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陳美菁
現代社會資訊傳遞變得極為視覺化:從廣告設計、社交媒體到電影與短影音,一切都在吸引我們的眼球。我們每天被高對比的影像、鮮豔的色彩與快速切換的畫面轟炸,大腦無時無刻都在處理視覺訊息,導致我們習慣用眼睛做決策,而忽略其他感官的重要性。這裡並非否定視覺的重要性,但過度依賴視覺,容易讓我們的判斷變得「淺層化」。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9日
陳美菁
如果你想透過氣味來改善人際關係、調整意念、建立個人形象或轉化能量,那麼第一步,請先從「嗅覺」開始練習覺察。我常說:「相由心生,香由心動。」氣味表現的,不只是外在好不好聞,而是你內在此刻的頻率與狀態。當你聞到一個味道,請先問問自己:「我為什麼喜歡?為什麼抗拒?」每一次誠實的回應,都是面對自己情緒的練習。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8日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26歲那年,我剛創業,從浪板起家,當時月收入曾一度突破百萬,還以為這輩子就能順風順水地走下去。」桂田集團董事長朱仁宗坐在窗邊,語氣平淡。誰能想到,這位如今坐擁10家子公司、掌管桂田集團的企業家,當年也曾因一場千萬跳票,幾乎跌落人生谷底。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7日
法比歐
在家點燃兩根蠟燭, 會讓人產生舒服安心感。 蠟燭本身擁有獨特的魅力, 隨手點上幾根蠟燭,可以改變空間的氛圍, 蠟燭讓家產生光的美感和幸福。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7日
陳美菁
K 小姐是那種從小就「不讓人擔心」的女生。個性乖巧、做事認真,從沒想過要叛逆或勇於說出內心的想法。結婚後的她,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嫁給個性不錯的老公,孩子也很乖,日子就這樣按部就班地過著,沒有什麼波瀾,然而,也沒有太多自己。一直以來,她習慣了付出,把家庭顧得很好、工作也做得很棒,卻從來沒問過自己:「我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7日
艾莉莎
當著新進員工的面,以「在我那個年代」*(編註:韓文流行用語,原文「라떼는 말이야」也常直譯為「拿鐵是馬」、「latte is horse」,用來嘲諷思想頑固的老人)起頭,逕自講著沒人想聽的忠告,並遙望天空。在最近流行用語之中,還有哪句話比這句更好用來鞭策人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7日
民視新聞網 記者周孟漢
今周刊編按:台灣竟有這樣的「黑戶」幽靈人口!台中北屯區一名21歲黃姓男子被里長蘇乙青發現是幽靈黑戶,這名男子表示沒有戶籍,沒有就學過,2月被父親趕出門後流落街頭,靠撿回收度日,被當地里長發現後通報,才揭開疑似被父親軟禁10多年的身世。 黃男表示,從小與母親分離,之後都和父親住在一起,不過卻被限制在租屋處套房生活。黃男說,父親曾以「不乖就不養你」為由恐嚇他,讓他不敢離家,生活起居、教育全靠父親教導或透過電視學習。 直到今年2月,他不小心從陽台摔下來,撞壞遮雨棚,父親將他趕出家門,他才開始街頭求生。這段期間曾經撿到400元中獎發票,想帶回家送父親當生日禮,卻發現家門深鎖「叫爸爸也沒人回應」,令人鼻酸。 社工評估黃男智力正常,心智年齡僅約12歲。經警方訪查黃男,黃男表示未遭父親傷害或凌虐,也不提出任何告訴,比對他和父親說法,初判無發現有違法情事,也未涉及妨害自由或妨害幼童發展罪。 台中市社會局長廖靜芝表示,黃男父親之前拒接電話,現在已聯繫到父親,願意處理黃男設籍的事情,社會局與相關局處將積極協助黃男取得戶籍、就業、居住等相關事宜。 據了解,青年生母為外籍移工,與黃父沒結婚但曾共同撫養孩子,不過孩子年幼時生母就不告而別,黃父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理相關戶籍問題,便將此事擱置多年。儘管青年遭父親趕出家門,但仍心心念念父親,對里長說「他養我長大,他是好爸爸」,甚至還記得爸爸生日,想把流浪期間撿到的中獎發票送給他! 最早發現青年流落街頭撿回收的里長蘇乙青,則成立了「再生父母群組」要協助青年,至今已有百人加入,群組中有人知道17日就是他的生日,更特地準備生日禮物。而里長本來安排在餐廳為青年慶生,但擔心媒體曝光個資,將改到一處神秘地點請吃速食,而黃男知道生日要吃速食後,相當興奮。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6日
