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3日
大將軍郭
這是一個充滿「巨嬰」的世界。他們認為,你既然有某種技能、某個經驗,就理所當然該為他們服務: ● 他們的內心獨白是:我認識你,你又是學心理學的,那你看看我是否得憂鬱症? ● 我認識你,你又是學資工的,那你看看我這個電子信箱為什麼無法登入? ● 我認識你,你又是學新聞的,那你幫我看看文案這樣寫行不行? 但這份「理所當然」,其實是一種病,一種會讓人習慣性索取、道德綁架的「巨嬰症」…… 而你,如果總是忍不住幫忙、分析、安慰,甚至把別人的煩惱當成自己的責任,那你可能也病了──奶媽病!
閱讀更多
2025年10月03日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一句「連煎魚都不會」,引爆一場家庭戰爭!日前一名人妻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有次去婆家做菜,被婆婆當面斥責「連煎魚都不會」,甚至連人妻娘家也被拖下水,質疑「妳媽是怎麼教的?」而人妻出招反制,把老公叫來要他示範煎魚,沒想到老公也不會,於是她當著婆婆的面反問:「你媽怎麼教的?」讓婆婆當場啞口無言。
閱讀更多
2025年10月02日
郭美懿
許多人對退休充滿美好憧憬:不必再為工作奔波、能和伴侶一起旅行、盡情享受生活…其中「環遊世界」,更被退休族視為財富與自由的象徵。然而不少人為圓夢長年省吃儉用,等到累積足夠資金出發的那一刻,卻往往年事已高「沒精力」啟程,甚至被「不想動用」、「不敢花錢」、「怕生病」等心魔束縛,最終導致夢想永遠停留在「未實現」階段。
閱讀更多
2025年10月02日
謝雪文(雪兒Cher)
知名旅遊作家雪兒近期帶父母遠赴芬蘭北極圈追光。兩老旅遊風格截然不同:爸爸肯花錢、會享受,認為70歲了每次出門都是賺到;媽媽則十分節儉,能不花就不花,晚餐甚至回飯店煮泡麵,連謝父都開玩笑說她得了「省錢病」。 雪兒說:「出門旅行就像是妖魔鬼怪現形記,世代的橫溝會加劇衝突,衝突過後才是和解的開始。一家人沒有過不去的坎,過得去,就是回憶。」 她笑稱,以前帶爸媽出門都會氣到七竅生煙,現在則十分珍惜陪伴自家老寶貝出門的時光。一家三口感情非常好,也會直接稱呼母親「秀蓮」,相處就像老朋友一樣。
閱讀更多
2025年10月02日
蔡佳伶整理
隨著年紀漸長,臉上的紋路與髮際線的變化,往往比我們想像得更早出現。想延緩鬆弛與落髮,不一定得靠醫美或手術,日常保養就能開始。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林長邑指出,有名17歲女高中生因壓力落髮,便是藉由中醫治療以及按摩百會穴、頭維穴改善相關問題;中醫師樓中亮也表示,利用眼周附近穴道按摩,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延緩眼周肌膚老化、淡化眼周細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分享6個黃金穴位,有助淡化細紋、提拉蘋果肌,也能改善前額髮量稀疏。 每天花幾分鐘按壓,像做伸展一樣輕鬆,讓臉與頭皮慢慢找回彈性與光澤,保養更有底氣!
