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物品最難「斷捨離」!重新聚焦「現在」的自己,讓情緒好轉、人生活力四射

這4個物品最難「斷捨離」!重新聚焦「現在」的自己,讓情緒好轉、人生活力四射

當人在「檢視現在的生活」時,家中經常看到、且最令人不易斷捨離的前幾名就是「衣物」「餐具」「書本、文件」「庫存食品」。就讓我們逐一思考看看,為什麼這些東西的存在,會讓人這麼為難呢!

不穿的衣服,堆得像座山;想穿的衣服,幾乎沒半件

 

每到季節交替時,都會覺得「沒半件衣服可以穿」,對吧!更正一下,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想穿的衣服沒半件,但不想穿的衣服卻堆滿衣櫃」,不是嗎?擁有一堆不想穿的衣服,最大主因就是「好可惜」的心態。

 

為什麼會覺得「好可惜」呢?這是因為腦海中所浮現的是當時購買的金額(當時的商品價值)。如今不穿了,使用機率是零,那麼商品價值應該也是零,然而卻因為購買時價格不斐,又沒壞,未來可能會有機會穿的想法,以致令人難以捨棄。

 

雖說人的思緒會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回穿梭,不過時間軸的焦點應該還是要經常落在「現在」才對。

 

這麼做才能全心將動搖思緒的精力。

 

集中在「現在」,同時這麼一來不僅人的情緒會轉好,更能讓人保持活力四射的狀態。

 

 

就像面對如果是現在不穿或不想穿的衣物,那麼就處理掉一樣。

 

讓自己只聚焦在「現在」自己想要怎麼做。

 

衣物的斷捨離,會隨著人的個性類型,有不同的煩惱。衣物過多以致家中陷入雜亂無章狀態的「不會整理」,是「愛推託棘手事情」的人較常見的煩惱。

 

相對的「生性嚴謹的人」所陷入的煩惱,在衣物過多的問題上,和前一類型的人同出一轍, 不同的是為了做好收納,會投入超量的時間和體力,最終令自己精疲力竭。而這也是喜歡收納的人常見的特徵。「不捨棄」一味的囤積到最後,所有心力都放在整理上,有時甚至連「自己需要什麼?」這種最基本的問題都無法解決。

 

我非常期待無論任何類型的人都能問自己「對衣物有什麼期待?」衣物是僅次於皮膚最貼近自己的物品,同時也是人在扮演各種不同角色的重要品項。想要藉由自己身上的這件衣物來誇耀什麼嗎?藏什麼嗎?難道是恐懼、防衛,或虛榮的情緒嗎?

 

此外,也非常期待人能夠以策略性的方式,享受「希望透過衣物表現出怎樣的自己」,進而讓衣物成為自己人生的盟友。

 

服裝類的物品最具新鮮感的就是購買的那一瞬間。有時候人會因「都已經下定決心暫時不買衣服了,但還是買了」這樣的衝動購物而落入沮喪的深淵,尤其是女性。面對努力想要轉換心情的自己,讓自己解放一下也很重要。

 

但要記住別讓衝動購買的衣物就從此躺在衣櫃中, 反之更要以穿到爛、穿到死心情,讓這件衣服不斷反覆登場。即使以「這可是我精心選購的百搭款喔」的心情穿上它,也沒什麼大不了,你說是不是啊!

 

不拘泥於品牌,以愛上自己的心情為首要,就讓自己穿上一件可以令自己開心的衣服吧。

 

個人認為,放進口中的食物可建構體魄;傳入耳中的音樂可孕育心靈;穿戴在身上的物品可創造品味。

 

換言之, 不講究服裝的人,無論男女,對自己的人生肯定也不會太講究。

 

我覺得世上應該沒有其他事情,會比服裝穿搭創造出來的樂趣更能讓人感到快樂。

 

請問問自己

 

請站在衣櫃前,好好瀏覽一下櫃子裡的衣物。對你來說,這些衣物的存在有什麼意義?你對衣物有什麼期待? 對於你夢想中的自己、夢寐以求的人生,這些衣物的存在是支持你的力量嗎?

