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艾瑪‧賽佩拉
研究員問及耶魯大學的同學,對於終於擠進這個窄門有什麼感想時,一般人想像的答案可能是「自豪」、「榮幸」、「開心」。對吧?畢竟他們美夢成真了。 並沒有。 這些衝衝衝,衝進了耶魯的資優生,給出了兩種答案:「壓力很大」、「累死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9日
艾瑪‧賽佩拉
從基林斯沃斯與吉爾伯特的研究發現,原來我們有百分之五十的時間是心不在焉的,這結果似乎令人有些氣餒。讓我們面對現實吧!要改掉一個我們維持多年的習慣的確不容易,然而,你要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覺知」。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8日
楊喵喵
你說:失眠就失眠吧,第二天再補回來就好;今天的工作做不完就算了,往後再延一天也沒關係的。 喵喵說:失去的時間,哪裡還能再補回來?你所謂的補,其實是賠進了雙倍的消耗和代價。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8日
彭冠宇
網上更新著颱風丹娜絲(DANAS)的動態與不斷增加的停班停課城市數量,正在檢視著幾個重要項目該如何因應與調整,思緒卻飄到進入職場的第四年來到台達電中壢廠,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好地方以及一位我懷念至今的老朋友。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7日
楊喵喵
你說: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木偶,背上有無數閃亮的銀色絲線,操縱著你的一舉手一投足,去完成被設計好的所有悲歡離合。 喵喵說:是木偶也好,是風箏也罷,自己的日子終歸要看自己怎麼去詮釋。仔細想一想,人生中有哪件事是等你選好時間、挑好人、什麼都問清楚、都滿意了以後才發生的?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7日
枡野俊明
〈煩惱:不斷想起令人不愉快的回憶〉 明明是很久很久以前、令人羞愧的回憶,卻常常沒來由地不斷在腦海中反覆回想。即使心裡清楚「這樣只是讓自己痛苦而已」,卻怎麼也停不下來。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4日
楊喵喵
你說:你的那篇小學作文《我的理想》,你早就忘記寫過什麼了吧…… 喵喵說:《阿甘正傳》裡,當別人問阿甘「你長大以後想成為什麼人」的時候,你還記得阿甘是怎麼說的嗎? 他說:「什麼意思?長大以後,我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 人之所以累,是因為越來越不會做真正的自己。你要知道,上天既然給了你一次生命,便自有它的道理,而你總要試著開闢出一條自己真正喜歡的路,才算值得。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4日
楊喵喵
你說:我們都是這世界的實習生,滿懷期待地想要實現夢想,但這世界卻告誡我們,你的夢想不切實際。當你越想要什麼,越是不給你什麼。 喵喵說:不要覺得自己的夢想遙不可及,如果你有想要的生活,那就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它。最爽的人生,就是喜歡的東西買得起,想要的東西要得起;身上的才華,撐得起自己的野心;內心的欲望,也配得上自己的本事。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4日
布魯斯‧胡德
劍橋出身、曾任教哈佛的布魯斯‧胡德(Bruce Hood)教授,以40年發展心理與神經科學研究,設計出一門堂堂爆滿的熱門課程,幫數千名不知所措的學生與教職員,破解快樂迷思,練出幸福感。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3日
楊喵喵
你說:我不管其他人如何,我始終覺得,愛一個人就是要不顧一切,就是要把我累積這麼久的溫暖和寬容、眼淚和笑容、好脾氣和孩子氣,一下子全都給他。 喵喵說:你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你還年輕。一場愛情,或許不是敗在距離,不是因為家庭背景,也不是小三,而是你愛對方多過愛自己。你迫切地在對方身上尋找更大的意義,而不是思考著如何讓自己變得更有趣、更豐富、更值得人去愛。 愛上一個人, 先試著愛到七分吧, 留下三分用來愛自己, 這也是留給對方暢快呼吸的空間。
閱讀更多
2025年07月02日
艾瑪‧賽佩拉
在步調匆忙的生活裡,人們經常被提醒要懂得時間管理,與之有關的APP、網站和演講活動更是多如牛毛,這顯示大家相信,只要能做好時間管理,就能更有生產力,也會更快樂。然而,不管你的時間表安排得多麼有效率,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想要讓自己更有工作效率的方式,就是──做好能量管理。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7日
艾莉莎