閱讀更多
2025年10月01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9月底,我和太太去了一趟杭州,拜訪定居在大陸已經超過20幾年的朋友。他們夫婦最早住在北京,然後搬到寧波,近13年則住在杭州。出發前,沒有做任何功課,只跟他們說想去杭州、蘇州和南京,連酒店和高鐵票都委託他們幫忙訂。 本想自助旅行,但他們決定陪我們一起玩10天,因為他們不想讓我們錯過杭州的私房景點,所以我們恭敬不如從命,一切都聽他們安排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30日
安睿宏觀
辛苦打拚大半輩子,許多人最期待的就是卸下工作壓力後的退休生活。然而,財務規劃若稍有疏忽,不僅會讓辛苦攢下的退休金縮水,甚至可能因為稅務問題而「蒸發」一大筆資產。 《退休前必懂的 3 大稅務地雷》之一:勞退舊制結清,為何要繳稅?這是新北市王董的切身經歷。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30日
瑪格麗‧林區、黛莉‧迪雅娜‧施瓦茨
凱西在一家社服機構擔任行政管理工作,她非常勤奮努力,也在事業上擁有不小的成就。然而她經常感到疲憊不堪、身心倦怠,甚至經常因為擔心工作而失眠。當一名同事離職後,她自己扛起了兩個人的工作量,也因此筋疲力盡。她說自己渴望找到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侶,並且一起去度假。 但是這對凱西來說非常困難,因為她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約會,而且光是想到約會就讓她全身戒備,因為前幾次嘗試都以失敗收場。 她安慰自己:「反正我從來沒機會使用年假,我總是在為同事代班,根本沒有時間休假。」 凱西無法理解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甚至對下屬心生怨恨,因為對方每年都會把年假用完。相比之下,凱西為工作做了許多犧牲,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她甚至對同一間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特別不滿。 那位女同事總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卻很敢要求加薪和升職,最後也都如願以償。凱西還不屑地指出,那位女同事的丈夫老是需要出手照顧她,幫她處理事情。 我對凱西直言,她對那位女同事的批評和指責,都是因為那位女同事擁有凱西最渴望的一切……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30日
大將軍郭
別讓「內耗」拖垮你的人生! 生活中總有人,一不順心就怪別人、怪環境,好像全世界都與自己作對。薪水低怪公司,同事升職怪關係好,分手了怪前任不懂珍惜……他們的口頭禪永遠是「不是我不行,是周圍的人總是排擠我」。 可是,把問題全丟給別人,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是只會越陷越深,成為自己生活的「受害者」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30日
唐澤平吉
在戰後日本的文化版圖上,若要找一位最具傳奇色彩的編輯,非花森安治莫屬。他不是作家,不是藝術家,卻以一本文學與生活美學交織的雜誌──《生活手帖》,發行百萬冊改寫了日本人的日常,是戰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家庭雜誌,也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 然而,創刊總編輯花森安治的怪實在非比尋常。人稱「銀座哥吉拉」的他,不給新來的編輯部成員桌子用,還說入職一年內都別問「為什麼」,讓編輯安分地當他的「手腳」,供他差遣。採訪用的照相機和錄音機還必須自掏腰包購買……彷彿是編輯檯上的暴君,但他的種種「怪癖」卻是雜誌暢銷30年的原因! 他全才全能,寫稿、拍照、繪製插圖、設計版面……不只關心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也是推理小說和落語的專家。只要他拿起紅筆,整間編輯室就陷入愁雲慘霧,深怕辛苦寫的稿子被改得只剩標點符號。但他改過的稿子淺顯而生動,連大文豪森茉莉都大呼佩服。 「動筆之前先想一想,蔬菜店老闆娘讀不讀得懂?魚店老闆娘會不會讀得很吃力?」花森先生經常如此提醒我們。 「寫隨筆可沒那麼簡單,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是寫不了的。想寫隨筆,等過了五十歲再說……」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6日
