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可以不老!李偉文:退休要樂活,每個人都該準備好4本「幸福存摺」

沒有人可以不老!李偉文:退休要樂活,每個人都該準備好4本「幸福存摺」

今天有電視媒體到診所採訪,問我關於退休安排的作法,已經數不清這是今年第幾次台灣或中國大陸的媒體來專訪這個主題。

過去二十多年我花了比上班看診還要多的時間當環保團體的志工,因為我覺得可以永續的環境,才是社會所有產業得以發展的基礎,同時保有美好的環境,才能夠培育出具有美好素質的下一代。

 

但是最近這些年來,我卻將我大部分業餘時間投入在教育以及退休活躍老化的主題,因為我發現台灣最迫切的危機不只是環境的變遷,而是人口結構迅速的改變。

 

戰後嬰兒潮已邁入人生後半場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少子化之外,台灣特殊的政治與歷史遭遇的關係,大量人口從去年(編按:民國一百零五年)開始進入六十五歲,將持續二、三十年(台灣在民國三十八、三十九年國共內戰後,短時間移入大量人口來到台灣這個小島,民國四十年開始增產報國、每年有四十幾萬名新生兒,一直到民國六十年左右,是現今將近兩倍的新生兒)。

 

民國四十年出生的人口,去年進入65歲。若以民國104年的工作人口對比65歲以上的退休人口,大約6.3個工作繳稅人口撫養一位65歲老人人口;但是到了8年之後,也就是2025年,就變成3個工作人口支撐一位65歲以上老人人口。

 

在短短的七、八年間,台灣人口結構就會完全翻轉。雖然高齡社會是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必須面對的挑戰,但是台灣老化速度太快,快到全世界史無前例,這是在歷史因緣際會下台灣所創造出的奇蹟。

 

前所未有的社會變動,台灣來得及因應嗎?

 

我在多年前發現這個「已經發生的未來」之後,花了很多時間談教養,關心年輕人的競爭力,因為台灣的孩子愈來愈少,所以每個孩子都很重要,只有每個孩子都有能力找到工作並且繳稅,勇敢迎向全球化的高度競爭,那麼數量龐大,領老人年金的銀髮族,才能安心地享受退休生活。

 

除了提供家長與老師如何教養孩子的方法之外,這幾年我也希望每個上班族或銀髮族,不管幾歲,都要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做準備,在來得及的時候將自己所擁有的資源(金錢與時間)放到對的地方,先照顧好自己,行有餘力再協助親戚朋友,然後參與社區再影響到整個社會。

 

我們可以不結婚,不生小孩,但是沒有辦法不老。我們不能期待政府給的福利可以照顧我們一輩子,而且我們不只要活得久,還要活得好,如何面對終將來臨的老年及死亡,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且無法逃避的課題。

 

退休樂活必備的四本存摺

 

若以儲蓄的概念來比喻,預約退休存摺,有四個面向,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就是要有足夠的錢養老,也就是財務規劃方面。

 

第二是健康,不管是養生或保健,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年輕時再怎麼糟蹋身體似乎都還有體力對付日常生活,但是有道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年輕時任性揮霍身體,年紀大了就必須連本帶利還,所以該如何及早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善用醫療科技與醫藥新知幫自己養生,絕對是自己的責任。

 

再來是幸福快樂的追求,當我們有錢可以生活,有體力可以行走,那該如何活得快樂?

 

有研究顯示,幸福感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良好的人際互動,也就是周遭是否有好朋友以及關係親密的家人,另一個讓我們覺得自己此生沒有白活,覺得很開心的條件,是能將自己的時間花在自己看重跟在乎的事情上。

 

最後是意義的追求,也就是生命價值的確定,也是我們內心深處喜悅與寧靜的來源,通常這種生命價值的呈現,往往是來自於公益利他的付出。

 

這四個面向,其實簡單說,也可以說是「身心靈」的全面觀照,金錢與健康是照顧到我們這個物質性的軀體;而來自人際關係的幸福感就是心理精神方面的滋養;最後意義的追尋就引導我們到靈性的層次。

 

 

 

 

 

 

 

未來我會定期跟大家分享我這些年來,針對這四個面向的思考與行動,也盼望能跟各位在空中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