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1日
郭美懿
LINE在台用戶數達2200萬,許多人習慣用LINE作為主要的通訊媒介,但聊天室照片一旦逾期,不但無法讀取也無法下載,讓不少人崩潰。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思念過世不久的母親,想上LINE群組看看照片,結果全部都「儲存期限已過,故無法讀取照片」,讓他又生氣又難過。對此,不少人推薦網路即時通訊軟體Discord、Telegram,或是乾脆用回FB的Messenger「照片放了10年都還在!」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30日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不鏽鋼保溫杯耐用又環保,不過,很多人覺得用久了,有股說不出來的怪味,對此,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要避免這種情況,使用保溫杯後要馬上清洗,可用海綿沾點洗碗精或檸檬酸,多洗幾次就能除味,並建議優先選用304、316系列的不鏽鋼杯,鎳含量高、不易生鏽,也不含可能傷腦的重金屬錳。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8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7
Q:我是順英,今年55歲,跟老公沒有孩子;今天想請教的是娘家最近發生難處理的遺產繼承紛爭。我57歲的姊姊長年臥病、並在2週前過世,她除了房產外,還有一筆台幣約1500萬的存款,這筆錢是我85歲母親擔心自己身後,病弱姐姐沒錢花而慢慢存入她戶頭的。 但是我姊姊過世後,她10年前再婚的丈夫可以繼承她的財產,連我姊姊在27年前離婚時歸前夫扶養的兒子(我的外甥)也出現了,也能分走姊姊的錢。 本來母親覺得如果姊姊過世,這筆錢能退回給自己也不錯,但母親嘴巴這樣唸,卻沒採取任何行動,讓我很焦慮。目前新姊夫跟現已30歲的外甥雖同意存款可以三等分,讓我母親拿回3分之1,但母親還是一直嘀咕,覺得她的錢只想給女兒用,現在還要被長年不見的陌生人分掉,不很甘願。 不知道如果打官司的話,我母親是否可以拿回更多錢?還有能否斷絕跟30歲的外甥的法律關係呢?否則將來我們娘家的財產也得分給他嗎? 我娘家因父親經商有成,還算有點資產,父親3年前過世,我們都分了些,像姊姊的房產、我現在收租的公寓都是繼承來的,但主要資產都在我母親手中,尤其原本很多儲蓄、證券等資產都是在我母親名下。 雖然母親不缺錢,但她覺得新姊夫在姊姊生病之後對她不用心,最後2、3年,他到醫院探望次數也非常少,加上兩人之間沒有孩子,關係非常淡泊。在我跟母親看來,他們夫妻已形同陌路,我們甚至懷疑他在外面有女人,但兩人沒離婚的話,大概也不能不讓他繼承姊姊的財產吧! 話雖如此,但新姊夫很清楚那1500萬是我媽這幾年陸續存進姊姊戶頭的,他還算有點良心,因此同意三人平分那筆錢。 至於30歲的外甥,我們只有他3歲時的記憶,起初他出現在姊姊喪禮時完全不知道是誰,好像是姊姊一位閨密去通知,他也是來了才知道有財產可以繼承,聽說現金存款來源的事,也同意跟我母親三等分。 但母親對於錢被兩位形同陌生人的人分走很不舒服,想知道打官司是否可能拿回更多錢?此外,我真的不覺得30歲外甥跟我們有關係,這次就算了,以後是否能斷絕彼此法律關係,否則他今後可能什麼都要來分一杯羹。 現在他還年輕,對錢財還沒那麼計較,以後或許不再那麼單純,可以切斷法律上的親屬關係嗎?當然不到登報斷絕關係的程度,但是否有可能今後不再跟他有任何牽扯?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8日
彭冠宇
這兩個月瘦身有了點成績,靠著戒掉宵夜、晚餐減量以及每日健走,減重了十公斤。雖然睡前不能吃東西感到有點悵然,甚至有一種飢餓感,但也許這個時間少進食對於消化系統的夥伴也是比較仁慈,畢竟還要勞煩團隊加班趕工處理,有天還是會抱怨的。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7日
森優子
擅長閒聊的人,他們的手機是好夥伴。不擅閒聊的人,他們的手機被壓在背包最深處。 擅長閒聊的人,假藉手機逃離。不擅閒聊的人,始終受困於對話之中。 擅長閒聊的人,會提前設定鬧鐘。不擅閒聊的人,完全不會使用小把戲。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6日
丁菱娟
人生下半場,我們對友情的需求,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追求熱鬧與人脈數量,而是更看重「相處的質地」。能夠陪伴我們走得更長久、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朋友,比起多認識幾個場面上的點頭之交,珍貴得多。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3日