今周學堂
「老謝!你看我們公司那個副理,退休後天天騎腳踏車去公園下棋,中午就吃個60塊錢的便當」老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跟我感嘆:「我可不想退休後,過得這麼寒酸啊!」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6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9
Q: 我是建勝,今年61歲,剛退休1年,老婆57歲,我們結婚32年,育有一男一女,長男26歲,工作繁忙、不常在家,女兒則21歲,還是大學生,現在4人一起住。不過老婆在1個多月前表示,打算找到房子就帶女兒搬出去,而且想要離婚,但要求我把退休金給她一半,理由是我退休後沒法溝通,怎麼勸說也沒用,所以只能分手! 我30年前曾輕度中風,左邊有些麻痺,生活上沒有她的照顧根本不行,雖然一再求她,表示願意改過,但她認為我根本不可能改,所以沒得商量。是否有辦法挽留她?此外若打官司,我是否能阻止離婚、或不必把退休金分她一半呢? 我們結婚2年多時,我就中風了,左半身出問題,尤其左手不大聽話,幸好我有公務員資格,才能繼續工作到退休。盡管我能做的事都盡量自己做好,但生活上仍需有人幫忙,老婆也在上班,這30年來都把我照顧得很好,無怨無尤,我很感激她。她這次也跟我說「你的病都是我在照顧,否則你也沒法上班,退休金給我一半是理所當然!」 我上班期間早出晚歸,相處沒問題,但1年前退休了,在家時間長,許多跟鄰居或親朋來往的事情都改由我負責,老婆對我很不滿意。像電話應答或對送貨員、郵差的態度很差,她再三指導我要客氣些,大概我沒放在心上,沒太大改變,讓她非常生氣! 她覺得只要求我這些細節,我卻不當一回事,她不想忍了,只有分手一途。但在我看來,她怎能我一退休,就找這麼小的藉口離婚,簡直是為分退休金而拋棄我,世間怎有這種道理!另一方面,我在家無聊,中風後長年不喝的酒也開始喝起來,這一年因醉酒導致左半身更失靈,有3次摔跤,傷了左腿、左臂等,每次受傷後,老婆照護我更累。 酒後說話聲音自然變大,像在罵人,不過我絕對沒有動手或砸東西,她卻已經覺得厭煩,認為我因貪杯中風竟還敢喝酒,直說「反正要離婚了,我最後勸告你為了自己少喝點酒才好!自己多保重!」大概她對我喝酒也不滿意,但我實在忍了多年才又開始喝的。 我今後生活還需要老婆照顧,不希望離婚,也不想她搬出去、把女兒帶走,更不想把退休金交給她一半,我擔心她會拋棄我,因此退休至今都還沒把退休金交給她。我是否有辦法挽回老婆留在我身邊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6日
蔡佳伶
「44歲,年資24年,投保薪資45,800元,希望55歲就能退休。」 這是一位網友在臉書社團「勞工退休金大小事」中的提問,點出了許多勞工的心聲:究竟要如何規劃退休生活,才能在理想的年紀安穩退休? 這位網友的問題很實際,她想知道: ▲55歲退休後,需要自己繳勞保到60歲才能領嗎?還是可以不繳,等到60歲再領? ▲以目前的投保條件,60歲時每月能領多少退休金? ▲如果目標是月領2萬元,是否需要額外「自提」退休金? 這些問題不僅是這位網友的疑問,也反映出許多人對於勞保退休金的迷思。接下來,我們將一一解析這些問題,並提供明確的建議,幫助大家更好地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5日
瑪格麗‧林區、黛莉‧迪雅娜‧施瓦茨
首先把收入目標用不同的方式寫在很多張便利貼上,像是年收入、月收入、每個月的淨收入,或是當月淨收入的差距等等,將便利貼黏在家裡的每一個地方,接著只要讓潛意識發揮作用就好,這個方式既不費力又有強大的效果。 當十歲的女兒問我那張便利貼代表什麼意思時,我一時語塞,然後覺得自己的反應很好笑,因為女兒的年紀太小,根本無法理解收入的意義。於是我對她說「這是媽媽的收入目標」,她也接受了這個說法。 讓我驚訝的是,她竟然做了更多便利貼,還貼滿整間屋子──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4日
郭美懿
