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前沒遺言、手機沒解鎖,連通知朋友都靠前妻幫忙…不留遺憾負擔,2方向準備「人生清單」

離世前沒遺言、手機沒解鎖,連通知朋友都靠前妻幫忙…不留遺憾負擔,2方向準備「人生清單」

生前的整理,要怎麼開始著手呢?每個人都可以有專屬獨特的做法,我比較庸俗的以「有價」、「無價」做大分類。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行,結束時你想留下什麼?」

 

先前心血來潮登入多時未用的網路信箱,愕然看到一封朋友前妻寫來的信,告知朋友已經離開人世。

 

那是一位生性瀟灑的朋友,雙親已逝,中年離婚之後獨居,獨生女兒在外地讀書。朋友生病之後淡出社交圈,偶而與一二相約茶敘。他離開得突然,由於沒有留遺言,也無密碼可打開手機,女兒對如何通知父親好友一籌莫展,而再婚的前妻顧慮現任丈夫感受,只能私下協助處理。

 

在告別式中,朋友女兒孤伶伶站著答禮,清瘦單薄的身影看來格外心酸。儀式之後,遺物的處理、資產的整理、有無債務確認、拋棄或繼承…,一連串問題等著她解決。

 

向來疼愛女兒的朋友,一定不會想要帶給女兒那麼多麻煩。朋友女兒說:「爸爸一直說不用擔心,他會好起來。」親友也抱持著鼓勵他與病魔對抗態度,避諱提到如果有「萬一」的時刻,該怎麼辦?

 

預作「人生清單」,及早補救、減少遺憾

 

「要樂觀一點」、「要積極一點」、「沒事的」…病人常會聽到這些話,身邊的人深怕一談到死亡,就會召喚出厄運。又或者彼此都難以面對沉重的議題,害怕對方傷心而自動避開敏感話題。

 

想到當年陪伴一檢查就是癌末的父親,醫師及護理人員善意提醒:「有什麼願望要做,要趕快哦。」看著外表仍然精神的父親,實在不願意相信檢查結果,巴望著奇蹟出現。一句「醫師說情況很不樂觀,您有什麼心願未了嗎?」日日梗在喉嚨,就是說不出口。

 

等到說開,才知道父親早已經知道結果,只是彼此顧慮對方的心情,無法說出口,彼此白折騰了。

 

理智上,知道人終有一死,人人相等,但是情感上,要在生命終點快到的時候談論身後事,既視感太強烈,的確很難承受。

 

早一點預做準備,也許比較容易做到生死兩相安。畢竟,誰也不知道人什麼時候會離開?誰會先離開?這時的碰觸,是生而為人共通的感受。而先作好交待的功課,不只為家人,還有額外好處是,有機會藉此發現問題,進一步彌補或修正,減少遺憾。

 

從「有價」、「無價」兩方面著手整理

 

生前的整理,要怎麼開始著手呢?每個人都可以有專屬獨特的做法,我比較庸俗的以「有價」、「無價」做大分類。

 

 

一、有價資產

 

房地產、土地、保單、汽車、證券、存款等這些都有清楚價值,整理這些資訊的過程,也是在盤整資產。盤整好資產,對於如何運用,會比較具體。

 

「你的身價為何?」根據個人非正式調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的人比想像中多。有人自我感覺有不少資產,實際算完才發現資產不值錢,也有人以為自己很窮,沒什麼財產可分配,原來漏算保險給付。

 

關於錢的議題總是敏感,愈敏感愈要清楚表達。有借錢給別人,要將借據留存好,沒有借據的,至少把文字記錄、對話留檔,將借款人、時間、地點、金額載明清楚。這些資料不保證能取回借款,但至少繼承人有線索可進行。同樣的,如果有欠款比照辦理。

 

現在投資管道多元,如果有虛擬幣、海外證券交易等,將帳號密碼、金鑰等備份留檔,彌封一份交付給能相信的人。

 

資產整理出來之後,預先寫下身後的分配方式,遺囑必要時找專業人公證。

 

 

延伸閱讀:

不留遺憾與負擔!50後啟動「終活清單」,為最後旅程做準備:人生清爽了,更能自在安享老後

 

二、「無價」資產

 

你收藏品要怎麼處理?喜歡的寵物要怎麼辦?有接手的對象嗎?如果沒有指明處理方法或對象,收藏品容易被當垃圾。曾看過一則訊息,一位教授過世後,後人嫌他滿屋的書籍,要人估價收書麻煩,乾脆直接以廢紙清走。看到滿滿書籍及資料、照片,其中或許藏有許多珍貴資料,愛書人看著惋惜。

 

不過,想要留給別人的東西,要花點時間觀察,找到同好收藏品才會被好好珍惜,而且想到有值得託付的對象,生前比較安心。

 

數位資料處理要特別留意。個人的雲端資料、社群網路帳號想要怎麼處理?有沒有要給誰接手?至少要把原則及密碼留下來。

 

不想讓別人知道的訊息,要帶到棺材裡的秘密,自己先處理好,該銷毀的不要留戀。整理遺物時發現伴侶外遇的證據,這種放在戲裡嫌老梗的橋段,現實生活不罕見。這些遺跡往往成為震撼彈,把在世家人的生活炸得面目全非。

 

擬定人生「離世清單」過程,同時也是為人生總整理,不用急著一次一時完成,想到隨時可以增添與修改。未完成的可以取捨,或調整優先順序,熟齡朋友不陌生的歌,「如果還有明天,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沒有明天,要怎麼說再見?」想一想要怎麼做,多了篤定、減少牽掛,要留下些什麼就能更從容。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