 

對你來說這些衣物已經不再是你的「盟友」,過去的任務都已經完成,彼此的「關係也早已結束」。

 

為自己的生命打氣的「餐具」

 

餐具這種東西,總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增加,對吧!只要沒缺角、沒破損,或是像搬家這種讓人有機會好好重新檢視的情況外,通常不會被列入待清理的名單中。有些餐具明明不符合自己的品味,但礙於「別人的心意」還是留了下來,有些餐具卻因為是高級名牌而成為束之高閣的收藏品。

 

關於這個部分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想想「對你來說,這些餐具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不過就是裝食物的工具,不是嗎!然而我個人的認知卻是「貼近自己生命的存在」。

 

食物是身體的泉源,而器皿的存在更為人類提高了食物的能量。與器皿相符的菜色,視覺上優雅的擺盤,品嚐起來更讓人覺得自己的生命都為之喜悅。

 

或許你也可以想成, 每個裝著食物的器皿,都是在為人類活下去的能量「打氣」。如果對於器皿毫不在意,光只是享用食物的話,總讓人覺得吃的不過就只是「飼料」罷了。

 

 

對自己而言,一想到這裡就覺得在餐具的挑選和使用上還是不可輕率看待。

 

如果以用心做菜的同理心來面對餐具,相信人生一定會過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同時以謹慎的心態面對餐具,必將帶動用心呵護生命的作用。儘管就只是一餐,也不要以「隨便都可以」的心態敷衍了事,要以款待自己的心情享用一頓氣氛優雅的餐點。相信經過長期的累積,人生肯定過得更加豐富。

 

請問問自己

 

請好好瀏覽一下餐具櫃。如果你覺得現有的餐具總量明顯「過多」的話,那麼首先請試著減少一些不需要的餐具。下一個步驟是,請試著一一列出想要放在手邊使用的餐具。

 

這些餐具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使用?使用頻率又如何呢?相信不斷反覆相同問題的過程中,總量還會持續減少。

 

對於最後被保留下來的餐具,我只想確認一點「每次使用這些餐具時,會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光輝燦爛嗎?」。相信你已經都了解了。經過這番細心挑選後所留下來的餐具,才是真正你需要的餐具。

 

書本和文件反映出「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囤積物品的理由在於「渴望認同」。於是人將「你看!這就是我。」的情緒投射在物品上。購買大量的衣物也是「希望大家看看華麗裝扮下的自己」的一種渴望認同。強烈渴望受到更多關注的想法,進而讓自己一個接一個不斷購買妝點自己的物品。

 

家中散落的「紙類物品」也相同。例如:「資料」代表擁有大量資訊的我;「文件」代表努力工作的我;「書本」代表知識豐富的我。如何?所以人才會總是難以斷然捨之,是吧!

 

相信這樣的邏輯並不僅限於「紙類物品」, 若是這樣的話,就讓我們好好練就思考「把囤積的物品視為什麼的象徵?」的習慣吧!只要未能察覺這一點,無論囤積多久依舊不敢丟,甚至陷入因煩惱不敢丟的惡性循環中。

 

反之如果對妨礙人捨棄物品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話,相信應該能夠找出相對的因應之道。

 

請問問自己

 

試著想想家中那些「不敢丟」的紙類物品吧!接著請思考看看是什麼原因讓自己「不敢丟」呢?實際上真的需要保存的應該只有一部分吧!

 

 

請列出除此之外,「明明想丟,卻不敢丟」的物品清單吧!

 

或許清單中的物品正反映出你渴望認同的事情。

 

冰箱是要塞嗎?囤積食物的本質

 

老年人總是沒有節制的往冰箱裡堆食物,而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儘管冰箱裡的食物已經都過期或發霉了,老人家還是不願意丟。為什麼不丟掉呢?為什麼一個接一個買,然後又任其腐敗呢? 就算問老人家,充其量也只會回我「別管我!」,而且還是一副怒氣衝天的表情。

 

不會整理冰箱的老人家或許就是將來的自己。說不定有些人覺得「自己已經有這樣的傾向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背後其實是「防衛防禦」的心態。過去有些人曾經體會過無法自由採買的年代,當年的經歷在這些人心中留下了「心靈創傷」。於是內心產生應該隨時囤貨,以及必須保衛個人身家性命的防衛防禦作用。這固然是當事人內心深處的不安情緒,但或許當事人自己都未曾察覺。

 

對當事人來說,這雜亂無章的冰箱是「維護自己內心不安的要塞」。硬是往上踩的話,自然不難想像對方會以多大的力量予以反擊。如果你的家人中也有這種情況的人(包括自己),記得找出囤積的理由才是解決之道。

 

請問問自己

 

 

對你來說,冰箱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如果沒有了冰箱,你的心境又如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境呢?

 

冰箱是豐富的象徵─在你心中的某個角落是否存在了這樣的心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境呢?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50歲起,為了過得更好的斷捨離練習》,麥浩斯出版,山下英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