無論是公司團體或私人聚會,在韓國社會怎麼可以不提到喝酒呢?我並不特別討厭喝酒,也不會在飲酒場合上感到不自在,但我真的很討厭強制的喝酒聚會。許多人可能不曉得,國內因酒精而起的職場霸凌事件層出不窮。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7日
老黑(田臨斌)
編按:老黑,台灣第一代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近20年來不但沒破產,還能常出國旅遊。他近日分享:「擁有錢財的唯一目的是使用它。」 中年不是老,而是開始練習放下。身體像中古車,有問題就該修,錢賺了就該花,不必囤積焦慮和牙痛。真正的樂活,是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才是最好的傳承。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7日
布魯斯‧胡德
我們在這一課開頭說過,樂觀的人身心更健康,壽命也更長。大型流行病學研究也不斷證實,比起最樂觀的群體,最悲觀的那群人健康問題比較多,死亡時間平均早了八到十年。悲觀主義者比較容易罹患致命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與癌症。其中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長期壓力。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6日
王文靜
編按:從記者到集團執行長,行旅70國,王文靜採訪過上千位國內外知名的領袖級人物,她發現:「人,花一輩子追逐成功,追到了一座峰,還要再追,就像籠子裡的土撥鼠,不斷輪迴,這樣的人生,好嗎?」 直到她前往喜馬拉雅,遇見一位意想不到的異國和尚,開啟成功與快樂的對話。王文靜的新書《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CEO與和尚在第三極地對話》中,專訪的光師父放棄在美國執業醫生的路,遁入空門。為何?在富裕之島台灣多年後,他決定到亞洲最貧窮的國度。 為何?一場由迷轉悟、生命的68問,看見智慧之光:谷底與高峰、財富捨與得、人生苦與樂。攀上世界第一高峰,不為追逐成功。回到內在,才能認識自己的生命──心,成就了所見世界。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5日
王文靜
編按:從記者到集團執行長,行旅70國,王文靜採訪過上千位國內外知名的領袖級人物,她發現:「人,花一輩子追逐成功,追到了一座峰,還要再追,就像籠子裡的土撥鼠,不斷輪迴,這樣的人生,好嗎?」直到她前往喜馬拉雅,遇見一位意想不到的異國和尚,開啟成功與快樂的對話。 王文靜的新書《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CEO與和尚在第三極地對話》訪談棄醫剃度的光師父,透過一場生命的68問,看見智慧之光:谷底與高峰、財富捨與得、人生苦與樂。每一個問題,都能幫助你思考得更透徹,最終找到與自己內心的連結。 回到內在,才能認識自己的生命── 心,成就了所見世界。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20日
法比歐
浪漫是有著個人化的獨特色彩。 不是模仿別人的浪漫, 是懂得對方愛好之後的具體回饋。 浪漫應該帶來的是「驚喜」, 而不是驚嚇。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7日
艾莉莎
當著新進員工的面,以「在我那個年代」*(編註:韓文流行用語,原文「라떼는 말이야」也常直譯為「拿鐵是馬」、「latte is horse」,用來嘲諷思想頑固的老人)起頭,逕自講著沒人想聽的忠告,並遙望天空。在最近流行用語之中,還有哪句話比這句更好用來鞭策人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3日
艾莉莎
十年的公司生活中,自我介紹時我最常形容自己是「充滿熱忱的人」。我自認滿腔熱血,並且覺得在職場上展現熱忱是加分項目。我萬萬沒有料到熱忱一詞會搖身一變,成為令我痛苦不堪的夢魘。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3日
好好生活家_艾迪蘇
你絕對有能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關鍵在於: 你有多認識自己? 你是否敢於想像那個理想的未來? 你打算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並且義無反顧地去實踐?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1日
王文靜
編按:從記者到集團執行長,行旅70國,王文靜採訪過上千位國內外知名的領袖級人物,她發現:「人,花一輩子追逐成功,追到了一座峰,還要再追,就像籠子裡的土撥鼠,不斷輪迴,這樣的人生,好嗎?」直到她前往喜馬拉雅,遇見一位意想不到的異國和尚,開啟成功與快樂的對話。 你曾經問過自己,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嗎?是否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感到迷失或困惑?王文靜的新書《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CEO與和尚在第三極地對話》透過一場由迷轉悟、生命的68問,陪伴你度過生命中不同的課題:谷底與高峰、財富捨與得、人生苦與樂。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10日