聯合報元氣周報 / 記者鄒尚謙報導
你的保溫杯多久沒有好好清洗了呢?用保溫杯裝飲料更可以帶來上班的好心情,但保溫瓶該如何清潔?材質又該怎麼挑選最好?最好不要裝什麼飲料?醫師與專家都給出建議。 (原文刊載於2024/1/17,更新時間為2025/8/24)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2日
安德莉亞.歐文
二○一四年夏天,我去了德州的聖安東尼奧,在以布芮尼‧布朗博士(Dr. Brené Brown)的研究為根基的「勇敢之路訓練營」(The Daring WayTM)受訓。這段經歷無論從個人角度還是專業角度來看,都震撼了我的心靈。得知「羞恥」正成為個人發展中的重要主題讓我欣喜若狂,我永遠感謝布芮尼的研究。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2日
謝雪文(雪兒Cher)
那年,爸爸忽然說:「可不可以帶我去南極?」 我立刻說「不可以」,我可以承擔自己出門在外的風險,但是不想帶家人去冒險。 後來輾轉才得知,某個鄰居跟同學的驟然離世,他也害怕將來的時日無多……後來我還是買了機票和船票。 一對完全不會西班牙的父女,就這樣踏上荒唐又奇特的夢想旅程。 爸爸給了我一生受用的「勇氣護照」,我也陪伴他去探索世界每個值得驚嘆的角落──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2日
基因醫師張家銘
「我習慣都沒變,怎麼血壓越來越高?」 在診間,我常聽到這樣的話。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朋友,感覺生活也沒什麼特別變化,吃得也算清淡,運動雖然少了點,但還是有在動,為什麼健康檢查報告上,血壓就是一年比一年高? 其實,這不是錯覺,是身體默默在「轉換體質」。停經後,雌激素減少,原本保護血管彈性的那把「隱形雨傘」收起來了。血管開始慢慢變硬、反應變慢,像一條彈性變差的水管……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1日
森優子
擅長閒聊的人,會察言觀色。 不擅閒聊的人,不會察言觀色。 擅長閒聊的人,夠機靈。 不擅閒聊的人,呆呆的。 擅長閒聊的人,會耐心等待。 不擅閒聊的人,總是橫衝直撞。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21日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夏日艷陽高照,紫外線成為肌膚亮白的大敵。來自越南的首選燕窩品牌「皇燕」,與深耕醫美保養的PSK,聯手推出「煥采肌光禮盒」。結合膠原蛋白燕窩與深海修護面膜,從內補養、外修護,讓美從裡到外自然綻放!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9日
林依柔
有些孩子說話就像一團打結的毛線球,線頭雜亂無章,讓人不知從何理起?又或者,他們的表達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煙消雲散,讓人抓不住重點?當孩子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不僅容易造成溝通上的誤解,長期下來更可能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如果是這樣,你一定會喜歡這套簡單又實用的說話工具──「漢堡架構法」。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8日
郭美懿整理
70歲的張爺爺喪妻、獨居,雖然右膝關節退化時有疼痛情形,需要使用護膝並服用藥物,但他生活可自理,偶爾也會跟三五好友到郊區爬山。然而原本樂觀開朗的他,最近卻突然開始失眠、情緒低落,不願外出。 儘管張爺爺仍然可以獨自生活,但日常開始變得比較鬆散,也出現人際退縮的狀況,而且對老化症狀感到害怕,張爺爺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5日
郭美懿
許多人嚮往退休後享受怡然慢活,好山好水的花東成為移居養生的夢想之地,然而卻有一位網友在長住台東池上、花蓮東里1年後,因現實問題選擇放手。她提醒,移居花東不能只報喜不報憂,點出「交通不便、生活成本高、租屋困難房價高、醫療資源不足」等4大親身經歷,分享給想移居花東的朋友。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5日
吳秀香
