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什麼是呼吸困難呢?成年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的呼吸頻率約在12-18次,美國胸腔學會(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將呼吸困難定義為病人自覺呼吸頻率和呼吸深淺度出現改變,且這些呼吸機制的改變會對病人帶來不適。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若注意到病人呼吸較費力、呼吸頻率有異狀也可判斷為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的成因很多,除了疾病因素,如:心肺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竭)、神經肌肉疾病(嚴重腦損傷、重症肌無力)、代謝性疾病、身心疾病、腹水或癌症末期等之外,肥胖、抽菸、對花粉、灰塵過敏等個人因素,或是壓力過大、生活重大改變等情境因素,甚至是季節變化或空氣汙染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呼吸困難的居家照護

 

呼吸困難可以透過訓練、復健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獲得改善,重點包含:

 

復健訓練:

 

患者可應用噘嘴呼吸訓練及肺部復健,緩解慢性呼吸困難、促進肺活量。如果日常活動出現呼吸困難,或是喘的情形變得嚴重,活動時則應放慢速度並多休息。

 

急性發作:

 

若有呼吸困難急性發作情形,可採用坐姿、頭部下垂、上身前傾的放鬆姿勢,或是側躺在床上,墊高枕頭支撐頭部和頸部的高側躺姿勢;若是想採取舒適臥位,則將床頭搖高或把頭部墊高為半坐臥位,也會讓人較容易呼吸。

 

生活起居:

 

平日生活起居上,要注意環境安靜、乾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接觸過敏原,如灰塵、二手菸等。而研究指出,肥胖的人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呼吸也較吃力,可適度運動、調整飲食有助於改善呼吸困難的狀況。居家的適度運動,如蹲馬步、健康操,或是使用兩瓶礦泉水,都可以隨時健身,增加肺活量。

 

規律用藥:

 

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師處方服藥,定期回門診追蹤,當不適症狀無法緩解時,應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呼吸困難怎麼辦?台大醫解析6種病因:呼吸喘就看「這一科」

 

疫情期間遠距復健運動

 

嚴重的肺部感染將影響心肺功能及四肢肌耐力,因此正確的復健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居家復健訓練這樣做就對了!

 

噘嘴式呼吸:

 

先噘嘴吐完氣後用鼻子深吸氣,同時腹部漸漸膨出,吸到極限時,再噘嘴慢慢吐氣,腹部慢慢回縮,以減緩呼吸速率,降低呼吸工作量。

 

▲圖片取自衛福部桃園醫院。

 

肺部復健:

 

於站立時可練習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肩膀放鬆、身體微前傾,手臂張開,配合腹式呼吸,訓練呼吸肌肉,促進肺擴張。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經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