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給錢才算孝順?
有個爺爺打電話跟我約時間,要我擔任他個人的法律顧問,原來他有很多財產問題,正在物色一位他滿意的法律顧問。
他跟我介紹兒子女兒的傑出表現,以及孫子們有多優秀,還有他自己名下有諸多財產時,說他一直在修改遺囑,他們不養他,就不給他們。
當我檢視他的財務狀況,我疑惑地說:「爺爺,你根本不用他們養你,你也不用給他們,因為你們都是經濟很寬裕的人。」
爺爺看著我說:「你不懂,我要他們每人每個月給我錢,因為要讓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應該要的孝敬義務,就如果以前我養他們也是盡義務,我要他們是有責任感的人……」
爺爺跟我述說幾個孩子從小到大,他如何培養他們責任感,每天都很多「你應該」……他很驕傲地說,就是這樣,所以孩子們現在都很有成就。
都是我的錢,我想怎樣分都可以
當我知道他有一名女兒也是律師,我很訝異,為什麼爺爺不問女兒,爺爺說:「她喔,太會計較,當我說這些不動產大多要給她兩個兄弟,有關房子要改建等事情,我要她幫忙,她都說沒空,真的好會計較,我寧願花錢找你們,也不要看她臉色,這麼愛計較,我看透了……」
聽到這裡,我大概知道家族發生什麼故事,我跟爺爺說:「爺爺,其實你女兒不是真的不願意幫你處理,是因為她覺得你不公平,覺得你重男輕女……因為我也是女兒,我可以懂這種心態。」
當我這樣講,爺爺動了氣說:「講那什麼話,我給他們念書,甚至到美國念碩士,這樣還不夠嗎,這些都是我的錢,我想要怎樣分是我的事,這兩個女兒都是那麼愛計較,所以我就更不要給他們……」
其實,只是希望更多關懷
聽到這裡,為了緩和氣氛,我跟他說明「信託」或「成立投資顧問公司」或許可以解決他的問題,他又問我有關信託會給各單位多少費用,我稍微跟他解釋說明後,他說:「太貴了,並且成立公司,股份給他們,我就無法管理,我真的想要寫說,未來誰對我好,我就給誰,這樣可以嗎?」
我看著爺爺說:「爺爺,其實你只是希望孩子能跟你親近,你只是希望孩子能更多關懷你而已啦。」,當我講到這樣,爺爺突然眼眶泛淚,頻頻點頭說:「對對對,所以我就說你可以當我的法律顧問,因為你懂我的心。」
當我處理不少長者財產問題,發現很多問題來自「公平」與「計較」,這其實跟從小到大看在眼裡的各樣對待和感受有關,最後在財產分配時,若又覺得「不公平」,就可能成為關係更大的拉扯。
每次處理這樣案件,我都跟我的三個孩子說,媽媽以後不會留財產給你們,但我會留財富給你們,真正的財富是彼此相愛,更是有一個可傳承的信仰。剩下有形資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根本不要因父母的財產規劃來撕裂彼此感情。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