近年來,「提早退休(FIRE)」成為熱門話題,許多人在累積一定資產後,選擇提前離開職場,追求自由生活。但理想與現實往往存在差距,有人享受其中,也有人因落差而決定重返職場。 日本一名上班族打拼半輩子,54歲時繳清房貸、還攢到約7,000萬日圓資產,便決定離開職場,享受沒有壓力的自由生活。退休初期他每天規律運動、到咖啡館看書,但悠閒3個月便覺得與社會脫節、開始感到焦慮,半年後選擇以兼職方式回歸職場,雖然收入大幅縮減,但心情卻變得安定,反而比退休時更快樂。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3日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中秋月圓人團圓,在這個充滿溫馨與感謝的佳節,不僅是家人團聚一堂的暖心時刻,也是傳遞心意與寄托思念遠方親人的最佳時機。今年中秋,全球第一人蔘品牌正官庄註( )以百年專業人蔘滋補底蘊,精心推出多款中秋禮盒,將團聚情意化作貼心厚意,讓您在中秋團圓時刻隨時滿滿朝氣,此外,為了隨時隨地守護活力,正官庄攜手SAMSUNG推出智慧好禮周周抽,2025年9月1日起至10月6日止消費不限金額登錄發票即有機會抽中SAMSUNG Galaxy Watch 8,白天補氣夜晚調養,讓你活力帶著走,最大獎有機會獲得市價NT$62,900元的SAMSUNG Galaxy Z Fold,中秋節就快到正官庄挑選蔘意滿載的中秋禮!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23日
丁菱娟
「60歲再創業,瘋了嗎?」這是很多人聽到我再度投入創業的第一反應。對他們來說,退休應該是享受人生的黃金時刻,為何還要回到辛苦的工作裡?但對於我這種真正熱愛工作、曾享受過團隊合作樂趣的人來說,創業或繼續工作,也是我們的生活樂趣所在之一。只是此時工作強度不能再日以繼夜、衝鋒陷陣,時間的分配則是以生活為主,工作為輔,工作也不再以賺錢為目的。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9日
中時 周麗蘭
離開職場長達33年的蔡慧美,去年因丈夫離世決心重拾自我,在虎尾就業中心協助下順利重返職場,不僅找到工作、重啟上班族生活,一領到政府發的3萬元婦女再就業獎勵金,就為罹癌的母親添購補品,能夠重新上班的感覺,她形容「美妙到難以想像」。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9日
郭美懿整理
許多人日常走路、長時間站立或運動時,經常出現足部疼痛、膝關節痠痛或腰背不適;活動中容易發生足踝扭傷、耐力下降。很多人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不耐走了,其實這些症狀並非老化,而是與足部承重結構及鞋墊支撐系統有關。尤其許多民眾常誤會「有軟墊就是好鞋墊」,其實一般市售鞋墊無法針對個人足型設計,往往難以提供足夠支撐或壓力分散,反而讓原本局部的腳痛變成全身連鎖疼痛,越穿越傷。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9日
林靜君談心室
麗子單親撫養兒子長大成人,最近她將大半積蓄給兒子出國留學用,做好兒子不回來也沒關係的打算,反正現在自己還有工作。但是想到幾年後將退休,心裡頭還是不禁浮現「一個人要怎麼生活?」的擔憂。 放手讓孩子追求理想,可以感受到麗子滿滿母愛以及個性豁達,適當地對未來擔憂不全然是壞事,這能幫助自己及早為獨老生活做準備。 日本著名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名言:「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麗子所遇到的問題,也是每個人早晚都會遇到的問題,退休是人生重要的轉折,愈早準備愈好。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8日
撰文‧陳亭均 研究員‧林宣佑
超高齡社會逼近台灣,但65歲真的就老了嗎?從球場到村落,一群長輩正以行動證明長壽新人生,65、75,甚至90歲的他們,依然活力十足。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8日
撰文‧陳亭均 研究員‧林宣佑
超高齡社會逼近台灣,但65歲真的就老了嗎?從球場到村落,一群長輩正以行動證明長壽新人生,65、75,甚至90歲的他們,依然活力十足。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8日
黃大米
