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最高級的處世之道:別再讓「生氣」耗盡你的福報!真正的智慧,是把時間留給「爭氣」

中年後最高級的處世之道:別再讓「生氣」耗盡你的福報!真正的智慧,是把時間留給「爭氣」

初相識,大家會以為她是個不喜歡社交的主管,但相處久了就會發現,跟她共事很舒服:沒有居高臨下的壓迫感,也沒有「我們不熟」的距離感,有的是「不聲不響就把事情做好」的俐落,以及「即便是火燒眉毛了卻依然不動聲色」的沉穩。

有人告訴她「某某同事在公司群裡誣衊你虛偽」,她笑笑沒當一回事;別的部門主管提醒她「當心有人讓你背黑鍋」,她依然只是笑笑。甚至是劈過腿的前男友陰差陽錯地來公司談業務,身為接待方的她也表現得處處得體,沒有一絲一毫的難堪和怨氣。

她怒不出來,是因為她明白,生氣沒用,爭氣才行──

 

職場打滾多年的領悟:情緒化於事無補

 

 我特別欣賞的一種生活態度是:我過得很好,我沒什麼想說的。

 

要說的這位叫董倩,她是我的學姊,話不多,但擲地有聲。如果她說了「不行」,那就是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做了七、八年的部門主管,但從來沒有誰聽她說過一句重話。她說:「不是因為脾氣好,只是情緒化於事無補,還容易挖坑給自己跳。」

 

「挖坑」的結論來自她的親身經歷。那時初入職場,渾身是膽卻報效無門。有一次因為主管的不恰當評語,她大發雷霆,隨即把辭職書甩到了主管的辦公桌上。

 

當天晚上,她一連更新了二十則動態,大肆攻擊主管「沒眼光」、「小心眼」、「我一定會證明你是錯的」、「什麼領導,只會誤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等著瞧吧」……

 

這一系列公開的、激烈的抨擊並沒有幫她挽回聲譽,也沒有讓她釋懷,反倒是變成了朋友們戲弄她的把柄。每逢生活不順利的時候,朋友就會半開玩笑地說:「快去更新動態吧。」

 

人生福報在於「爭氣」,而非「生氣」

 

她這才意識到,沒有誰會俯下身來感受自己的痛不欲生。關係好一點的,也只能是站著,然後彎腰提供一點憐憫的撫慰或同情的陪伴;關係一般的,只會覺得自己傻,然後嘆氣、搖頭;更多的是觀眾,他們看著自己發瘋、出醜,然後當個笑話講給別人聽。

 

事實上,撂一些言辭拙劣、快意恩仇的狠話,僅僅是惱羞成怒卻又無計可施罷了。

 

之後的這些年,不論是感情受挫,還是工作遇困,她始終奉行「不說狠話,不講醜話」的原則。所有社群媒體上更新的動態,一年到頭都不會超過五則。

 

初相識,大家會以為她是個不喜歡社交的主管,但相處久了就會發現,跟她共事很舒服:沒有居高臨下的壓迫感,也沒有「我們不熟」的距離感,有的是「不聲不響就把事情做好」的俐落,以及「即便是火燒眉毛了卻依然不動聲色」的沉穩。

 

有人告訴她「某某同事在公司群裡誣衊你虛偽」,她笑笑沒當一回事;別的部門主管提醒她「當心有人讓你背黑鍋」,她依然只是笑笑。甚至是劈過腿的前男友陰差陽錯地來公司談業務,身為接待方的她也表現得處處得體,沒有一絲一毫的難堪和怨氣。

 

她怒不出來,是因為她明白,生氣沒用,爭氣才行。

 

中年後,最高級的處世之道

 

當一個人心裡裝滿了負面情緒時,所有的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對當前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恐懼也會一起輾壓而來。光憑忍遠遠不夠,還要試著轉移注意力、找人傾訴,以及閉嘴。所謂情緒穩定,是指有情緒會找可靠的管道發洩,但是不會因此昏頭昏腦做出錯誤決定。

 

換言之,當著長輩或者主管的面拍桌子、說狠話,都算不上勇敢;向自己熟悉的人亂發怒、擺臭臉,也算不上厲害……準確地說,這些都是情緒失控的表現。

 

越是什麼都沒有,就越害怕被人瞧不起;越是弱,就越容易怒。而那些真正厲害的角色都是不慍不火的

 

這種厲害不是指社交上的圓滑和做人上的世故,而是面對那些不喜歡的人和事的時候,既不表現出反感,也不討好迎合;面對那些近乎失控的場面和不懷好意的壞人時,既不會怒不可遏,也不會立刻翻臉,而是淡然視之,泰然處之。

 

內心可以容納很多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同時也為自己的教養留足餘地。

 

到末了,那些看起來如高山一般難以超越的人,終會變成悠悠人生路上的一顆小石頭;而那些看似怎麼熬都熬不過去的坎,到頭來也不過是漫長回憶裡的一枚圖釘。

 

切記,丟臉的事情,不必弄得人盡皆知。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人生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暢銷典藏改版】高寶出版,老楊的貓頭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