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冷到,打噴嚏」只是小事?
我們醫生在冬天最怕的,其實是另一種──悶著來的心臟猝死風暴。氣溫一下降,你的身體會默默啟動一個「超級誤會的防禦機制」:血管瞬間縮得比你前任的心還冷。
心臟為了維持血壓,被逼著跳更快、更用力。血壓升、心跳飆,心肌耗氧量爆表。如果你剛好有:
- 高血壓沒控好
- 冠心病又三高
- 抽菸又常熬夜
- 家族心臟病史
- 本人正在感冒中(病毒刺激交感神經反應更強)
那心臟就像被同時按下「油門+手煞車」,過度負荷,就是猝死的開端。
空氣=觸發心臟的隱形引爆器
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冬季,天氣冷了,是全年度心肌梗塞、心臟猝死的高峰期。
瑞典北部一項分析283,000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指出,環境溫度每下降10°C,心肌梗塞風險上升7%。
英國研究也發現,溫度越低,急性心血管死亡率顯著上升。每日平均溫度降低1°C,心肌梗死風險,累計也增加2.0%。感冒、病毒感染會使交感神經更亢進,使血管更易痙攣。(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 PubMed PMID: 15470119)
換句話說,不是冷死,是冷「引爆」了,你原本就累壞的心臟,你不知道而已!

▲全台低溫,僅恆春仍還在20度以上,(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為什麼「著涼」,是壓垮心臟最後一根稻草?
著涼不等於心臟出問題;但著涼的連鎖反應才是關鍵:
1、血管瞬間收縮:冷風一吹,外周血管收縮 → 血壓上升。
2、病毒感染增加心臟壓力:感冒=身體打仗,心臟負擔變重。
3、冷空氣刺激交感神經:腎上腺素升高、心跳加速。
4、冠狀動脈痙攣:本來就有血管硬化的人,冬天,天氣冷,血管更容易「縮到底」。
5、心肌耗氧量上升 → 缺血 → 心律失常 → 猝死:這才是最可怕的一擊。
天冷了,你要這樣保命
冬天看似只是換季,但對身體而言,它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壓力考驗。保暖不是怕冷,是怕「冷引爆你原本撐著的心臟」。所以天冷時,怎麼做才能真正保命?接下來的重點,你一定要看。
1、起床前不要立刻下床,先暖身,再慢慢起。
2、外套「不是」保暖王,圍巾+帽子+襪子才是。脖子、頭部、腳部溫度掉得最快。
3、感冒時不要輕忽胸悶、心律不整,病毒+寒冷是「最毒組合」。
4、冬天反而更要控制血壓,晚上睡前差一件外套,隔天可能差一條命。
5、別在寒流裡做激烈運動,冬天早上跑步=心臟高壓考題。
6、洗澡不要「先脫光衣服再開熱水」,請先打開熱水,等浴室暖了再進去。(冬天洗澡猝死很多就是這樣發生的。)
冬天真正奪命的不是寒冷本身,而是寒冷在你體內掀起的連鎖反應:血管縮、血壓高、心臟累、胸悶被忽略,這些都在你毫無察覺時,累積成致命一擊。
但只要一點小動作:起床慢一點、洗澡前先暖房、感冒不要硬撐、脖子頭腳確實保暖、寒流時避免激烈運動——你就能把很多不必要的心血管事件,直接擋在門外。
冬天不是悲劇季節,只要你願意多照顧自己一點,它也可以是最安全、最溫暖的季節。
記得:保暖,不只是「不冷」,更是 給心臟一條活路。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