陳若雲
教育創新者張輝誠,不只創辦了學思達翻轉了教室,更運用Satir親子對話,在高度不確定性的Ai世界裡,堅定的實踐著親子陪伴創新思維。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6日
李珍伶 整理
日本向來是台灣人出國旅遊國家的首選,但「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在網上瘋傳,造成人心惶惶,也衝擊國人今年前往日本旅遊的意願。 近期加拿大保險網站發布全球2025年旅行安全指數,冰島為全球最安全旅遊國家,其次為新加坡與丹麥;至於旅遊最不安全的前3名國家則為蘇丹、南蘇丹與阿富汗。 被外界一致認為治安良好的日本不在前位,而今年大阪世博會開幕及日圓甜甜價吸引外國旅客前往,卻有台灣旅客反映日本住宿價格有愈來愈高的趨勢,都成為今年日本旅遊的阻力。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6日
王文靜
寫書告一段落,我送自己一個禮物,一個古缽。 與光師父多次對談,他反覆提起鍛鍊心的重要,心是煩惱的起源,也是快樂的起源。鍛鍊心與覺察,每天可以做什麼功課? 「佛法就是生活,我們真正打仗在每一個當下,我們跟自己的煩惱對抗,那是每一個當下。現在的生活速度都太快了,環境也逼著馬上要去做決定,但這很容易壞事,還壞了人跟人的關係。要學習慢。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6日
許怡先
在普洱茶的歷史中,7542和8582無疑是經典之作,尤其是在七零和八零年代備受推崇。7542的配方問題一直以來都成為茶友們關注的焦點。根據鄒炳良先生的說法,7542的確是他負責拼配的作品。他的這一聲明顯示了7542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5日
郭美懿整理
入住長照機構的年長者「晚景淒涼」?安養中心的日常就是孤寂灰暗?一位長居在高齡失智養護之家的95歲奶奶,非但以開朗樂活的態度翻轉大眾既定印象,熱愛穿搭的她更在照護人員協助下,挑戰牛仔褲、條紋衫、西裝外套等單品,搖身成為令人憧憬的潮流達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3日
艾莉莎
十年的公司生活中,自我介紹時我最常形容自己是「充滿熱忱的人」。我自認滿腔熱血,並且覺得在職場上展現熱忱是加分項目。我萬萬沒有料到熱忱一詞會搖身一變,成為令我痛苦不堪的夢魘。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3日
林靜君談心室
如果與人談話愈談愈沒力,或愈談愈煩躁,這是對話不對勁的警訊。不要因為覺得對方也是一片好意,而不好意思喊卡結束談話。想像能量是你的錢,有人一直掏走你口袋中的金錢,你會怎麼做?如果你不會讓對方掏空你的錢,那一樣的要如保護荷包一樣,保護自己的能量。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3日
好好生活家_艾迪蘇
你絕對有能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關鍵在於: 你有多認識自己? 你是否敢於想像那個理想的未來? 你打算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並且義無反顧地去實踐?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1日
王文靜
編按:從記者到集團執行長,行旅70國,王文靜採訪過上千位國內外知名的領袖級人物,她發現:「人,花一輩子追逐成功,追到了一座峰,還要再追,就像籠子裡的土撥鼠,不斷輪迴,這樣的人生,好嗎?」直到她前往喜馬拉雅,遇見一位意想不到的異國和尚,開啟成功與快樂的對話。 你曾經問過自己,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嗎?是否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感到迷失或困惑?王文靜的新書《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CEO與和尚在第三極地對話》透過一場由迷轉悟、生命的68問,陪伴你度過生命中不同的課題:谷底與高峰、財富捨與得、人生苦與樂。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1日
王文靜
