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郭美懿整理
台中豐原王姓一家五口疑涉入黃金詐騙,欠下鉅額債款,最後因不堪負荷導致全家走上絕路,消息震驚社會。警方表示,這是典型的「養套殺」詐騙手法,詐團利誘受害者「刷卡代購黃金賺退佣」,並代繳信用卡費建立信任感,但之後詐團拿走黃金,留下鉅額卡費並指控違約,逼使受害人抵押財產。 對此,律師蘇家宏提醒,若誤踩投資陷阱,債務越滾越大,千萬別被「再繳一點就能解套」的說法騙下去,除了停止付款、報警求助,也要留下雙方對話紀錄、轉帳、刷卡證明。另外,可善用《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保護自己,人生仍有別條路可走。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4日
艾蜜莉
睽違14個月,景氣循環燈號終於亮出「綠燈」! 理財專家艾蜜莉提醒大家:「快可以買了,但別急!再讓子彈飛一下。」 投資不是跟風搶進,而是先想清楚:這筆錢,你打算放多久?希望怎麼操作? 別讓市場的漲跌牽著走,先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你才不會亂了節奏、失了章法!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4日
聯合報/ 記者 趙容萱 、 游振昇 、 黑中亮
今周刊編按:台中市豐原五口命案讓社會震驚,恐與「金豆投資」詐騙案有關。62歲王姓男子一家5口陳屍屋內死亡多日,王家生前曾求助議員謝志忠表示「全家錢被詐光」,但6/28再告知議員,「我們會度過難關的」,未料仍發生不幸。 謝志忠說,王家大女兒同學家經營的美容院居中仲介,老闆娘以可獲得佣金的方式利誘王家參與代購黃金,每次刷卡15萬元即可領3000元佣金,後來美容院老闆娘因涉詐騙案、帳戶遭列警示,王家也被列為警示戶。 「對方卻以違約為由要求王家賠200萬元,加上其他費用共需還500萬元,王家迫於壓力,只能以自有公寓向彰化地下錢莊抵押借款200萬元」。 謝志忠說王家向他求助,仍不時接獲該同學催討電話,對方甚至表示「欠債不用還的不用利息?」謝志忠說已給警方兩個名單,希望揪出幕後黑手給死者公道。 而議員陳清龍也轉述王妻友人說法表示,王妻疑深陷「金豆投資」詐騙案後,時間大約就1個月,王家2度分別向警方、民代服務處求助,最後跟友人求救的最後一句,竟是絕望地說「那我就通通都完了」。 警方初步調查,家人間感情好但金錢也互相糾葛,5人在租屋處房間整齊平躺死亡,長女和小女兒留遺書表明是債務讓她們走上絕路。 警方表示將解鎖死者手機、比對通話紀錄及議員提供的資料,追查是否有詐騙集團涉入,不排除約詢相關人士。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3日
十方富裕人生(心靈 夢想 財富)
我有一個朋友MARK,最近寫信給我,他才30歲,月薪45000,看起來還行,但每個月都刷卡過日子,信用卡債已經6萬,每月光是繳最低金額就要6000。學貸還在、爸媽退休要奉養金、水電網路樣樣來,一天吃飯 400 元就花掉12000,偶爾應酬、添點衣物,整個月薪直接花光。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7日
郭美懿
每個人對退休生活的想像不同,準備多少退休金也因此有異,據日本政府家計調查報告,至少「2000萬日圓」(約新台幣404萬元)是基本退休金額,但東京一對六旬夫婦僅有約新台幣303萬元存款、月退金也只有4萬8,但夫妻倆卻能從容生活,每年還能出國或國內旅遊一次。箇中關鍵就在於:他們50歲便開始進行退休理財規劃且調整收支,並在60歲退休時繳清房貸,無債一身輕。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7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吳律師,我想請教一件事。」一位約莫50多歲的陳先生坐在我面前,從他還沒把背包放下,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緊張。 「我媽媽前陣子過世了,本來心情就很不好,但我一直卡在一件事放不下……那筆,應該屬於媽媽的錢,現在在弟弟名下,而他又不願意吐出來。」 我請他慢慢說。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5日
劉韋德 律師
「立遺囑」這3個字,在華人社會中,常帶有一絲禁忌色彩,似乎總與年邁、臨終劃上等號。然而,正是這些傳統觀念所帶來的迷思與錯誤,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讓原本應是愛與祝福的傳承,變成了家人間最沉重的負擔與紛爭。您是否也曾聽過或抱持著以下這些想法呢?讓我們一起來破解國人對於預立遺囑最常見的5大迷思。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9日
蔡佳伶整理