鄭實
想讓對方離不開你,你需要讓對方投入。 對方是否重視一段關係,要看對方對這段關係的投入成本有多少。對方對這段關係投入的時間、精力與金錢越多,他便會越想持續這段關係。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9日
伯特蘭‧羅素
工作是幸福還是不幸福的源頭?這個問題令人困惑。有一些工作確實無比煩人,負擔太多也會令人非常痛苦。然而,我認為只要工作量適中,即使是最無聊的工作,也比無所事事令人滿足。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7日
中時 蔡旻妤
國立台東大學7日畢業典禮,頒授曾獲選時代雜誌英雄人物的台東賣菜善心阿嬤陳樹菊名譽博士學位,陳樹菊原謙辭,被東大校長鄭憲宗以「讓愛傳出去」理念打動。 最高學歷小學畢業的陳樹菊今天發表感言,「我沒有讀什麼書,感謝台東大學的校長及師生不嫌棄我這個路邊賣菜阿嬤,請我來領名譽博士,我聽到差點昏倒」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今周學堂
「老謝!你看我們公司那個副理,退休後天天騎腳踏車去公園下棋,中午就吃個60塊錢的便當」老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跟我感嘆:「我可不想退休後,過得這麼寒酸啊!」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鄭實
社交中雖然千人千面,但也有一套萬能雙贏溝通公式可以應用。這套萬能公式適用於各類人際關係。 萬能公式只涉及三個要素: 「自我滿足」+「成全對方」=「意願達成」。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鄭實
有人認為提供情緒價值就是曲意逢迎,但曲意逢迎只能為別人提供短暫的價值,長久下去會讓對方忽略你本身的價值。 曲意逢迎可以理解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對方眼中,取悅成了你的主要功能,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迎合,你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你只要斗膽講了幾句不好聽的真話,雙方的感情就可能破裂。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6日
梅樂妮‧喬伊
有效地表達心裡的想法,才能減少誤解、避免自己不滿。及時說出該說的話,才能建立信任感。這麼一來,就可以為聆聽者創造出安全的環境,使他們降低防衛心,更願意聽我們說話。最後兩人都能打開心胸,帶著同情心相互交流。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5日
艾瑪‧賽佩拉
想要成為情緒的主人,就是要帶著勇氣,徹底對自己誠實,並具有自我覺察意識,坦然接受人生中的各種感受與經歷。 你是否沉迷於娛樂、美食、工作、購物,或單純只是為了讓自己忙到不可開交,因為這樣你就無暇心情低落?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4日
彭冠宇
台積電張忠謀創辦人去年底在接受媒體訪問說道:「我的自傳上、下冊都是為自己寫的,即使沒有讀者我也不在乎……至於題材,就是選擇對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有點故事的。」
閱讀更多
2025年06月02日
劉教授
好的領導者想帶領團隊創造價值, 通常都要有密切配合的完善策略和計畫執行, 如此領導者才能做對的事, 管理者才能把事做對。 完美團隊及平庸團隊的差異在於團隊成員的負責及當責, 負責好比補位,當團隊成員在一項任務中離開了, 就必須要有人願意負責補位, 更重要的是有人願意當責的主動接球, 也就是主動願意為結果負責。 能為結果負責的人皆屬於當責的少數人。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9日
莎莉夫人
編按:當我們還年輕,總以為「已讀不回」是無視、是瞧不起人,非得追問出一個「為什麼」才覺得心安。可走進成年人的世界久了,才明白:不回應,其實就是一種回應,而且往往是最客氣的拒絕。 這個人人時間寶貴、社交倦怠橫行的時代,「選擇不回」本身就是一種邊界的設立。成熟的大人,不再用「是不是不喜歡我」來解釋沉默,而是學會了:別人不說話的時候,就是你該收手的時候。 讀懂空氣,是一種體面;尊重沉默,是一種智慧;不死纏爛打,是對自己最好的修養。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劉教授
領導與管理對於企業而言, 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必須重視的議題,因為領導與管理除了必須互補合作外, 兩者之間更必須取得平衡, 因此一家企業如何打造出高效且具有競爭力的組織, 端看這家企業在領導與管理上是如何妥善運用及合作發揮。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8日
劉教授