我曾擔任某次大學生演講比賽的評審,參賽學生們都準備了出色的報告資料,但表達技巧還有進步空間,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他們濫用「好像」這樣的表達方式。例如: 「這項產品在各方面好像都很出色。」 「未來的表現好像令人期待。」 「這好像是一場令人滿意的演講。」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4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6
Q:我是秋琴,今年54歲,老公60歲,結婚30年,育有29歲長女、28歲兒子及27歲女兒。大女兒婚後育有一子,現在跟我們一起住,小女兒剛結婚,兒子則是單身在南部。我最大煩惱是丈夫長年偷吃,我確切知道的就有2次,最嚴重是3年前他又開始了,找徵信社調查發現他劈了五腿,我實在受不了,搬回娘家住,不知情的父母還很開心我能陪他們。 最近,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找律師提出要協議離婚,他覺得我認真了,居然當場下跪,苦求我回家重新開始。我其實也無法下決心,打算跟他回家,但要求他徹底分手,他卻說其中一個女人因工作關係無法馬上切乾淨,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面對這局面? 我婚後連生3個孩子,結婚10年才知他有偷吃癖,當時他跟一個女人7年婚外情後分手,我很震驚,首次知道自己的丈夫原來是這種人!婚後16年時,他又跟一個到台南出差時認識的女人搞在一起,我發現後打電話給對方,後來因兩地相隔,也就分手了,算是自然消滅。其後還有第3次、第4次,我隱約知道,但孩子還沒成年或獨立就沒去追究! 直到3年前發現他劈腿5人,燃起我的憤怒,徵信社報告顯示有3人已婚,1個離婚,1個職場未婚同事,現在兩人還因工作一起出差去外地,想了就無法平靜。而且老公說無法分手的女人就是她,顯然沒想放棄他的艷福;但我也想過,即使離婚我也無法覺得痛快,因為結婚30年來,他對妻兒還不錯,按時拿錢回家,也會帶全家去旅行,一家人擁有許多美好回憶,我也不想讓這些回憶變色! 我這次實在想一一找那些女人攤牌,揭穿她們不過就是被劈的5人之一,這樣她們應該會識相離開吧,但我也怕這樣做,老公會生氣! 3個孩子裡,兒子是反對我離婚的,他覺得老爸現在也60歲了.再不久就玩不動,既然還是以我為重,我沒必要輕易放棄正宮地位。大女兒則覺得我如此吞忍,每天都在想像老公偷情,離婚才是正途。小女兒則不想面對此事,她覺得自己剛結婚,跟我聊老爸的婚外情,會讓她喪失對婚姻的信心。我不知道該聽兒子、還是聽大女兒的?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4日
彭冠宇
認識L姊是在20年前的法國巴黎,一群年輕人找了熟悉當地的導遊,就這麼在雨滴落的塞納河畔走著,尋覓那在咖啡香與書頁交會時的影像。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3日
郭美懿
許多人會用年齡來規範一個人的外在,好比上了年紀就該端莊優雅,穿著應該低調沉穩,配件也要重視質感。但日本一位62歲媽媽「はる。」卻以多彩繽紛、完全看不出年紀的時尚穿搭引發話題,她不但會穿25歲女兒的二手衣,身材嬌小的她甚至買童裝來混搭。她認為,無論幾歲都不該被年齡束縛、應該盡情享受人生,「別給自己下緊箍咒!」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2日
林依柔
在我長年耕耘「兒童口語表達教育」的歷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真正影響一個孩子說話表現的,絕不只是語感或詞彙量,而是一整套綜合能力的整合發展。一個孩子能否在對話中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團體中勇敢開口、在情緒中表達自我,其實背後需要的不只是語言技巧,更是思考邏輯、情緒感知、人際互動與台風魅力的整體協調。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2日
吳秀香
我不會讓自己的心生病,也不會去憎恨、猜忌或嫉妒別人。我會做個積極正向的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1日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中秋節不僅是送禮給親朋好友的日子,更象徵著與家庭的團圓與共享。與親人好友一同歡聚,品嚐美味佳餚,感受團圓帶來的溫馨與幸福。台中裕元花園酒店2025年以「50、60年代復古新浪潮」為主題,隆重推出兩款別具懷舊風情的中秋禮盒:「老派情調」會播放音樂的收音機月餅禮盒與全台限量版「童玩」彈珠檯茶具禮盒。藉由復古收音機和兒時彈珠檯的設計元素,喚醒60年代的純真記憶,讓現代人感受那個月餅配汽水、收音機伴月光的溫柔年代。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11日
亞當‧賈林斯基