近日有起案例,一名勞工的妻子因突發疾病住院,先生為了妻子能專心療養,便主動致電公司為妻子辭職。事後才發現,這個決定不僅讓妻子失去了工作,連她的傷病、失能等保障也一併消失。 「生病後馬上離職」有哪些缺點和長久影響──99.9%的勞工忽略的關鍵,就藏在法規細節裡──勞保局不主動提醒,雇主也未必告知,導致許多家庭在無知中失去應得權益。 勞保專家張秘書提醒:「在真正了解權益之前,千萬別輕言辭職。」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8日
郭美懿
綜藝天王胡瓜本月甫過66歲生日,卻有週刊爆料他已將名下價值約6億元的房產做好分配,除贈與女兒小禎與兒子胡釋安一人一戶信義區上億房產,還為姊弟倆買了高額保單,但妻子丁柔安卻沒在分產名單上。許多人好奇,胡瓜與丁柔安結婚逾10年,身為妻子難道分不到任何財產?其實從法律上來看,任何人都有權利處分自己的所有財產,「愛怎麼分就怎麼分」。除非是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給兒女,才會併入遺產總額分配。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8日
夏綠蒂
今周刊編按:0050(元大台灣50)分割後周三(6/18)恢復交易,新價格以47.16元掛牌,盤中最高來到47.72元。而0050成交張數與金額也雙雙刷新歷史紀錄,收盤成交張數已達24.42萬張,若以收盤價45.57元計算,單日成交金額更高達111億元,不難想見存股族熱追心態。 法人指出,分割後的0050一張成本「5萬元有找」,一次擁有「低門檻入手價」、「費用率台股ETF最低」、「不錯過台股行情」三大優勢,但仍有許多人觀望:究竟何時才是最好進場時機?如果以股價最高203元來看,如今47元的0050,有可能漲回200以上嗎? 理財部落客Charlotte夏綠蒂認為,若以年化報酬率10%來算,要從47元成長到分割前的188元,可能需要14.X年。 而且就算買在最高價,長期持有報酬率依然是正數。因此,比起什麼時間點買進,更重要的是有紀律的投入資金,「什麼時候投資都行,沒有進場就是不行!」 (原文刊載於2022/4/14,更新時間為2025/6/18)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8日
林韋伶
「只要用3萬元投保,就可以借貸100萬」?近日多家國內產險公司包括國泰、富邦、新光,紛紛發出聲明,指出公司並沒有販售這種所謂的「債保契約」,提醒保戶別上當。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3日
莎莉夫人
之前在越南工作認識的同事,問了我一個難題。他是台灣人娶了當地越南女子為妻,生了一兒一女。 「我該把錢留著當養老金照顧自己和老婆? 還是成全我那個會唸書的兒子,送他到美國讀書? 那麼他妹妹會不會覺得我重男輕女?」 同事問。 年過半百的人,開始想未來退休後的生活經濟規劃,這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不想拖累兒女」是這個爸爸的原則。 但是,對,就是這個「但是」。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2日
masa
我的諮商客戶中女性占了七到八成,每當我建議她們「要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很多人都是畏畏縮縮地表示:「但我是全職家庭主婦……」、「可是我賺的錢沒我先生多……」 要是抱持著這種心態,就會覺得「我用便宜貨就好」、「奢侈是大敵」,導致自信心低落。結果,窮神就會找上門,把你吸引到無法順利賺錢的現實之中。 記住,「夫妻無論在什麼時候,薪水都是一樣高。」先生能夠放心去上班工作,都要多虧有太太處理家事和照顧孩子……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0日
李勛
編按: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該做的基本功。很多人努力工作卻總是存不到錢,不是因為賺得太少,而是沒有方法。先把緊急預備金準備好,再用簡單的631法則分配每月收入,就能更清楚錢該怎麼花、怎麼存。只要有方向、有紀律,理財一點都不難!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9日
黃靖文
「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真人帶操作。」社群平台經常看見各類投資廣告,還標榜合法投資公司,更用知名財經人物為號召。這類號稱能保本穩賺的投資社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詐騙集團,但平均每天仍會有數百人受騙上當。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165打詐儀錶板」資料顯示,今年5月受理超過萬件詐騙案件,財損高達87億。其中,有3000起就屬於投資詐騙,且損失金額高達44億元,比率超過一半。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今周學堂