年輕時,我很愛跳槽,因為我想要讓資歷變好看,也想透過跳槽來加薪,而前者的誘因還比後者大。 我深深明白,這個世界是一個用名牌換名牌的世界,當你履歷表上的資歷能寫上很多厲害的大公司,你就可以靠這樣的資歷,吸引到更多更好的公司願意請你去工作。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7日
郭美懿
隨著人口老化加劇,如何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已成政府、民間與高齡族群必須共同面對的議題。《今周刊》於9月17日舉辦第九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針對「高齡友善新北城」為題發表專講。 陳潤秋表示,日本早在2007年就已經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但台灣老化進程卻更嚴峻。以人口來看,現在全台約2300萬人,推估至2050年會下滑到1900多萬人,但65歲以上人口卻從460萬成長到757萬人。所以,若問台灣準備好迎接超高齡社會了嗎?「我們還真沒有一個人敢講:我們準備好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7日
朱偉銓
由《今周刊》主辦的「第九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週三(9/17)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匯集臺日學者專家與地方政府代表,就熟齡生活的多元議題展開交流。日本精神科醫師暨作家保坂隆以「打造幸福優雅的老後」為題,分享他多年研究與臨床經驗,提出關於熟齡人生的嶄新觀點。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7日
朱偉銓
臺灣即將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讓熟齡族群在健康、財富與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成為迫切課題。由《今周刊》主辦的「第九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週三(9/17)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匯集臺日學者專家與地方政府代表,共同探討熟齡社會的實踐路徑。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7日
郭美懿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今周刊舉辦2025年第九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神奈川縣知事黑岩祐治,以影片方式分享「神奈川縣的健康老化與社會參與之道」。 黑岩祐治表示:「健康與疾病是相連的,二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界線,每個人生階段都該努力往健康方向轉化,而非等到生病了才來預防。」因此,飲食、運動、社會參與是管理未病的三大要素。 他也指出,醫療科學正不斷進化,幹細胞醫療、基因治療等推陳出新,能實現各種可能性,但最終目標並非建立一個不死不病的社會,而是「即便活到一百歲,大家依然笑著,充滿活力、閃耀光輝的生命!」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7日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綠光劇團年度大戲首演即掀起熱議,網友觀後口碑盛讚、直呼震撼過癮。180分鐘流暢節奏與對白,吳念真強力推薦的劇本,可謂今年必看舞台劇之一。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5日
十方富裕人生(心靈 夢想 財富)
我先生47歲退休的時候,是在2020年。他在退休前,只給我一張表,什麼都沒有了。 他沒有提領率、沒有股債配置建議、潦草地計算了2%的通膨,然後要我安心。 他甚至沒有未來資產增值計劃、沒有工作計畫,就拿一張表,告訴我,65歲後,我們一定會有2億。 他把EXCEL表寄給我的時候,我隔著電腦螢幕,對他比了個中指!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這麼樂觀、這麼荒謬的退休計畫,天真無比。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2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8