帶領團隊創造價值前, 首先必須讓團隊的每位成員都能為自己的角色創造價值, 還有給予團隊願景及凝聚團隊所有成員的心。 當領導者希望團隊成員表現更好時, 就必須鼓勵及激勵團隊成員。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6日
亞當‧賈林斯基
啟發人心的領導者以人的方式對待他人,而不是將他們視為物體。我們要如何做到這點? 我們可以從給予他人選擇開始。為了理解選擇的力量,讓我們思考一個常見但充滿壓力的情境:購車。假設你正在考慮購買全新的豐田RAV4,銷售業務提供了一輛你喜歡的車色,開價34,875美元,附帶三年保固。你對於這個價格、銷售業務以及購車經驗有何感覺? 現在請想像銷售業務向你提出相同車子的價格為35,875美元,附帶五年保固。這會改變你的反應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3日
張安安
出了社會幾年、經歷幾番職場洗禮,我們終於有了辨別大餅的能力。但有一種人特別厲害,餅照吃、班照上,卻不會讓任何事干擾他的夢想,一旦下了班,他就有自己的世界要忙。工作是工作、興趣是興趣,井水不犯河水、認份卻不認命。或許擁有兩種身分,是一種遊走於社會中最完美的方式。但如果有一天,井水犯了河水,那會泛濫成災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3日
亞當‧賈林斯基
我和南加州大學的奈特‧法斯特(Nate Fast)以及史丹佛大學的尼爾‧海勒維(Nir Halevy)合作,隨機指派一個人擔任擁有權力但缺乏地位的職位,藉以檢驗是否會讓那個人變身為貶抑他人的小暴君。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22日
林桂枝
「工作就是工作而已,生活才能活得通透,富養自己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把兩者搞混了」──林桂枝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9日
林桂枝
「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具體的生活才是安頓之所。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好好生活才是!」──林桂枝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9日
林桂枝
「身邊多少事都是ABC。A是事情本身,B是你對事情的想法,C是你對事情的反應。如欲平靜與安寧,請將事情回歸到A。」──林桂枝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6日
林桂枝
「說必要說的話,見必要見的人,思考必要思考的事;你有你的要緊事,不要管那些不要緊的事。」──林桂枝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5日
彭冠宇
小學有2年的時間,轉學到了母親當時在三重任教的學校,下課時回到台北市的家中要轉兩段公車,但飢腸轆轆的小男孩是如何能支撐到家?想來也挺有意思,上學怎會消耗如此多的能量?大概就是沒一刻閒著地集結同學調皮搗蛋,讓老師傷了腦筋,也讓胃空了存糧,飢餓難耐。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3日
格溫多琳‧邦茲
當天晚上睡前,我把一直掛在脖子上的獎牌放到床頭櫃上,以表達對這一天的感激之情,而這個「儀式」持續了我的整個比賽生涯。 「當你已經遠遠落後且時間緊迫,怎麼可能還擅長某件事呢?」我衝過花旗球場終點線後的數天裡,這個問題一直縈繞不去。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12日
格溫多琳‧邦茲
夏天很快過去,然後過了秋天再進入冬天,我依舊沒有採取行動調查完全陌生的障礙跑競賽。這年的耶誕節,我們決定在魁北克與我的父母共度,四個人開著兩輛越野休旅車前往加拿大,每輛車都載著一隻上了年紀的黃金獵犬。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08日
張安安
不管離職過幾次,提離職的那一刻,還是很糾結。到底是要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還是要來個撕破臉、從此恩斷義絕?
閱讀更多
2025年05月07日
張安安
要一個人立刻放棄一切去追夢的那種話,我覺得是在害人。畢竟在所有人的心裡,社會觀感就是佔了很大的一部分。追夢前,得要先問自己:「是想逃避上班,還是真的有夢要追?」如果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先符合社會期待,心裡會踏實很多。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25日
魯爾夫‧杜伯里
無論是半夜載人去機場,校慶時負責顧蛋糕攤位,還是自己生日那天去幫人搬家──你永遠都機動待命,任務必達。你總是奮不顧身地下場支援,收拾別人計劃不周留下的爛攤子。你是朋友和同事需要找人傾吐時的閨密,不管你自己正好有多忙、壓力有多大。 人們會感激你的無私付出──而且很快就會感激到連「謝謝」都省掉,因為反正大家都知道,你總是來者不拒,總是很可靠。 你就像時間的億萬富翁那樣,把自己的時間大把大把地慷慨分贈給大家!如果有人問:「或許你能幫我……」你就回答:「當然啦,對你永遠沒問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