「老謝!你看我們公司那個副理,退休後天天騎腳踏車去公園下棋,中午就吃個60塊錢的便當」老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跟我感嘆:「我可不想退休後,過得這麼寒酸啊!」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中時新聞網 記者邱怡萱
為了因應詐騙盛行,銀行對於帳戶管制越趨嚴格,目前已有4家銀行包括台銀、台中銀、凱基銀、合庫銀宣布祭出「久未往來帳戶」管制措施,共有近150萬存戶運用數位金融平台的權益受影響。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翁申霖 整理
用戶數覆蓋台灣逾半數人口的行動支付龍頭LINE Pay,其在全台支付據點超過60萬處,加上各種加碼回饋優惠加持,是許多民眾愛用的行動支付平台,每2人就有1人是LINE Pay用戶。 不過,身為台灣人最常使用的電子支付之一,LINE Pay也成為詐騙集團盯上的目標,當用戶沒留心一步步跟著操作,結局恐怕不堪設想,連資安專家都認為這波騙術相當高明,一不注意存款就被消失。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蔡佳伶整理
編按:為了照顧家庭,不少人選擇辭職回家幫忙,這樣犧牲自己、提早離開職場的人,之前繳納的勞保還有用嗎?為什麼同樣是勞保,月領金額卻可能差到1萬元與2萬元以上?關鍵就在於投保薪資和勞保年資的長短,透過妥善規劃,即使中途離職,也能將勞保價值發揮到極致。今天,勞保達人張秘書以兩個真實案例,說明如何將勞保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編按:0050 即將進行「1拆4」的股票分割,預計6/11~6/17暫停交易,屆時會以6/11淨值進行分割。而0050在6/5的收盤價則為181.65,若以新股價45元估算,未來入手一張0050的成本,將從18萬元降至4.5萬元,對小資族來說進場門檻大幅降低。不過長期投資0050的樂活大叔施昇輝提醒,投資人一定要特別小心低價的迷思。 (原文刊載於2025/3/10,更新時間為2025/6/6)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李勛
如果你每個月總是成為月光族,就代表目前的財務處於「失控狀態」。錢不會無緣無故出現,也不會平白無故消失,錢卻不知不覺地流向你沒有注意的地方,像是手搖飲、外送或者是各種串流平台的訂閱方案,這些「隱形開銷」就像血蛭一樣默默的在吸血。 如果想要存錢,不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省錢」,而是要先了解自己的消費模式,否則你的錢就像是把水倒進了破洞的水缸中,始終裝都無法裝滿。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5日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
目前在國內有超過一半勞工退休後月領不到2萬元,加上大家擔心勞保破產,據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大約3成民眾願意延後到68歲以上才退休。然而,這項調查一公布,立刻引發一票網友討論,絕大多數人一面倒地表示不願意延後退休,並質疑若到了65歲以後才退休,還能有多少時間可以享受人生。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5日
蘇家宏律師、郭美懿整理
隨著越來越多雙薪、無子女的「頂客族」步入中年,財產傳承成為許多熟齡族必須預先籌劃的重要課題。律師蘇家宏在YT頻道分享,頂客族互相依存,但若一方離世,遺產卻未必由對方完全繼承,除了可能要跟配偶手足共同繼承,還可能面臨不能續住兩人愛巢、也無法獨自決定如何處分或分配資產等5大問題,都是頂客族不能不知道的遺產真相。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4日
數位內容部整理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市值型ETF元大台灣50(0050)即將啟動「1拆4」分割作業,預計6/11~6/17暫停交易,屆時會以6/11淨值進行分割,讓不少股民想在分割前卡位搶便宜。截至5/29為止,0050受益人數已飆破110萬,規模也逼近5400億元,雙雙寫下歷史新高紀錄。不過,究竟該在分割前還是分割後買進0050?財經部落客認為,長期來看,拆股不影響ETF本質與長期趨勢,可以評估自身條件與優缺點後再決定。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2日
劉韋德 律師