Q:我是正芬,今年63歲.老公10年前已經過世,今天想請教的是我38歲獨子及39歲媳婦的事,他們育有18歲兒子及11歲雙胞胎女兒共3人。我兒子2週前在外喝酒回家,發酒瘋把桌子跟電視都翻了,搞得一團爛,媳婦打電話報警;我接到大孫子的電話趕去,已經有3名警察在家裡。平靜下來之後,媳婦就帶著3個孩子回娘家,也提出等孩子考完私中就離婚的要求,我不知道是要鼓勵他們離婚還是復合? 我兒子跟媳婦讀書時就奉子成婚,兩人從婚前就住在媳婦娘家的大房子裡,婚後最初幾年也是。媳婦家算有點財力,房子很大,親家幫忙照顧孩子,但媳婦個性強勢,兩人只要一吵架,兒子就回來我這邊住。後來雙方父母貼補他們,在不錯的學區裡買了一戶中古公寓自住,之後兩人吵架,就變成媳婦帶孩子回娘家。 兒子應酬多、本身也愛喝,過去也曾喝酒在家裡鬧事,媳婦報警過幾次,這次最為嚴重。所以她帶孩子回娘家,還提出房子歸她,而且每月要付母子4人10萬元生活費、以及小孩大學畢業為止的學費等等。我聽了火大,要兒子乾脆離婚算了,不過生活費等條件不能全依她。 一開始我就覺得兒子跟這麼強勢、且大1歲的女人結婚很不滿意,但他把人家女兒肚子搞大就必須負責,才會大學沒畢業就結婚。他們交往、同居時,我就說過:「你們怎樣都無妨,但不要生孩子!」懷孕後想結婚來見我,媳婦還大言不慚說是想讓我們早日看到孫子!我當時才45歲,一點也沒想抱孫,因此很討厭媳婦。 幸好兒子大學畢業後找到不錯工作,而且一路平步青雲,現在是高收入的主管,媳婦也在兒子就職後辭去工作、在家當全職主婦,每月還有寬裕家用可以花、買進口車開,人人稱羨。 媳婦不體諒我兒子是為了工作而喝酒,也是他這些年不斷打拼,才能讓她跟孩子享福;只要我兒子喝醉回家,在家裡鬧鬧就報警,又沒揍她或孩子,根本不是家暴,還叫警察來,家醜外揚也不在乎,實在無法想像怎麼有這種老婆! 所以兒子如果要離婚,我也不反對,會支持兒子到底,因為從一開始我就認為他們兩人個性不合。但兒子還是希望不要離婚,一家5口和樂過日子,如果兒子堅持,我當然也只好配合,從老師來看,我兒子到底是跟媳婦修好呢?還是趁兩人年輕離婚較好?反正我兒子條件不錯,不愁找不到好女人吧?我是不是干涉太多,是否少出嘴較好?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0日
郭美懿
近日社群平台Threads出現一則爭議貼文,有網友偷拍速食店一位高齡顧客,並寫下「提醒自己,老了不要變成這樣坐在店裡面霸佔位置的老人。」貼文一出1天內流量即飆破百萬。不少人轉發後抨擊原PO行為,指出該名顧客有點餐,安安靜靜坐在角落竟被惡意公審,沒必要靠「仇老」來刷存在感,「人都會老。棺材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0日
謝雪文(雪兒Cher)
人活著,不能一直都在泥團中打滾,怕也要出去,就怕不離開的我,身軀活著,卻跟死了心一樣。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10日
謝雪文(雪兒Cher)
人要活得貴一點,好好善待自己,好好把賺來的錢花在自己身上,你會一輩子都活得風光明媚,自在快活。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9日
謝雪文(雪兒Cher)
其實結婚是讓以後更好,沒有讓未來更好的理由,我不結婚。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8日
數位內容部整理
研究指出,書寫是有效的自助療癒工具,能降低孤獨感、延緩失智風險,並增進心理健康。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8日
謝明杰
有一個年輕人曾經問我:「老師,成功到底是什麼?賺很多錢嗎?」我告訴那個年輕人: 「你別以為錢能證明你成功。錢,只是放大鏡。你本來是什麼人,有錢之後就會被放大一百倍;你的心如果是空的,再多錢也填不滿。」 你一定見過很愛顯擺、炫富的人,這些人的高傲裡面是心虛。人拼命賺錢,根源不是愛錢,而是怕死、怕餓、怕被看不起……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8日
朴根一
