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飲食被譽為全球最健康的飲食之一,它起源於希臘、義大利南部、西班牙等地的傳統餐桌,當地居民長壽又少病,靠的是「食物原型化」與「多樣化」的飲食原則:
每日以全穀、蔬果、豆類、堅果與橄欖油為主;每週至少兩次魚類或海鮮;乳製品、蛋與白肉可適量攝取,紅肉與甜食則少吃。再搭配充足水分、適量紅酒與規律運動,構成「地中海飲食金字塔」的完整基礎。
為什麼地中海飲食能強化免疫、延緩老化?解析其所使用的食材,如「高膳食纖維與植化素」能幫助腸道好菌繁殖,減少全身發炎;「Omega-3脂肪酸與橄欖油多酚」可以抗氧化、穩定血脂、護心血管。而地中海飲食強調多吃「堅果與豆類的鋅、硒」,能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老化。同時也透過補充「維生素D與適度日曬」,藉以強化骨質、提升抵抗力。
台灣版「地中海飲食」菜單這樣吃
不過,地中海飲食雖可減少慢性發炎、調節免疫反應並維持代謝穩定,但畢竟飲食習慣跟台灣相距甚遠,要台灣人每天啃生菜、吃起司,只用低發煙點的橄欖油「一油用到底」煎煮炒,似乎也不太實際。
對此,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醫師表示,許多人以為地中海飲食「離我們很遠」,其實它不是單一食物的「神奇功效」,而是一種飲食型態的總合,所以使用在地食材也能輕鬆實踐。
他提出台版地中海飲食的5大重點與食材對照表,例如用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秋葵等,替代蒔蘿、羽衣甘藍、蘿蔓萵苣等生菜;用耐煎炒的苦茶油,替代發煙點低的橄欖油;或是用鯖魚、秋刀魚取代地中海小型海鮮與貝類。
地中海飲食5大重點原則
■大量蔬果:提供豐富抗氧化物與植化素。
■全穀與豆類:低升糖指數、增加膳食纖維。
■橄欖油為主要油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保護血管。
■深海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抗發炎、護心臟。
■適量堅果、少量紅酒:提升好膽固醇、抗氧化。
台灣在地食材這樣替代
食物類別 | 台灣在地可選擇食材 |
---|---|
蔬菜 | 地瓜葉、空心菜、花椰菜、秋葵 |
水果 | 番茄、芭樂、奇異果、香蕉、柑橘 |
全穀 | 糙米、燕麥、藜麥、薏仁 |
豆類 | 毛豆、黃豆、黑豆、紅豆 |
油脂 | 橄欖油、苦茶油、芝麻油(少量提香) |
魚類 | 鯖魚、秋刀魚、鮭魚(Omega-3豐富來源) |
堅果 | 腰果、核桃、杏仁、南瓜子 |
劉博仁也示範「一日台版地中海餐盤」,包括:
早餐:燕麥粥+奇異果+原味堅果一小把;
午餐:糙米飯+清蒸鯖魚+炒地瓜葉+涼拌番茄橄欖油;
晚餐:藜麥蔬菜沙拉(加入毛豆、南瓜、彩椒)+少量芝麻油提香。
劉博仁強調,地中海飲食不是「硬要吃橄欖、起司」才算,它的重點在於「多蔬果、多全穀、多好油脂、多魚類、少紅肉」。使用台灣的在地食材,同樣能達到護心、抗癌、延壽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