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洪雪珍
失去就業動機,拒絕經濟獨立,靠爸靠媽,做啃老族,小胖有錯,爸媽也難辭其咎,在孩子該獨立時,剝奪他獨立的機會,等到孩子養成消極懶散的習慣,糾正很難。
閱讀更多
2019-12-02
廖文君
我們需要看見的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想法裡的緣由,這樣的覺察就會變成智慧。整理不是看起來舒適而已,而是一趟神聖的旅程,是每一個當下與自己、與萬物、與宇宙的相逢。
閱讀更多
2019-10-09
大師兄
總是為家裡付出,照顧弟妹、孝順爸媽;人到中年,成為父母的照顧者,不料卻被兄弟姊妹辱罵:「殺人兇手!」照顧者付出了一大半輩子,奉獻的熱忱瞬間冰凍至極。付出照顧被視為理所當然,沒有換來群起的掌聲,而是無情的責備。心裡面哀號:「我這麼努力付出照顧,到底是為了什麼?」家裡面誰最笨?一面倒付出照顧最多的人最笨...
閱讀更多
2019-10-01
洪仲清
不管怎麼處理,都不需要太多的情緒話。情緒話多說無益,為什麼還要說呢?如果我們不把自己整理清楚,注意自己的言行與背後動機,任由情緒亂跑,我們就有可能說出不少情緒話。
閱讀更多
2019-03-05
林雅惠
如果你理性的把消費進行檢視,依必需品、享受品、可延後品、可放棄品分類,你會發現當心理發生變化,消費行為就會產生改變。思考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時,我們有兩個選項,一個是「讓錢控制自己」,另一個是「自己主動控制錢」。
閱讀更多
2019-03-05
佩特拉
不到40歲的Amanda很年輕時就過著退休般的生活,平時跳芭蕾舞、拉大提琴、欣賞藝術、聽音樂會,一年有3個月在歐洲旅行。她很會規劃自己,這件事源於曾經歷2次手術。和死神擦身而過,讓她覺得要做自己開心、喜歡的事。
閱讀更多
2018-10-11
李慶隆
打造永康街商圈的理事長李慶隆,用生命歷程告訴我們,雖然學歷不如人,也沒有家庭的後援,但不一定會失敗,只有迎難而上,才有機會逆轉人生。
閱讀更多
2018-07-20
愛長照
如果孩子不能即早學會在社會上生存,能養得起自己,必須要付出相對的勞力和心力去獲得,孩子不會認為養成專業能力、培養理財觀是重要的,自然也就會把父母當提款機。一旦習慣養成,父母就離下流老人不遠了。
閱讀更多
2018-06-21
食力
《食力》在2018年5月25日至2018年6月8日期間,進行「懷舊零食大調查」 ,網路問卷調查統計,在1523份回收問卷中,各品項最懷念的零食分別為:鐵罐水果糖、森永牛奶糖、王子麵、科學麵、七七乳加、綠豆冰袋、海苔片。
閱讀更多
10/ 11
第 10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