領導者放大效應的第一個驅動因素是一項簡單的事實:領導者會吸引注意力。 莎士比亞的名言「世界是一座舞臺」,對領導者來說尤其如此。身為領導者,你時刻都在舞臺上。這意味著周遭人們隨時留心著你的一舉一動,專注聆聽你的一字一句,縝密解讀你的每個表情,分析你所有的互動。我們的言詞、表情以及行為,通常都會傳遞意義和意圖的訊號。而注意力會放大這些訊號,使其更響亮、更醒目、更強烈。注意力會將希望放大為「希望」,也將恐懼放大為「恐懼」。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9日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有一年,隔壁班有一個男孩,炎熱的天氣裡,不管什麼時候他都穿著厚厚的外套,怎麼樣也不願意脫掉。我們一起去戶外教學,大家都熱到把能脫的都脫了,他還是緊緊穿著那一件外套,讓我最無法忽視的,是他眼裡的漠然。 偶然在走廊上遇到他跟他打招呼,有時他直愣愣地看著我,有時他視而不見、不發一語。我問了他的導師:「他都不說話嗎?」導師說他幾乎不開口,尤其是老師問話他也都只點頭或搖頭,只跟特定的一、兩個孩子互動,一整天常常坐在座位上。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8日
艾瑪‧賽佩拉
這個男人正處於艱難的情況,但他藉由重新評估與審視,把自身的處境視為禮物,進而掌控自己的生命。 研究也顯示,把壓力情境視為挑戰或冒險,而不是負擔,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處理情況,除了能降低大腦情緒中心的活躍程度,甚至還能降低發炎等有害健康的指標。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8日
艾瑪‧賽佩拉
在歷經這一切混亂之後,我才發現我之前為了關掉電暖器而設定的靜音狀態一直沒解除,所以在整堂課中我說了一堆話,根本沒人聽見!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但不是因為我覺得尷尬或丟臉,而是因為我笑到停不下來──我先是狂笑到倒在廚房地板上,然後又躺在床上笑了一整晚。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8日
林靜君談心室
心裡面知道父母沒有惡意,但情緒就是莫名地來,忍不住發脾氣,又覺得自己不孝。那些我們與父母互動時沒來由的情緒,例如煩躁、想逃、內疚、心疼等,它們的出現並不是毫無來由,而是有脈絡可循。 這些情緒常和生命早期與父母的互動經驗有關,尤其是反覆出現狀況,好比總是被批評、指責、辱罵、過度控制甚至肢體暴力,這些童年時的不當對待,極容易造成情緒傷口。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7日
伯特蘭‧羅素
隨便問一個美國人或英國的企業家,什麼事情最妨礙他享受生活,他會說:「為生存而拚鬥。」他的口氣很真誠,也相信自己說的話。在某種意義上,這種說法是真的,但是從另外一種重要的意義上卻不成立。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7日
林黛羚
在我們一路長大的時候,父母總是那座不曾移動的山,默默守著家的方向。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們的腳步變慢了,身影不再挺拔,那份安穩也需要我們去守護。 爸媽老後該住哪裡?和誰住,才最剛好?不是非得同住才叫親近。也許,是一站公車的距離、一條熟悉的街道、一段可以走過去的路,就能讓彼此放心,也保有各自的呼吸空間。 像一座悄悄佈局的家族村落,藏在都市的縫隙裡,親情仍舊緊緊相連,卻不再擁擠。家的模樣,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彼此願意靠近的心意。只要安心,哪裡都是家。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7日
松浦彌太郎
被譽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不僅是《生活手帖》總編輯、「COW BOOKS」書店負責人,還有文字工作者等多重身分。他高中退學,又在49歲轉職,進入新創的網路公司Cookpad任職。 現年已60歲的他,將50歲視為人生中的「第二次誕生」,50歲後如何生活與工作?該享受與學習什麼?他的建議是:嘗試成為「最年長的新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7日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你有過跟家人搶過電視遙控器的經驗嗎?還是爭論今天晚餐要吃什麼?或者是在行車途中,為了彼此想要聽什麼歌而吵架呢?這些看似日常再普通不過的小爭執,卻在今年6月躍上新聞版面。 今年6月在雪隧發生一起母女互毆的家庭暴力事件,據警方表示,事件起因是26歲女兒在車上想用藍芽聽音樂,但媽媽覺得邊開車邊操作手機很危險,因此把女兒手機拿來想解除連線。 