多年前,山居友人帶我去合歡山谷(備註9),一睹高山被杜鵑盤據的盛況,整個山頭杜鵑怒放,樹樹相連的花海,真是最美的台灣春天!美在隱世的震撼,美在寧靜中的不可思議,美在完全誤會了杜鵑,以為全天下的杜鵑都像路邊矮矮的模樣。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1日
中時新聞網 記者黃朝郁
今周刊編按: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5月全台出生人口數僅8433人,跌破8500人關卡,也創下歷史新低點;而死亡人數則為15382人,台灣已連續53個月「生不如死」。 台灣是全球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2024年10月發布數據,預計未來25年內,老年人口扶養比將從 28%攀升至73%,成為全球最高之一;而至2070年,台灣總人口將降至1,497萬人,較最新統計2335萬人減少36%,且扶養壓力沉重,屆時每1位青壯年人口就必須須扶養1名老年人,嚴重考驗未來的年金財政穩定性。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1日
法比歐
我的母親始終不顧常規,選擇以自己的方式生活。 她也常提醒我,不需要遵守別人的期望與標準, 我們應該真實地生活,擁抱真實的自己。 教我擁抱真實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0日
鄭實
想讓對方離不開你,你需要讓對方投入。 對方是否重視一段關係,要看對方對這段關係的投入成本有多少。對方對這段關係投入的時間、精力與金錢越多,他便會越想持續這段關係。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9日
郭美懿整理
炎炎夏日到來,心情容易煩躁,這段期間人體新陳代謝相對旺盛,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容易隨著汗水一起流失,再加上酷熱難眠,很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讓人睡不好。中醫師推薦11種養心安神的食材,如銀耳蓮子湯不僅潤肺養顏,也能改善失眠與心神不寧,甜甜好養生。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9日
伯特蘭‧羅素
工作是幸福還是不幸福的源頭?這個問題令人困惑。有一些工作確實無比煩人,負擔太多也會令人非常痛苦。然而,我認為只要工作量適中,即使是最無聊的工作,也比無所事事令人滿足。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7日
中時 蔡旻妤
國立台東大學7日畢業典禮,頒授曾獲選時代雜誌英雄人物的台東賣菜善心阿嬤陳樹菊名譽博士學位,陳樹菊原謙辭,被東大校長鄭憲宗以「讓愛傳出去」理念打動。 最高學歷小學畢業的陳樹菊今天發表感言,「我沒有讀什麼書,感謝台東大學的校長及師生不嫌棄我這個路邊賣菜阿嬤,請我來領名譽博士,我聽到差點昏倒」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今周學堂
「老謝!你看我們公司那個副理,退休後天天騎腳踏車去公園下棋,中午就吃個60塊錢的便當」老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跟我感嘆:「我可不想退休後,過得這麼寒酸啊!」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鄭實
社交中雖然千人千面,但也有一套萬能雙贏溝通公式可以應用。這套萬能公式適用於各類人際關係。 萬能公式只涉及三個要素: 「自我滿足」+「成全對方」=「意願達成」。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鄭實
有人認為提供情緒價值就是曲意逢迎,但曲意逢迎只能為別人提供短暫的價值,長久下去會讓對方忽略你本身的價值。 曲意逢迎可以理解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對方眼中,取悅成了你的主要功能,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迎合,你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你只要斗膽講了幾句不好聽的真話,雙方的感情就可能破裂。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黃惠萱
如果「家」不是你在外打拚失意時,可以回去的避風港,而是隨時等著你脆弱時,一口把你吞進來的黑洞。 那麼,你將花費很多心力,去對抗焦慮與恐懼,不能無後顧之憂地開始創立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梅樂妮‧喬伊