編按:以電影《情書》走紅亞洲的日本知名演員中山美穗,2024年12月6日在東京住家意外離世,讓眾多影迷與歌迷為之心碎;而她與前夫辻仁成的獨子也從法國回日本奔喪,與10年未見的母親道別。 當時她的前夫、知名作家辻仁成,曾發文透露21歲兒子正在努力接受喪母之痛,請外界不要過度關注。但中山美穗離世5個多月後,卻傳出其子已正式放棄媽媽的遺產繼承權,原因是中山美穗離婚後,兒子便隨父親定居在法國,母子幾乎毫無聯繫,因此「沒有意願接受她的遺產」。 綜合日媒報導,中山美穗擁有8支冠軍單曲,長年累積的唱片版稅,加上多首歌詞創作,以及影視片酬等金額驚人,推估遺產高達20億日圓(約新台幣4.1億元)。 中山美穗2002年與辻仁成結婚,2年後迎來兒子出生,但中山美穗卻在婚後12年驚爆出軌年輕音樂人涉谷慶一郎,夫妻倆在2014年正式離婚,兒子監護權則歸屬辻仁成。而中山美穗情路坎坷,後來疑似受涉谷慶一郎家暴而分手,思念兒子卻擔心打擾對方而不敢赴法探視,終致母子關係漸行漸遠。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9日
艾蜜莉
每個月努力工作、理財存錢,好不容易帳戶終於開始有點積蓄了,這時候常常就會浮現一個念頭:「是不是該獎勵一下自己?例如買個喜歡很久的東西、訂個放鬆行程,應該也不為過吧?」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李雪雯
資產移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將擁有財產者,終其一生努力、打拚後的成果(財產),按照他的預期來交付給想要託付的人。然而世界上的資產種類眾多,各有特色及限制。所以在實際規劃時所選擇的策略與工具,可能就有蠻大的差異。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李雪雯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經說過:「繳稅與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兩件大事」。由於人的生命有限,所以當一個人辛苦打拚了一輩子、累積了眾多財富之後,如何能夠富上好幾代,並且確保資產沒有多少減損,這就是許多擁有財富者最大的心願。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masa
「我想增加收入。」 「我只想存到將來可以安心生活的錢。」 「我想中樂透大獎。」 「我想過得比現在更富裕。」 我每天都會聽到這些關於金錢的真切心願,明明大家都是這麼誠心誠意追求財富,但現實卻往往無法如願……為什麼跟錢有關的願望很難實現呢? 或許是因為,你下意識討厭金錢的緣故。「我怎麼可能會討厭錢!」我好像聽到了有人這樣大喊。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7日
郭美懿整理
台灣房價年年成長,許多人不吃不喝數十年才買得起一間房,讓不少人寧可躺平等繼承。不過繼承長輩房產,一來地段位置未必符合就業生活所需,二則可能房屋老舊需要整建,因此許多人會選擇繼承後賣掉,另外選擇更適宜居住的地方。但繼承房子後賣掉,最容易踩到「房地合一稅」的稅務地雷,律師蘇家宏提醒,出售繼承房產一定要注意5點,才能守住家人留下的愛與祝福。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7日
胡肇芳 整理
勞工朋友注意!如果是在以下這4家職業工會投保勞保的話要小心了,根據勞保局統計,截至5月19日,以下4家工會積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保險費已逾繳費寬限期。分別是:台北市美髮美容技術指導員職業工會、臺北市律師職業工會、桃園市租賃管理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及大台南宗教服務職業工會4家職業工會。 勞保局呼籲,勞工須關心所屬工會財務運作、積極參與工會活動及會員大會,應在繳納保險費時,請工會開具正式繳費收據並妥善留存,以備日後保障權益之用。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5日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父母和祖父母希望家中孩子接受優質教育是很自然的事,然而高品質教育往往伴隨著相應的經濟負擔。 日本一名73歲的退休上班族齋藤一雄(化名),原本過著每月領取20萬日圓(約新台幣4.2萬元)退休年金、與妻子安穩度日的退休生活,卻因為孫子翔太(化名)考上東京頂尖的私立中高一貫校後,人生陷入財務崩盤危機。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3日
吳家揚
在投資領域中,到底要「由上而下(top-down)或「由下而上(bottom-up)」呢?在投資股票時,到底要則「擇時(market timing)」或「選股(stock picking)」呢?我們常聽到這些說法,到底有何差別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3日
艾蜜莉
