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主廚手起刀落「從不覺得老」!餐廳成療癒港灣…聘高齡員工、打造友善職場,用美食傳遞溫暖

74歲主廚手起刀落「從不覺得老」!餐廳成療癒港灣…聘高齡員工、打造友善職場,用美食傳遞溫暖

不老食光餐廳聘用銀髮員工,打造高齡友善職場,賓主都能在此感受到溫暖。

(今周刊1498)

在「不老夢想一二五號」餐廳,銀髮大姊們重新走進職場,煮出家之味,也煮出自我價值。

彈性工時、友善環境,讓她們在工作中找到陪伴與療癒,證明「老」仍能發光。

七十四歲的黃阿勉用驚人的速度,手起刀落,再手起刀落,蔬菜唰唰被切成絲,她的力量、精神都旺盛,完全看不出年齡。

 

黃阿勉是「不老夢想一二五號」的員工,這裡過去是歷史建築,是日治時期活躍於台中市政壇、醫界和教育界的日本人宮原武熊的宅邸,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不老食光餐廳」,為長輩打造一個友善的用餐環境。

 

 

黃阿勉捏起肉丸 子,勁道十足,工作和與 人互動,讓她忘了年歲。

不老料理人捏起肉丸子,勁道十足,工作和與人互動,讓她忘了年歲。(攝影/蕭芃凱)

 

友善環境守護長輩體力

彈性工時、備有高腳椅  創造價值感

 

早上九點半,黃阿勉、七十歲的張明霞和六十二歲的王憶梅已在廚房忙進忙出,稍晚中午時刻,客人就會魚貫而入,在那之前她們必須做好準備。這天她們要推出的主菜是黃阿勉拿手的手打肉丸,她手勁強,她笑著跟餐廳夥伴說:「你打架會輸我。」肉丸多汁、彈力十足。

 

「不老食光」是弘道基金會為銀髮族打造的友善工作環境,不但能為長輩創造收入,還能幫助她們再次找到價值感。在這裡,工作時間是彈性的,每天長輩們只要工作五.五小時左右,還備有高腳椅讓長輩隨時休息。

 

薪資則依《勞基法》計算,她們一個月大概能進帳一萬七千元,收入不高,但對於這群大姊們來說,「不老夢想一二五號」已有不可取代的歸屬感。

 

「我七十四歲,但我從來不覺得我老。」黃阿勉笑說,「只有說著『老了之後的夢想』……啊,才想到我已經老了。」不僅是這裡,黃阿勉的生活幾乎完全閒不下來,周一、周二、周三、周六她到「不老夢想一二五號」上班,周四她當志工,去太平山區探訪更年長的長輩,周五她又到家附近的社區據點做志工,周日則到附近宮廟幫忙。

 

「我想多接觸人。」黃阿勉說,即使年過七十,能在職場貢獻,「錢不是最重要的,這樣我心情反而好。我希望能做到不能做為止;做到不能做,就走了最好。」與其閒散無事,固定工作與人互動、當志工貢獻自我,正是黃阿勉不老的訣竅。

 

王憶梅也心有所感地說:「我在這裡工作六年,我結婚前曾當採購,生完小孩後就當家庭主婦。上上周我才跟同事講,很感謝有這裡,如果我沒這個工作,不知道我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職場成療癒港灣

持續學習  與賓客相互慰藉傳遞溫暖 

 

她先生幾年前,突然心肌梗塞過世,「我一度痛到沒辦法,真的很痛。」但能待在職場,她反而從夥伴、客人身上得到慰藉。「我休息了幾個月回來上班,遇到好幾位天使客人。」一位香港來的女客人看起來也很悲傷,王憶梅聽著她抒發,彼此都獲得療癒;另一位女客人也有自己的療傷故事,訂下要到每個高鐵旁找餐廳好好吃飯的目標,「我好幸運,來這裡就是我的目標!」她喜歡與人互動,替人解決問題,而這就是她現在工作最重要的贈禮。

 

張明霞一直有收入需求,她曾做過心算老師,也曾待過金融業,然而年歲漸長,她五十幾歲到餐飲業找工作,就因年齡被拒,後來到早午餐店上班,工作繁重、月休四天,長時間的勞動讓她的體力負擔沉重。一直到她來到「不老夢想一二五號」,「工作負擔較輕,我依然能出來工作,有人跟我說話,還能持續學習,又有一起工作的夥伴,就像親姊妹。」

 

「我不需要在經濟上要求小孩,賺得也夠用。自己學到滿多東西,朋友羨慕我有工作,對團體也有貢獻,能做就繼續做!」張明霞笑說。

 

當「長壽人生」來臨,「老」不只是「老」,而是一段有意義的過程,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款待與回饋,讓她們繼續在職場上發光,也不再需要被「年齡」這個數字給綁住,不斷為自己、為客人創造每個窩心的時刻。

 

不老夢想1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