母女之間的爭吵強度從這裡急轉直上,最後演變到互相把手機丟出車窗外,女兒把車子停在避車彎之後被媽媽打到鼻青臉腫,媽媽隨即獨自駕車離開,獨留女兒一人在雪隧中行走找手機。 警方獲報後依家暴規範啟動程序,女兒表示將申請保護令。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6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幾年前,需要線上點餐的餐廳並不多,但現在幾乎成了常態。不只都會區的餐廳如此,連郊區小吃店也不例外。我曾到八斗子吃一家以小卷米粉聞名的小吃店,現場也已經沒有人會來幫你點餐了。 有一次,我和女兒去住家附近一家新開幕的餐廳吃飯,看到要掃QR Code,就請女兒幫忙點餐。她一本正經地跟我說:「爸,你要練習。以後如果你自己吃飯,不會用線上點餐,就不吃了嗎?」我想她說的對,就拿起手機來點,其實並不困難。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5日
蔡佳伶整理
東方儒教社會往往對長女充滿期待——「大姊要當弟妹榜樣」、「妳是姊姊要讓小的」、「妳就要照顧好弟妹」…… 如同Netflix熱播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以三代長女扛起一家重責貫穿全劇,無論是外婆、媽媽或女兒,都是從小體恤父母、照顧年幼弟妹,同時操持家務——不是她們比別人更堅強,而是因為沒得選。 當「照顧」成為天職,「犧牲」成為習慣,她們忘了怎麼為自己而活,也不敢喊累,甚至到了孩子都長大了,還困在過去那個「要撐住」的自己裡,也衍生近來討論度極高的「長女病」一詞。 對此,精神科醫師洪敬倫指出,長女病涵蓋「蠟燭型人格」、「過度承擔」、「情緒勞動」等概念,已非單純文化現象,更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心理健康議題。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5日
伯特蘭‧羅素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思考了不幸福的各種原因,而現在要進行比較愉悅的工作,即思考幸福的原因。先前從某些朋友的談話和著述中,我差點要做出結論,即現代人是不可能找到幸福的。然而,在不斷反思、出國旅行以及與我的園丁對話後,我的想法有所動搖。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分析過為什麼我的文人朋友們會不幸福。而在這個章節,我想好好介紹我一生中遇到過的幸福之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1日
達另
Anna 獅子座 從事行業:食品貿易 年營業額: 15 億元 + 創業時間: 10 年 創業資金: 500 萬元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1日
松浦彌太郎
被譽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在49歲轉職,進入新創的網路公司Cookpad任職。他將50歲視為人生中的「第二次誕生」,建議重新找回10歲少年般的好奇心,願意嘗試各種新事物,把人生過得「有趣、開心,並且隨心所欲」。 50歲後如何生活與工作?該享受與學習什麼?松浦彌太郎這樣建議: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1日
林黛羚
他們曾是高中死黨,年少時一起玩鬧、談夢想,出了社會後各奔東西,直到其中一人陷入憂鬱,才又把彼此拉回生命中。從每週輪流探望,到重新拾起友情的重量,五個家庭決定做一件瘋狂卻真摯的事──一起蓋一棟樓,陪伴彼此的孩子長大,也照顧彼此的長輩老去。 這群沒有血緣的家人,把友情活成了家的模樣,不只蓋了一棟住得好、也住到老的房子,更重新定義了「家」的樣子。
閱讀更多
2025年08月01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5
Q:我是雯藍,今年65歲,老公同齡,我有一個42歲已婚且獨立門戶的兒子,生有2個可愛孫子;還有一個37歲出嫁女兒,我今天想諮詢的是我女兒公婆的事。我女婿38歲,結婚8年好不容易在1年多前生了男孫,女兒跟63歲公婆同住。 最近孩子已經1歲多,女兒想復出工作,她有會計師資格,在外商投資銀行工作多年,很受器重,前幾天她去面試一個主管職位,因為超高薪,女婿也很贊成。當天女兒託我幫忙看孫3小時,沒想到途中她公公回來,竟對我說「家裡沒別人,如果掉東西妳要負責!」 我很震驚,怎麼會有這種把我當小偷的親家!而且事前女兒已經跟她婆婆說我過會去的事了,看來親家母沒跟她老公說。但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是剛認識的人,女兒跟這種公婆相處,要怎麼過日子?