因為台幣升值,跑到日本去的網友大大,開心的跟我分享,這幾天是他人生第一次放下K線圖,整整沒看盤的一段悠閒時光…… 旅程中最幸福的時刻,除了不用上班以外,就是每天早上在景點散步、曬太陽、喝熱茶,沒有行程壓力,也不需要趕時間,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生活」。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0日
丁菱娟
退休後的生活,本該是享受人生、品味成果的時光,但隨著詐騙手法越來越多樣,熟齡族群也成了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如何守護自己辛苦累積的資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警覺,守住初心,不貪心、不輕信。以下,特別提醒65歲以上的長輩們,必須小心的幾種常見詐騙手法。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0日
郭美懿整理
一名87歲老翁2022年將名下9戶市價共上億元的房產捐給行天宮「消業障」,事後老翁養女提告行天宮董事長吳岳羽,涉嫌利用老翁患有失智症詐欺得利。時經2年後台北地檢署偵結,認為老翁捐贈當時難認辨識能力不足情形,給予吳不起訴處分。 (原文刊載於2023/7/19,更新時間為2025/5/20)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9日
蘇家宏律師、蔡佳伶整理
買股票竟然能節稅?存股族節稅關鍵策略告訴你: 有一位單身安親班老師,年薪70萬,靠存股投資領股利加薪20萬,到了報稅季,繳的稅竟然比年薪90萬的主管還要少?這是怎麼一回事?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為你親身解答!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6日
艾蜜莉
編按:今年第4檔ETF將下市,富邦中國投等債ETF(00784B)雖成立7年、累積績效逾34%,仍因受益人數僅剩61人而面臨清算。除此之外,復華次順位金融債ETF(00790B)、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與富邦中國投等債ETF(00718B)也在今年宣布退場。 投資達人艾蜜莉日前在臉書上分享,許多投資人認為ETF較安全、能分散風險,卻忽略若規模過小、交易不活絡,仍可能遭清算下市。慶幸的是,雖然清算會按持有單位返還資產,不至血本無歸,但想「保本、穩穩地賺」,艾蜜莉教你這樣挑選最安全!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5日
蔡佳伶整理
最近大家忙著報稅,看到稅單難免覺得荷包縮水,但這也是提醒我們:除了眼前這筆稅,更該思考未來的生活怎麼過。 退休將近,很多老一輩勞工會猶豫到底是一次領爽快拿走,還是月領穩穩過日子?對長年只保基本工資、薪水不高的人來說,這不只是算數字,更是人生規劃。 你也有同樣的疑問嗎?讓勞保達人張秘書來幫大家解答。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5日
蘇家宏 律師
編按:新竹日前發生一起家族爭產訴訟,孫女代父繼承阿嬤遺產,卻指控阿嬤把市價500萬元的房產,以166萬元低價賣給姑姑,向法院主張該筆房地產買賣無效。孫女認為,阿嬤身體狀況不佳,現金與存摺都由姑姑掌控,甚至金流紀錄顯示,買房款項是從阿嬤帳戶中領出,「等於是拿我阿嬤的錢買阿嬤的房子」。 但姑姑反駁,房子確實是老母主動表示要便宜賣她「當作生活照顧的回報」,且當時由她照顧母親生活,包括看護費用也是她支付。而代書證實,當時祖母意識清楚,簽約過程並全程在場錄影,也確實有匯款、辦移轉。法官認為,縱使祖孫之間的確存在財產糾紛,也不能因為親屬關係與買賣價格低於市價,就認定這筆交易為假買賣、掏空遺產,判孫女敗訴。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4日
劉韋德 律師
近日,從好友鳳的口中,筆者聽聞一則令人心碎的真實遭遇。一對恩愛夫妻畢生積蓄所築的家園,竟因一條旨在保護人民權益的法律——「特留分」制度,在女主人辭世後化為泡影。這不禁讓人深思,當法律的善意在特定情況下演變成冰冷的枷鎖時,我們是否應予檢討與修正?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3日
郭美懿整理
許多人藉著股票、基金及ETF投資作為退休理財規劃,也為自己增加被動收入,但無論投資基金或股票都需要課稅,讓不少存股族擔心賺了股利,卻傷了荷包,猶豫是否該在除息前就賣出。不過,基金投資報稅有技巧,只要能掌握幾項節稅訣竅,就能省下不少稅金。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2日
聯合報/ 記者 袁志豪
台南市一名婦人無法接受母親過世後,兄弟提出的遺囑記載,將15筆上萬坪、總價值近4億元的房屋土地都留給兩個兒子繼承,提告主張母親明明識字,遺囑竟註記其不識字而無法簽名;台南地院認定,遺囑未踐行法定程序,判決遺囑無效。這也代表遺產將面臨重新分配。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08日
