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弘道推「共生社區」:老人幫顧孩、學生教用手機…用人情味解超高齡社會問題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弘道推「共生社區」:老人幫顧孩、學生教用手機…用人情味解超高齡社會問題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透過長照政策讓老有所照護外,我們也需有預防照顧政策相輔,延緩進入長照階段,減緩照顧壓力、化解社會孤獨感並開創新世代老人價值。

長期投入銀髮領域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自2020年開始推動與輔導各地形成「共生社區」,藉由跨年齡、族群的自助、互助、共助和人情味,讓社區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並能貢獻所長,來因應高齡少子化、照顧人力減少和老人獨戶數逐漸攀升等等超高齡社會挑戰。

 

 

「共生社區」概念源自於日本,用意是在照護資金與人力不足的超高齡社會下,打破「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界線,讓社區裡的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也能互相認識、幫助,一起在社區裡好好生活。

 

目前弘道已成立9個共生據點,也集結國內實務專家、老師籌組共生教練團,持續陪伴與培育31個社區據點,以及在地社區組織發展「共生社區」模式。

 

社區「好客廳」串起人情味,社宅成三代大家庭

 

不過都市大樓林立,許多人同住一個社區、甚至同一層樓也互不相識,又要如何如何做到共生、互助?

 

在高雄市青銀共居的大同社會住宅,弘道基金會以「社區客廳」為概念成立「林投好客廳」,打造出開放式廚房、孩子圖書遊戲區和活動區。活動設計除了日常據點活動外,也規畫多元的跨代活動和店家住民專長經驗分享,讓老人、青壯年和小孩都樂於參加,促進居民彼此認識、互動。

 

如此一來,小孩放學後可以先到林投好客廳,長輩會幫忙看顧陪伴寫作業,讓年輕爸媽不用趕時間接送,住戶們也會彼此分享拿手料理或食材。青銀不同年齡層的住戶也能發揮所長互助,如社區裡的年輕人會協助長輩所需,教他們使用手機、3C用品等;喜歡園藝的阿公阿嬤們更自發設立澆花排班表,讓社宅一樓的花園永遠綠意盎然。

 

住在大同社宅的瓊玉媽媽分享,大家彼此認識,臨時需要也可以有個安全的托兒空間,讓人很安心。

 

衡英奶奶則提到,來到這裡和鄰居互動,有好吃的東西會彼此分享,有需要幫忙看小孩一下,或者手機有問題要問,都可以找到人互相幫忙,很喜歡這樣的濃濃人情味,不再有被隔離獨自生活的疏離感。

 

▲弘道基金會林投好客廳推動共生社區,阿嬤教小朋友打勾針。

 

延伸閱讀:

不趕時間想聊就來,荷蘭超市推「聊天結帳」!老人購物還能交朋友,終結一個人孤單

 

「桌遊」連接老少世代:感覺就像祖孫一樣

 

台東鹿野的瑞隆社區,則是典型青壯年人口外流嚴重的偏鄉農村,社區居民主要就是老人和小孩,為了減少代溝和疏離問題,希望藉由推動共生社區來化解問題與增進世代互動。

 

弘道輔導後,因應社區老小居多的現況,第1步就是打開據點大門歡迎孩子、青少年來和老人玩桌遊,暑假時也舉辦老幼營隊活動;第2步則是在據點空地一起養雞,讓老人分享過往記憶。

 

短短2、3個月後,社區中的老小不僅彼此熟識,還會互相幫助,像放學後小朋友會來到社區做功課;老人家聽不懂據點上課內容,小朋友會幫忙教長輩;老人家發現社區的雞跑走了,國中生還會幫忙抓回來。

 

▲台東鹿野瑞隆社區用桌遊作為推動共生社區起點,讓長輩小孩彼此認識。

 

70多歲的麗珠阿嬤說,有小朋友來了之後,據點變得熱鬧許多;尤其寒暑假時,若是在據點上課聽不懂,小朋友也會幫忙講解,感覺就像自己的孫子一樣。

 

社區據點幹部們也分享,以前社區裡的國小、國中生跟長輩們不太會有交集,但自從透過桌遊和營隊活動邀請來到據點後,他們慢慢跟長輩認識也有互動,走在路上還會主動跟阿嬤們打招呼、關心對方。

 

像有次據點養的雞逃跑了,因假日工作人員都不在,阿嬤便拜託國中生一起幫忙抓雞,而他們兩位剛好就是在據點桌遊活動而認識的。

 

▲台東鹿野瑞隆社區推動互助的共生社區,國中生幫社區阿嬤抓回逃雞。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今年也將舉辦一系列的共生社區分享會、工作坊和展覽,歡迎有興趣的民眾、社區、單位組織連結弘道官網查詢,或電洽04-22060698分機623。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