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讓身體發炎,恐致癌、失智?諮商心理師:正面情緒促進身體健康、良好人際互動

孤寂讓身體發炎,恐致癌、失智?諮商心理師:正面情緒促進身體健康、良好人際互動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有不少研究指出,孤獨會增加死亡風險,其對生命的危害不亞於菸害。一份關於孤寂的研究調查說,孤寂單身者的死亡風險會提高百分之二十五,等同於每天吸十五支香菸,孤寂對於健康和壽命的傷害由此明顯易見。

年老者較容易在城市中感到孤獨,特別是經濟狀況較拮据匱乏,受生理或心理疾病困擾,或是生活環境較差的老人。但也有研究指出,靑少年才是人類感受到孤寂感的高峰期。

 

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民眾經常感到孤寂,靑少年更是高風險族群。

 

報導中提及,有研究認為孤寂症候群的發生可能源自於天生基因,但後天長期獨處、缺乏社會資源、社交疏離等,也是關鍵成因。所謂的「孤寂」,不但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亦會傷身。甚至有神經醫學專家將孤寂界定為一種疾病。

 

在一篇文章中說到:「偶一為之的獨處,像是無傷大雅的細菌,反而讓人產生抗體,了解內在需求。但長期沒被處理的孤寂,就像經年累月的病根,衍生交互作用,併發憂鬱症、心臟病、失智、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嚴重的話,將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致癌症、致命。美國知名孤寂症候群專家,芝加哥大學認知與社會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約翰.卡喬波(John T. Cacioppo)研究證實,孤寂會誘發身體發炎反應,影響人的感覺、行為與生理,導致早逝。」

 

在現代化的世界,孤寂的族群,像是繭居族、孤老死或是獨居,已是全球社會的共同課題。英國政府甚至在幾年前任命官員為「孤獨大臣」來處理國民「孤獨」的情緒議題和有關的民生問題。

 

一旦感到孤寂就進入警戒狀態

 

在孤獨的經驗中,我們究竟是在練習獨處,讓自我對個體性有充分的體認,更認識自己的存在,並增強內在安穩以面對有些時候需要面對的獨立作業、獨立運作時刻?

 

還是,我們的孤獨感已氾濫成災、慢性成病,中斷及封鎖我們與他人的連結,也讓我們遠離群體,更害怕靠近和親密,因而成為我們生命的一場災難,讓我們成為孤寂和疏離感的受災戶,失去了可以經驗充實及多元豐富人生的機會?

 

孤寂感,著實帶給人巨大影響。

 

各種研究報告均顯示,若人類長期隔離會導致抑鬱、焦慮和精神錯亂、恍惚,或是精神疾病;智力的發展也會有所影響,孤立的人在推理能力、記憶力和導航能力的發展,會遇到各種問題。

 

演化觀點解釋人類的落單,並不利於在大自然環境中生存,所以大腦將孤寂感演化成預警機制。一旦感到孤寂感,身心的戒備性就升起,使人際關係與生理健康都因為這樣的警戒和防備處於高度壓力下,歐美文獻顯示可能提升百分之四十五的早死風險。

 

一旦大腦接收到孤寂訊號,便預設外在環境對自己不利不善,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增加分泌俗稱「 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刻意忽略正面觀點以避免鬆懈於自我保護。此時會出現滿滿的負面情緒,人類的負面情緒正是因為要「 保護」我們遠離危險而出現。

 

此時,在與他人溝通時會不自覺地採取對立立場,或以較高傲防備的姿態應對等,這都是一種為了因應壓力,處於緊張的模式。高度戒備的機制若長期未能解除,將使人際關係問題與被孤立的感受逐漸惡化。

 

對身體來說,壓力極高的緊繃狀態,會讓我們體內的組織和器官出現發炎情況、降低睡眠質量及伴隨睡眠而來的排毒功能,導致身體健康逐漸走下坡。有些報導就顯示,孤寂感影響早死的風險高於空氣汙染、肥胖、飮酒過量等。

 

究竟是否是孤寂感直接導致疾病,雖然還不得而知,但有孤寂感的人因為對自己缺乏關注及照顧的動力,並且喪失對自己身心狀態的覺察意願和敏感度,都可能因此增加了患病的危險。

 

若從「孤寂」來解析當中所涵蓋的情緒,從原始情緒(和生存機制有關的內建情緒):恐懼、生氣、悲傷和厭惡來分析,可以分解出孤寂是一種複雜的混合性情緒。

 

有不安無助的「恐懼」,有不被理解或不被在乎的「生氣」,有不受關注或失去連結的「悲傷」,也有對於人際或人類的排斥或厭煩的「厭惡」。至於這四種原始情緒的含量或強度的比例差異,就因人而異了。

 

缺少深層連結的互動,無法降低孤寂感的傷害

 

如何避免或減少孤寂感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傷害呢?首先,需要先學習辨認出自己出現孤寂感的訊號,並實際地評估孤寂感對自身是否產生了負面效應。

 

許多人遇到了孤寂感湧現時,很常以快速急就章的方式來解除自己的孤寂感,但那往往像是麻醉藥一樣,只能暫時麻痺孤寂感的感覺。例如,以網路快速搭建關係的方式,迅速地留言找人對話,或是在留言室裡頭尋求短暫的注意力,這種缺少情感建立和深層連結的簡易社交活動,並不能建立眞實及有品質的互動,一旦回到眞實的生活世界,仍是會感受到眞實的孤寂感大量浮現。

 

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用以調節自動反應的第十對腦神經—迷走神經(vagus nerve),能調控回應威脅或壓迫的自動反應,即戰鬥、逃走或立定不動的反應。研究發現,迷走神經張力高的人較容易相處而且擅於處理壓力。

 

迷走神經張力高能使正面情緒更容易產生;而正面情緒也會提升迷走神經的張力,這是相輔相成的正回饋:

 

迷走神經張力升高→帶動正面情緒→創造良好的社會人際互動→回饋正面情緒感受→提升迷走神經張力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正面情緒是促進身體健康以及創造良好人際互動的心理養分。

 

換言之,如果我們能與其他人保持良好互動,擁有眞正的親情友情,那麼我們在面對具有壓力的處境,例如面對陌生人或具攻擊性的人時,就得以讓迷走神經保持在放鬆的狀態,而非處於防守狀態,因此能夠從容應付高壓場面。

 

若是能活化迷走神經而強化了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那就能幫助我們降低焦慮、激昂的情緒與負面的念頭。

 

身為哺乳類的動物,人類若和鄰里的關係不良,缺乏正向的社交互動,不僅無法讓副交感神經放鬆,對於負責釋放情緒的杏仁核來說,就得不斷地激發出更多防衛性的情緒,以因應我們無法放鬆、處於高壓力的緊張狀態。長期下來,我們的身心健康勢必有一定程度的惡化,身心都會出現許多痛苦感。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都需要關切我們的人際關係,沒有眞實友善和交流的關係,感受不到從關係而來的關愛和支持,對身為人的我們來說,都是具有傷害性的情境。

 

只要在關係或環境中,受到大量漠視和忽略、攻擊和冷漠,對我們的健康都是不利的,不論是人格發展或是身心的功能,其受危害的程度都不能小看。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天下雜誌出版,蘇絢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