同樣一句話可能會引起共鳴,也可能在無意中造成傷害,關鍵就在於「表達方式」! 有效溝通不只是技巧,更是可以練習出來的「態度」──成熟大人讓人不自覺想靠近、信任、共事,他們的魅力不在於多會說,而是知道「該怎麼說」。 當個說話成熟的大人吧!學習這些說話細節,一開口就拉高好感度,促進好事發生──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8日
朴根一
人們透過他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像是「你懂什麼?」這樣的話語,會讓對方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進而導致自尊心低落。面對他人頻繁的否定時,不僅會影響情緒,雙方關係也容易逐漸扭曲。 如果長期忽視,最終會被煤氣燈效應操控。煤氣燈效應是一種隱祕卻強大的心理操縱形式,可以摧毀一個人的自尊和自主權,最終使其陷在有毒的關係之中……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8日
莎莉夫人
明知年過半百,要小心肌肉流失,也知道重訓的必要及對自己健康的好處,但是…… 我會在星期一告訴自己,從這個星期開始「不許再偷懶了」,要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星期一就去學校操場跑了兩圈。 星期二,我一早就開始祈雨;若是太陽很大,眼見下雨無望,我就告訴自己:「這麼熱的天,出去運動會中暑,對身體不好。」於是,我成功說服自己、安心待在家裡。 星期三到下星期,都是比照星期二這樣,然後……然後我就沒運動了。 於是我決定讓自己不好意思找理由偷懶,把「意志力外包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5日
謝雪文(雪兒Cher)
30 初老、40 中老、50 半老、60 真老、70不服老,進入40歲後跟同齡朋友之間的話題已經從戀愛、家庭、事業到如何照顧身體健康。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5日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許多人走過大半輩子婚姻後才慢慢明白:真正讓我們生氣的,常常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心裡早早就「預想好的答案」,但偏偏跟我們一起生活的家人卻經常脫稿演出。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5日
謝明杰
近日流傳的一篇文章,講述蘋果電腦共同創辦人史蒂夫‧沃茲尼克,75歲生日那天在論壇上寫下的一段分享。 他說他把從蘋果賺來的財富全數送出,資助藝術與社群,並說自己是這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他不避稅,靠演講收入過活,人生不是為了成就,而是為了快樂。他們有能力選擇從容,並說:「財富與權力不是我所求。」 我們不否定這些人做的事,也不否定他們的好意,但請不要忘了另一種人……那些從泥巴裡爬起來,還願意把人做好的人。 他們可能沒有有錢到可以捐贈博物館,但他們會把身上最後那一百塊借給朋友過難關。他們可能沒有什麼演講邀約,但他們在生活裡說過無數句「你撐住,我陪你走」……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4日
林靜芸醫師
網路上有許多文章教人如何陪伴病人,還列出陪病人聊天的NG用詞,其實陪伴病人重要的是「支持」,最簡單的就是開始對話。但對話應該由病人啟動,例如病人抱怨躺著全身痠痛,陪伴者問:「我可以如何幫忙呢?」引導出陪伴病人起床走走的行動。此外陪伴者可以表達自己能做的小差事,例如「幫忙接送小孩、遛狗」等等,重點是讓病人知道你關心他,隨時願意挺身而出。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4日
郭美懿
傳統觀念「有土斯有財」,認為持有房子就等於擁有資產,但步入老年後,屋齡高的起家厝反而可能成為壓迫熟齡生活的「負資產」。日本有對夫妻花30年繳清4房2廳的起家厝房貸,本以為退休後可以不用再為老後居所擔心,沒想到老宅開始出現各種維修問題,加上透天厝上下樓梯吃力,讓年過七旬的他們最終決定賣掉房子,搬入市區的電梯套房。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3日
陳亭均
(今周刊1498) 在「不老夢想一二五號」餐廳,銀髮大姊們重新走進職場,煮出家之味,也煮出自我價值。 彈性工時、友善環境,讓她們在工作中找到陪伴與療癒,證明「老」仍能發光。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3日
