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格子珊
當你求助於曾經幫助過的人時,毋須任何籌碼,該幫忙的人自會出手,有心無力的人也該感謝。這樣,人際關係才會回歸到交情,而不是交易。
閱讀更多
2019-12-09
根本裕幸
換句話說,不必用「對/錯」、「好/壞」這個標準來判斷。為什麼?因為這個標準只存在於理性「思考」中,並不在我們的「情感」當中。這麼一來,即便是被社會視為禁忌的事,我們也都能夠「理解」才對。
閱讀更多
2019-12-02
小虎文
所有的「障礙」都是從心開始,執著外表與感官的不完美,只是讓心的障礙更深;當心念敞開,接納所有事物的發生,每一件事都變得簡單了。
閱讀更多
2019-11-27
賴奕菁
「我媽報一個數字,說什麼時候要,我就得想辦法去變出來,按時給她。」她說。
閱讀更多
2019-11-26
揚生慈善基金會
老年人希望有人陪伴,有人說說話,只是子女忙於自己的家庭,忙於工作,要時常陪伴父母有困難,若每周陪父母吃個飯,就算難得了。見了面,話題大都圍繞在孫子孫女身上,如果離題, 訴苦 自己的病痛,或又提起當年勇,家人便沒有興趣聽了。這是很無可奈何的事,有沒有辦法解套?
閱讀更多
2019-11-21
揚生慈善基金會
和幾位朋友聊天。立倫有點不平地說,他發現社會上歧視老人的觀念愈來愈嚴重,他舉例說,我去看病時如果有子女陪,醫生都是對著子女問問題, 有些問題子女也不清楚,還是得問我,我回答了之後,下個問題醫生又對著子女問,讓我覺得不受尊重。
閱讀更多
2019-09-20
吳姵瑩
只是在情緒勒索的痛苦,以及跳脫後的未知和恐懼之間,更多的人往往會選擇站在熟悉的位置上,持續關係模式。困難之處在於:你待在這個位置愈久,就會愈來愈覺得安全;畢竟在酬賞機制中,最重要的就是被需要的關係認可感與歸屬感。
閱讀更多
2019-09-17
游祥禾
孩子們這時候都是想為父母的失望、不開心、難受負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掉父母親的糟糕情緒。「拯救父母的情緒」,我從做子女的眼神中看到了無能為力的難度。對於我們的父母,他們習慣了不開心、失望、失控、難過、可憐,這是他們的一種常態,不是孩子所能改變的。
閱讀更多
2019-08-19
廖玉蕙
「我認為」、「不!不! 你聽我說」、「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吧?」「我就說嘛!你就是不聽我的」…… 當這些語彙經常出現在言談中,我們就得開始自我警惕——我是不是個固執、自以為是的人了? 這些口頭禪密集出現,通常代表著性格裡埋藏著強烈的宰制慾,只管自己、凡事由自我出發。
閱讀更多
2019-08-19
廖玉蕙
原本是個溫和的男子,怎麼也想不到會變成後來的樣子。交往期間,他多愁善感,常為悲傷的故事落淚。一回,和他一起看了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出來,夕陽餘暉下,見他眼睛、鼻子全紅了,不由得心念一動,想到必定會是個溫柔的丈夫,便對他另眼相看起來。
閱讀更多
6/ 8
第 6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