有效地表達心裡的想法,才能減少誤解、避免自己不滿。及時說出該說的話,才能建立信任感。這麼一來,就可以為聆聽者創造出安全的環境,使他們降低防衛心,更願意聽我們說話。最後兩人都能打開心胸,帶著同情心相互交流。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41
Q:我是雅芬,今年55歲,老公43歲,結婚14年,育有一女也是14歲。我們奉子成婚後,就一直沒有性生活,老公對此長年不滿,雖然不時提出要求,但我總找藉口拒絕,直到最近他完全受不了,吵著若兩人繼續無性,那就只好考慮分手。 我很愛惜三人幸福的現狀,不想改變,因此勉為其難恢復,老公卻說這不是他想要的性愛!還說這樣的婚姻對他而言unfair(不公平),不想再拖下去。但是我不想離婚,我該怎麼辦? 老公小我12歲,原本就是很有活力的人,他個性溫和、曾留過學、在大企業上班,薪資收入也不錯,對我跟女兒都很體貼,在別人看來是有魅力的人。但我懷孕後就完全不想跟老公做愛,雖然老公想要,但我總推說孩子還小,或是孩子學校活動多,我自己也要上班、承擔家事及育兒等非常疲累,把在床上靠攏過來的老公推走。但老公還滿紳士的,只有2、3次按耐不住想勉強我,但也馬上就放棄了,可以感受他還滿疼惜我的! 有幾次他提到我不想跟他做愛,非常unfair!或許他有留學經驗,很愛用「不公平」來表現想法,讓我氣到反駁他自己也當了爸爸,我還照顧他的生活,怎麼可以居高臨下對我說這種話「這才unfair!」他才住嘴。 但2個月前他發出最後通牒,說自己被當「同居人」,自覺人生無法這樣下去,我才努力回應他的需求。1個多月來,我們試行恢復中斷十幾年的性生活,做了幾次。 我覺得自己盡力了,但老公卻說自己沒感覺、一點也不快活。他表示會顧及今後的生活,但不想把人生埋沒在我義務性的性愛裡。他認為我應該理解,性愛對他而言是愛情的一體兩面,我雖然願意做愛,但事實上毫無愛的成分在,至少他對無感的性愛是無法滿足的! 我除了對性事原就淡薄,老實說更已完全喪失興趣,我覺得男女不做愛也能一起生活,不是作為夫妻或情侶,而是作為孩子的父母,一起養育孩子,不是也很好嗎? 我實在不想離婚,一方面對老公有戀棧,另一方面我年紀比老公大一輪,今後親權、老後無依靠等問題,也讓我很不安。雖然我有工作,但收入有限,靠著老公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水準,即使對自己經濟獨立有自信,但累積十幾年的問題,突然化為現實,還是相當驚慌。我的理想是在有愛情的家庭中努力打拼工作,而不是面對殘酷現實而不得不拼命,因此不想分手!要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5日
艾瑪‧賽佩拉
想要成為情緒的主人,就是要帶著勇氣,徹底對自己誠實,並具有自我覺察意識,坦然接受人生中的各種感受與經歷。 你是否沉迷於娛樂、美食、工作、購物,或單純只是為了讓自己忙到不可開交,因為這樣你就無暇心情低落?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4日
彭冠宇
台積電張忠謀創辦人去年底在接受媒體訪問說道:「我的自傳上、下冊都是為自己寫的,即使沒有讀者我也不在乎……至於題材,就是選擇對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有點故事的。」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4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5月底剛結束了一趟北歐5國14天的行程,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行前與友人提起這個旅遊計畫,很多人都認為時間太短、去的國家太多,一定只能走馬看花。即使行程已經結束,我也承認此一看法完全正確,但絲毫不減我的遊興。 今年我已經可以領敬老卡了,所以未來能出國旅行的時間肯定越來越少。還有那麼多國家沒有去過,怎麼有機會讓我奢侈地進行深度旅行?一次去5個國家,旅行的願望清單就可以立刻劃掉5個,當然值得啊!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4日
胡肇芳 整理