今周刊編輯團隊
盛夏的朝陽起得很早,清晨六點半,日光已把整座台中東興棒球場的草皮照得鮮亮,92歲的莊銘石、89歲的陳登旺正在場上揮灑汗水,他們是「不老棒球聯盟」藍興虎隊隊員。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3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經常受邀主講「退休理財」,都會先認定聽眾是具備足夠資金的人。有一次,就碰到一個聽眾嗆我,說我講得太理想化,因為絕大多數人的退休金可能都不符合我所提「可以放心退休」的條件,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5年09月01日
郭美懿
LINE在台用戶數達2200萬,許多人習慣用LINE作為主要的通訊媒介,但聊天室照片一旦逾期,不但無法讀取也無法下載,讓不少人崩潰。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思念過世不久的母親,想上LINE群組看看照片,結果全部都「儲存期限已過,故無法讀取照片」,讓他又生氣又難過。對此,不少人推薦網路即時通訊軟體Discord、Telegram,或是乾脆用回FB的Messenger「照片放了10年都還在!」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30日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不鏽鋼保溫杯耐用又環保,不過,很多人覺得用久了,有股說不出來的怪味,對此,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要避免這種情況,使用保溫杯後要馬上清洗,可用海綿沾點洗碗精或檸檬酸,多洗幾次就能除味,並建議優先選用304、316系列的不鏽鋼杯,鎳含量高、不易生鏽,也不含可能傷腦的重金屬錳。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8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7
Q:我是順英,今年55歲,跟老公沒有孩子;今天想請教的是娘家最近發生難處理的遺產繼承紛爭。我57歲的姊姊長年臥病、並在2週前過世,她除了房產外,還有一筆台幣約1500萬的存款,這筆錢是我85歲母親擔心自己身後,病弱姐姐沒錢花而慢慢存入她戶頭的。 但是我姊姊過世後,她10年前再婚的丈夫可以繼承她的財產,連我姊姊在27年前離婚時歸前夫扶養的兒子(我的外甥)也出現了,也能分走姊姊的錢。 本來母親覺得如果姊姊過世,這筆錢能退回給自己也不錯,但母親嘴巴這樣唸,卻沒採取任何行動,讓我很焦慮。目前新姊夫跟現已30歲的外甥雖同意存款可以三等分,讓我母親拿回3分之1,但母親還是一直嘀咕,覺得她的錢只想給女兒用,現在還要被長年不見的陌生人分掉,不很甘願。 不知道如果打官司的話,我母親是否可以拿回更多錢?還有能否斷絕跟30歲的外甥的法律關係呢?否則將來我們娘家的財產也得分給他嗎? 我娘家因父親經商有成,還算有點資產,父親3年前過世,我們都分了些,像姊姊的房產、我現在收租的公寓都是繼承來的,但主要資產都在我母親手中,尤其原本很多儲蓄、證券等資產都是在我母親名下。 雖然母親不缺錢,但她覺得新姊夫在姊姊生病之後對她不用心,最後2、3年,他到醫院探望次數也非常少,加上兩人之間沒有孩子,關係非常淡泊。在我跟母親看來,他們夫妻已形同陌路,我們甚至懷疑他在外面有女人,但兩人沒離婚的話,大概也不能不讓他繼承姊姊的財產吧! 話雖如此,但新姊夫很清楚那1500萬是我媽這幾年陸續存進姊姊戶頭的,他還算有點良心,因此同意三人平分那筆錢。 至於30歲的外甥,我們只有他3歲時的記憶,起初他出現在姊姊喪禮時完全不知道是誰,好像是姊姊一位閨密去通知,他也是來了才知道有財產可以繼承,聽說現金存款來源的事,也同意跟我母親三等分。 但母親對於錢被兩位形同陌生人的人分走很不舒服,想知道打官司是否可能拿回更多錢?此外,我真的不覺得30歲外甥跟我們有關係,這次就算了,以後是否能斷絕彼此法律關係,否則他今後可能什麼都要來分一杯羹。 現在他還年輕,對錢財還沒那麼計較,以後或許不再那麼單純,可以切斷法律上的親屬關係嗎?當然不到登報斷絕關係的程度,但是否有可能今後不再跟他有任何牽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