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心很重,不願意放掉已經到手的地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政治家。
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看到他們把政治獻金或收受賄賂等各式各樣的問題推到祕書頭上,試圖逃避責任的醜態,不免覺得當人得到某些東西,不想放手的瞬間往往會失去理智。
捨得,才能獲得
道元禪師說過:「捨得,才能獲得。」意思是指放開手中緊緊握住的東西,重要的事物就會自然而然地落在掌心裡。
這句話告訴我們「放手」與「失去」的差別。
因為是好不容易得到的地位,所以不想放手,但要是緊抓住不放,就無法再抓住其他東西。
不只政治家,但凡得到一定程度的社會地位,基於想自保的心情,緊抓住不放的人想必不少。
以下是我的主觀想法,愈是不以光明正大的手段得到社會地位的人,愈有可能拚命想抓住自己的地位。
總而言之,應該用「放手才能得到無限大的機會」,來解讀道元禪師這句話。
另外,放手還會帶來以下的結果。手機及電腦等資訊通信設備,在現代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儼然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如果完全浸淫在資訊的大海裡,有些人一旦手邊沒有這些通訊設備就會陷入驚慌失措的狀態。
通訊設備的重要性因人而異,但我聽說有人遲到的理由,竟是因為忘了帶手機又回家拿。
萬一忘了帶手機,就這樣度過一天又何妨?或許還會產生許多因為「放開手機」才有的奇思妙想。
所有人都是以「暫時的身分」活在世上
從緊緊抓住社會地位的角度來說,愈是退休的人得失心愈重。聽說在一些銀髮社團裡,有很多人即使沒有人問起,也會主動講述自己光鮮亮麗的經歷,例如「我直到去年都還是○○商事的董事……」。
因為是自己打拚了大半輩子才得到的地位,退休後也戀戀不捨地以為那個地位還是「自己的東西」。
所謂的社會地位,在自己的人生裡只不過是「暫時的身分」。最好的證據就是退休後會立刻有人繼承自己的地位。就算是自己再努力爭取到的地位,也總有一天必然會失去。
既然如此,不如忘掉過去的社會地位,敞開心胸地說:「我是住在三丁目的田中,是對農務一無所知的外行人,想靠家庭菜園挽回自己身為人夫的地位(笑)。請多多指教。」對方一定會親切地接納自己吧。
過去會教訓年輕人:「別用名片做事。」這句話是為了告誡在大企業上班、職位的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切勿盲目自信。
名片上印的「職稱」,只不過是暫時的身分。只有「名字」才是本來的自己。盡量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是身為一個人的本分。
為了不變成「失去職稱就只是普通人」的人,精進非常重要。
(本文摘自《讓一步,好事會發生》方智出版,枡野俊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