「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政策將延長加碼至2025年10月31日,民眾只要將老舊冷氣機、電冰箱汰換成一級能效產品,就可申請每台3000元的補助。不只這筆錢,若「新購」一級能效空調、冰箱,還可另外申請財政部「購買節能電器退還減徵貨物稅」,每台最高退稅2000元,合計最高可享5000元節能優惠。 不過卻有民眾誤以為只要在實施期限內申請退稅即可,透過財政部網線上申請時,顯示「不符合申請期間規定」,才驚覺已超過6個月的退稅申請期限。國稅局就提醒,申請期限須在購買日(即統一發票或收據記載之交易日期)次日起算6個月內,逾期就不得申請退還。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3日
郭美懿
入夏天氣越來越熱,許多民眾早已打開冷氣機調節室溫,但也有不少人擔心電費破錶,捨不得開機。近日臉書社團「匿名3公社」有網友發文表示,他與兄弟們每月合計給爸媽逾10萬元孝親費,但爸媽還是為了省錢堅持不開冷氣,讓他苦惱:「該怎麼說服他們?」 原PO表示,每月給爸媽的孝親費足以讓兩老安穩度日,但每次回家,爸媽還是堅持不開冷氣,讓原PO擔心「熱島效應導致溫度越來越高,加上肺腺癌影響,我到底該怎麼說服爸媽開冷氣?」 其實「長輩捨不得開冷氣」,是許多兒女心中的困擾,2年前也有網友求問:兄弟倆各給4萬孝親費+媽媽自己的勞退有2.5萬元,每月共6萬5入袋,媽媽還是捨不得開冷氣,而且到處省東省西,害他們被親戚誤會「子孫不孝」。 雖然有人說,尊重爸媽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孝順;但「順從」父母意願,對孩子來說卻未必是幸福。 作家洪雪珍指出,孩子成年後,父母已善盡養育的責任,人生下半場應以自己為第一順位,「捨得」愛自己,適度將錢花在自己身上。誠如發文網友所說:「孩子不會希望媽媽把自己的幸福留給兒女,反而兒女希望長輩過的自在幸福!」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2日
郭美懿
以前熬夜爆吃沒問題,為什麼現在多喝一杯手搖飲、多吃一塊蛋糕,體脂肪就飆高?其實這種「體重正常」但「體脂肪比例偏高」的狀態,就是俗稱泡芙人的「肌少型肥胖」。有「肌少型肥胖」體質的人,不但血糖起伏大、胰島素阻抗偏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單純肥胖者更高。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2日
劉教授
好的領導者想帶領團隊創造價值, 通常都要有密切配合的完善策略和計畫執行, 如此領導者才能做對的事, 管理者才能把事做對。 完美團隊及平庸團隊的差異在於團隊成員的負責及當責, 負責好比補位,當團隊成員在一項任務中離開了, 就必須要有人願意負責補位, 更重要的是有人願意當責的主動接球, 也就是主動願意為結果負責。 能為結果負責的人皆屬於當責的少數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2日
劉韋德 律師
編按:以電影《情書》走紅亞洲的日本知名演員中山美穗,2024年12月6日在東京住家意外離世,讓眾多影迷與歌迷為之心碎;而她與前夫辻仁成的獨子也從法國回日本奔喪,與10年未見的母親道別。 當時她的前夫、知名作家辻仁成,曾發文透露21歲兒子正在努力接受喪母之痛,請外界不要過度關注。但中山美穗離世5個多月後,卻傳出其子已正式放棄媽媽的遺產繼承權,原因是中山美穗離婚後,兒子便隨父親定居在法國,母子幾乎毫無聯繫,因此「沒有意願接受她的遺產」。 綜合日媒報導,中山美穗擁有8支冠軍單曲,長年累積的唱片版稅,加上多首歌詞創作,以及影視片酬等金額驚人,推估遺產高達20億日圓(約新台幣4.1億元)。 中山美穗2002年與辻仁成結婚,2年後迎來兒子出生,但中山美穗卻在婚後12年驚爆出軌年輕音樂人涉谷慶一郎,夫妻倆在2014年正式離婚,兒子監護權則歸屬辻仁成。而中山美穗情路坎坷,後來疑似受涉谷慶一郎家暴而分手,思念兒子卻擔心打擾對方而不敢赴法探視,終致母子關係漸行漸遠。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1日
許怡先
編按:「7542」是勐海茶廠出品、嘜號為7542的大益七子餅茶,被茶飲界視為品鑑普洱生茶的標準產品,而制訂「7542」規範及配方的人,正是被稱為「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的鄒炳良。 在普洱茶的世界中,鄒炳良先生的名字無疑是響亮而值得尊敬的。他不僅是著名的製茶師,還是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對於每一款茶品,他都投入了無比的熱情與心血。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9日
莎莉夫人
