/25)
閱讀更多
2023-03-15
安德魯.哈藍
編按:這世上有人賺大錢卻破產,也有人賺不多卻堅持行善──太多案例告訴我們,財富不代表自由,更不保證你的人生會成功又出色。 作者深入一般人對投資現實、以及金錢與幸福之間的誤解。你將透過投資的科學,以及發人省思的真實故事,改造你財務自由之路上偏見與不良行為,找到平衡金錢與美好人生的甜蜜點。
閱讀更多
2023-03-03
韓柏檉
2008年初罹癌至今,將超過15個年頭,一路太太幼香陪伴支持與鼓勵,人生由黑白轉為彩色,但無常之路迎面襲擊而來,太太在2017年7月卻因癌症過世,這個痛、這個角色的轉換,誰懂?健康養生、防癌抗癌,人人朗朗上口,市面上各種方法、招數比比皆是。在雙重的狠痛下,更明白了一些世間道理,養生、防癌、抗癌,所要做的事情幾乎一樣,差別在於是否多了一項「進醫院看醫生治療否?」回到家裡就是「自療」囉!自我療癒,近年深深體悟,大道至簡,以道御術的精神與哲理,世間方法招數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的精隨「道法自然,萬法唯心」,人有千百種體質,不同的方法各有其妙處,但也並非人人適用。
閱讀更多
2023-01-06
偉文隨筆
有一天在開車上班途中,沒頭沒腦的聽到一小段廣播中的採訪,不知誰說的,但是印象很深刻:「晚上躺上床睡覺,假如不到五分鐘就睡著,表示你也許是睡眠不足。」
閱讀更多
2022-12-15
John Lee
我認識一位目前已經退休的公務員,他當初錄取後、分發前的空閒時間去補習班授課。他現在持有的唯一財產是一間公寓,那是他用授課半年的薪水買的,後來當了一輩子公務員,卻沒能存下任何積蓄。當年他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講師,補習班也試圖挽留,但最後他還是選擇當個公務員。當時他為何沒想要留在補習班呢?如果他選擇繼續當講師,說不定早就成為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22-10-08
菲女狼
當年兩人成績半斤八兩,沒想到出社會愈久,彼此的發展差異愈大。阿聰都當上跨國公司的副總了,志杰仍是個彷佛永遠不會升遷的萬年業務。而這工作還是志杰先前失業窩在家當了兩年米蟲,阿聰看不下去,託人給志杰介紹的職缺。(原文刊載於2020/2/17,更新時間為2022/10/8)
閱讀更多
2022-09-04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夫妻之間婚前、婚後購買的房產在離婚時該如何分割,不少人都認為,只要是在婚前買的房產,就不屬於共有財產,即使離婚也不需要分一半給對方,不過這樣的想法其實只對了一半。
閱讀更多
2022-08-19
施國文
有位年紀66歲的客戶,目前和老婆及女兒同住,另外有一個兒子在幾年前結婚時,媳婦傾向夫妻倆自己住比較自在些,便在附近租屋,這幾年生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在一兩個月前,客戶兒子跟他提到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讓3個孫子孫女有比較好的居住環境,動起想買房的念頭,客戶心裡明白,兒子在外租屋多年加上撫養3個小孩,目前還有一輛分期付款的車,這5年下來他們夫妻身上應該沒有什麼多餘的存款。後來,有一天兒子帶3個小孫子回來時,跟客戶夫婦說,想請他們把現在所住的房子拿去銀行貸款,貸一筆錢出來當作買房的頭期款。客戶問我這樣做妥不妥當?
閱讀更多
2022-07-19
黃佩如
識得一位長者,他的妻子因罹患精神疾病,經常忘記人、事、物,長者不以為意,因為妻子的症狀除了善忘,對他們的生活並無造成過多困擾。因此我看到此位長者,日子不但過得並不憂愁,還笑口常開。記憶中,夫婦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那位男性長者七十多歲,體型跟舉手投足看起來像四、五十歲,婦人六十多歲卻貌似三、四十歲。這的確令女人羡慕極了,因為大多數女人千方百計想保有年輕,婦人卻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靑春。雖然,夫妻倆生活並不富裕,但能感受到他們生活的樂趣及知足。猜想其背後原因,男性長者可能是「什麼都不計較」,他的妻子則是「什麼都不記得」。
閱讀更多
3/ 13
第 3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