我實在後悔讓她嫁到這種家庭,要怎樣才能拯救她的人生? 我那天有問親家公,女兒是否沒告訴他我來帶孩子?他說沒有,還說去家人都不在的地方是不對!親家母其實沒在工作,但女兒面試那天,她推說有事不肯幫忙就出門了,我是因為孫子還小,與其把孩子帶到我家照顧,還是去他熟悉的地方較好,他的玩具都在身邊,會比較安心,才去女兒家的。 當初女兒跟女婿合力出錢,把婆家老屋重建成3層樓透天厝,只有1樓餐廳跟客廳共用,兩代各有自己樓層。而且房子本身很大,我跟孫子就在1樓客廳一角玩而已,連2樓都沒上去,居然被親家公說成這樣,實在太氣了!我後來打電話跟女兒告狀,女兒才說公婆從不道謝、搞錯也不道歉,而且老是冤枉別人,每天都聽到他們說別人壞話。但因為女婿對她跟孩子都好,也會主持公道,因此還能容忍跟公婆同住。 我覺得女兒是怕我擔心才說得雲淡風輕,因為我後來跟老公說,他也覺得很不像話,打了電話跟親家公追究為何把我當小偷?親家公才推說自己出身不好,把每個人都當小偷;而親家母還硬拗是女兒沒說清楚,把問題推到我女兒身上,實在無言以對。 親家母不想幫忙帶孫子,還曾打電話要我幫忙,而且要求我把孫子帶回家照顧,明明他們也盼抱金孫多年,卻一點忙都不想幫!如果不是這次事件,女兒從沒提起公婆為人處事,我實在很以她為傲,但想到她往後要跟這樣的公婆同住一個屋簷下,一定痛苦萬分,我要怎樣才能幫她改變現在這種狀況? 我當初覺得女婿誠懇,又是高學歷、高收入、高身材的三高男,就同意他們婚事、也贊同婆媳同住,現在懊惱不已,覺得當初至少反對他們同住才對!我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31日
松浦彌太郎
被譽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不僅是《生活手帖》總編輯、「COW BOOKS」書店負責人,還有文字工作者等多重身分。他高中退學,又在49歲轉職,進入新創的網路公司Cookpad任職。現年已60歲的他,將50歲視為人生中的「第二次誕生」,50歲後如何生活與工作?該享受與學習什麼?他這樣建議: 假如人生可以活到八十歲,那麼我還有三十年;如果能活到一百歲,那麼還有五十年。我的理想是像十歲的自己那樣生活。每天過著沒有計畫,也沒有算計的生活,只是專注於眼前的有趣事物,全然投入,直到日落。「什麼都能做到!」這種自信滿滿的心態,讓每天都充滿樂趣。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31日
艾瑪‧賽佩拉
從犯錯的自我苛責中解放在那幾個小時裡,我從頭到腳、全身無一處不感到徹底的愧疚,內心沉重無比,說那是酷刑都客氣了。但我沒有對自己落井下石,也沒苛責自己。光是情緒本身就夠折磨人了,火上澆油毫無意義。 那天回家後,我先向大會的主辦單位表達最誠摯的歉意,然後立即錄製了演講的影片寄給他們,並請他們取消我的演講費。隨著時間過去,生活繼續,我也回到了常軌。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30日
郭美懿
人類壽命不斷延長,活到「百歲」已不罕見,享受餘生的時間變多了,卻也伴隨財務與健康等煩惱。但日本一位77歲女性信田良枝卻認為,錢太多或太少都會使人失去平衡,「有點不夠」才最剛好! 她透過YouTube頻道「kuchinashi *」分享自己如何從日常中找到樂趣與幸福的提示,包括家中擺設、手作工藝、料理食譜等;而她以「用小確幸與日常充實感」來豐富每一天的生活方式,獲得跨世代共鳴,讓許多人深受感動及療癒。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30日
和田秀樹
與其活得長,不如活得有趣、有尊嚴。 在人生晚年依舊擁有主體性、選擇權。 日本熟齡精神科權威和田秀樹,專為高齡人士服務的精神科醫師,投入高齡醫療領域超過三十年,著有《幸齡人生70開始》、《如果活到80歲》、《高年級的理想姿態》等現象級暢銷書。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與對高齡族群的深刻觀察,他歸納出80個貼近日常、簡單可行的快樂安老祕訣,讓每個人都能在人生下半場依然保有選擇權,活得有趣、活得自在。 與其追求不切實際的「青春延長術」,不如學會善待自己、享受當下——這,才是通往幸福百歲人生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30日
伯特蘭‧羅素
只要身體健康、食物充足,動物就會快樂。我們覺得人類也應該是這樣。但是在現代世界中,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非如此。如果你活得不快樂,那麼應該會承認是芸芸眾生之一;如果你是快樂的,那麼問問自己,朋友中有多少人像你一樣?檢視完朋友的狀態後,學學察言觀色的藝術,試著去體會日常所遇之人的心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