編按:當我們還年輕,總以為「已讀不回」是無視、是瞧不起人,非得追問出一個「為什麼」才覺得心安。可走進成年人的世界久了,才明白:不回應,其實就是一種回應,而且往往是最客氣的拒絕。 這個人人時間寶貴、社交倦怠橫行的時代,「選擇不回」本身就是一種邊界的設立。成熟的大人,不再用「是不是不喜歡我」來解釋沉默,而是學會了:別人不說話的時候,就是你該收手的時候。 讀懂空氣,是一種體面;尊重沉默,是一種智慧;不死纏爛打,是對自己最好的修養。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劉教授
領導與管理對於企業而言, 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必須重視的議題,因為領導與管理除了必須互補合作外, 兩者之間更必須取得平衡, 因此一家企業如何打造出高效且具有競爭力的組織, 端看這家企業在領導與管理上是如何妥善運用及合作發揮。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劉教授
帶領團隊創造價值前, 首先必須讓團隊的每位成員都能為自己的角色創造價值, 還有給予團隊願景及凝聚團隊所有成員的心。 當領導者希望團隊成員表現更好時, 就必須鼓勵及激勵團隊成員。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6日
亞當‧賈林斯基
啟發人心的領導者以人的方式對待他人,而不是將他們視為物體。我們要如何做到這點? 我們可以從給予他人選擇開始。為了理解選擇的力量,讓我們思考一個常見但充滿壓力的情境:購車。假設你正在考慮購買全新的豐田RAV4,銷售業務提供了一輛你喜歡的車色,開價34,875美元,附帶三年保固。你對於這個價格、銷售業務以及購車經驗有何感覺? 現在請想像銷售業務向你提出相同車子的價格為35,875美元,附帶五年保固。這會改變你的反應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6日
郭美懿
作為全球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高齡就業在日本很普遍,65歲以上族群每4人就有1位仍在職,其中65~69歲熟齡族更有一半還在職場工作。不同於藉助自我專業延續職場生命,有些熟齡族退休後選擇轉向新領域,豐富老後的生活體驗。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在東京迪士尼就有一群年過60歲的「高年級」員工,每天以細緻服務及親切笑容,迎接來自全世界的數萬名遊客,而64歲的退休警察三代雅就是其中一員。從警40年的他,退休後原本可以進入警務相關機構再就業,但他不願再受公職拘束,回想起兒子小時候一起造訪的迪士尼,於是在2年前應徵成為員工,一圓身為迪士尼粉絲的夢想。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6日
NOW健康
所謂的更年期指的是女性進入不會再有月經,也就是停經的時期。一般女性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之間,在此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會出現所謂的更年期症狀,其表現可分為2大時期,早期與晚期。早期生理症狀為月經週期不規律、熱潮紅、體重改變、頻尿、心悸、焦慮、失眠以及發冷汗等;晚期生理變化則為生殖泌尿道萎縮、性機能改變及骨質疏鬆症等。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雖然因人而異,但是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女性在生理與心理上一定程度的衝擊,不容忽視。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4日
聯合報健康版 /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衣服是人體的第二層皮膚,穿衣服整潔有益身體健康,如何洗好衣服至關重要。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強調,「穿過的衣服一定要洗」,但不論季節,洗衣服的頻率都一樣,至少2天洗一次衣服;建議最好買可以下水清洗的衣服,如此才能保持衣物的清潔。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3日
旅行印象企劃製作
對多數旅人來說,梨山的印象可能仍停留在春天的櫻花、夏天的水蜜桃和秋天的楓紅。然而,從今年五月起,這座台灣中部高山祕境,悄悄開啟了一段讓熟齡旅人心靈放鬆、身體舒展的全新路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