蘇家宏律師、郭美懿整理
5月報稅季來臨!每年申報所得稅時,「扶養親屬」可說是最快、最直接的節稅途徑,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項減免扣除,扶養親屬每人可減免9.7萬免稅額、年滿70歲以上每人可扣除14.55萬,能節省不少稅金。但家人之間若同時或輪流照顧扶養直系尊親屬,很容易就出現「重複申報」的狀況,甚至有手足為爭搶申報「扶養父母」傷了和氣。律師蘇家宏說,其實可以透過4個方式解決由誰申報扶養的問題,讓家人獲得最大利益,「報稅也可以很有愛」!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05日
郭美懿整理
新台幣上週五(5/2) 一天飆升9.53角,創下近40年來最大單日升幅!今天(5/5)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30.91元開盤,迅速衝破30元整數關卡,盤中最高升至29.675,創下2022年7月上旬以來新高。退休族佈局海外投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高利「美元定存」,或是購買「美元保單」,值此時刻,許多人心中都疑惑:「美金還會再跌嗎?我該趁便宜撿便宜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02日
郭美懿
72歲資深藝人廖峻4月中旬驚傳三度中風,所幸病況好轉,但如今卻牽扯出助理與廖家兒女互控紛爭,家務事被迫攤在陽光下!廖峻助理楊小姐向周刊爆料,指稱廖峻中風後家人互踢皮球,「晚景淒涼」。兒子廖錦德更把廖峻當提款機「要錢才會出現!」而她在廖峻中風後成為主要照顧者,並受託保管重要私人物品,卻遭廖家兒女指控涉嫌竊盜。 律師周依潔指出,類似廖峻這樣在年老、病倒後,親友間因照顧或財產管理等事宜發生糾紛的案件,屢見不鮮。要讓自己在年老或失能時,能夠有尊嚴、有品質、不受紛擾的生活,並保護好照顧者,可以從3方面著手。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30日
艾蜜莉
編按:0050即將進行「1拆4」的股票分割,股價將從原本約160元下修至40元左右,一張4萬,讓許多小資族摩拳擦掌,準備搶進「變便宜」的0050。但拆股只是將一張股票切成更多份,總價值完全沒變,等於是一塊披薩從6片切成24片,看起來變多、其實一樣多。這次拆股,不只是價格調整,更可能影響投資人的行為與市場流動性,真正該關心的,是你的資金配置該不該改變。投資達人愛蜜莉用一個簡單的「比薩理論」,就能輕鬆搞懂這些變化背後的資金配置邏輯,讓你存股更安心、進場更聰明!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30日
朴成賢
在我二十三年的股票投資生涯裡,有十七年以上的時間都處於投資小白階段。後來,終於能擺脫投資小白處境的祕訣如下: 1. 飽覽相關書籍,吸收投資大師們優秀的投資哲學。 2. 培養自身分析公司內在價值的能力,然後投資安全又不會虧損的公司。 3. 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機制,補強自己脆弱的心理素質和耐性,並且作為依據嘗試交易。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30日
吳家揚
2025/6/24編按:中東情勢緊張推升金價走揚,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伊停火,讓國際黃金現貨價格隨即跌落,一度來到3326美元,不過外銀仍看好黃金,認為今年仍有望再衝3500美元。 今年以來金價已飆升30%,下半年是否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仍然需視川普的政策走向而定。但對許多手上握有黃金,或是考慮進場的人,究竟該怎麼投資?且看理財作家吳家揚的分析。 ***** 25年前黃金不貴,1錢1千多元,結婚金飾全部加起來,大概就是幾萬元。年輕的我認為黃金太俗氣,一點美感都沒有;反倒是受了廣告洗腦,買了一對很貴的小鑽戒,花了好幾萬元。想不到銀樓金價近期一度飆破1萬4,金飾跟鑽戒放了N年之後,黃金總價值可能遠超過60萬元,而鑽戒的克拉數太小,依然毫無價值。「Buy & Hold」,不但適用於績優成長股,更適用於黃金投資……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30日
艾蜜莉
高人氣高股息ETF00919宣布重大調整:成分股從30檔增加到40檔!單一持股上限從10%放寬到15%,並新增前五大持股比例限制、流動性篩選門檻等。這讓一些原本喜歡00919「精準高息」策略的投資人產生疑慮,擔心選股變得分散、殖利率被稀釋。但其實,這次調整反而強化了資金靈活度與控管風險的機制,投資達人愛蜜利提醒真正的關鍵在於:你的投資目標是否清楚,是否還與00919的策略一致?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