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夫妻換屋,「第1件事分房睡!」從中和50坪大公寓,換住桃園2房電梯宅:生活空間反而變大了

60後夫妻換屋,「第1件事分房睡!」從中和50坪大公寓,換住桃園2房電梯宅:生活空間反而變大了

房子到底是理想生活的容器,還是將就過活的囚籠?3年前,整理師何安蒔眼見爸媽年老體衰,漸漸爬不動樓梯,幫助父母賣屋南遷,「兩老搬到桃園後第一件事是分房睡,作息不再遷就,感情更好,而且各自展開新興趣,真正為自己而活。」

 

27歲時,何安蒔從中和出嫁,開心終於不用再爬5樓樓梯,10多年後回頭再看娘家,赫然發現這間從小住到大的公寓,沒有因為她的出嫁,讓空間變寬敞,反倒不知從何時開始,年過60退休的雙親出現囤物現象,愛買、不愛整理,居家動線不順暢。

 

身為整理師,她見過不少中高齡委託人對整理有心無力,大量物品堆積造成晚輩困擾。因此她未雨綢繆,提醒爸媽適時整理,也因為自己在桃園買屋展開新生活,進一步建議父母換屋。

 

「我跟他們說,中和房價太高,不如搬到桃園,環境好、房價相對便宜。」面對何安蒔的勸說,父母起先不肯,一來因為長輩因素不積極,二來不想離開原有交友圈,直到後來時機成熟,才答應去看看房子。

 

▲舊家公寓在長年居住後,囤積不少物品。

 

 

從找屋、簽約、裝潢到搬家,何安蒔前後只花4個月,就改變了父母的老後生活。她記得,安排看房那天,一次準備了好幾個物件,原本最不想搬家的爸爸,對大門一開、綠蔭山林映入眼簾的25.8坪電梯中古兩房砰然心動,不到10分鐘就決定簽約。

 

「中和老家的樓下有傳統市場,門口就是公車站牌,非常便利,桃園新居附近也有市場,更棒的是路很寬、很安全,離虎頭山又近可以運動,更適合他們。」

 

規劃新居空間,「分房睡」彼此不遷就

 

由於新家比老家小了一半,規劃空間之前,她事先調查父母對於未來生活的期待,問他們希望繼續睡同一間、還是要分開?沒想到,同床半輩子的父母沒有討論,互看對方一眼就說:「分開睡吧。」

 

「原以為老人家不太能接受分房睡,後來發覺他們其實很渴望。」何安蒔說,一個喜歡早起看書,一個常追劇到半夜,兩人作息長年來都是互相包容。

 

分房睡後,爸爸擁有黑色工業風的房間,媽媽住她喜歡的白色鄉村風,爸爸東西多、睡大間的,媽媽重安全感、睡小間的,兩人從此享有獨立空間,誰也不用再遷就誰,日常相處更融洽,睡眠品質改善許多,精神也變好。

 

「媽媽跟我說,她好高興,活到63歲終於有了一間自己的房間,這是她從小到大都沒想過的事。」

 

異地養老要懂財務規劃。何安蒔勸父母付頭期款、貸20年,慢慢還就好,「考慮到通膨,與其提早還清房貸,不如把錢放在穩健的投資標的,在財務上更彈性,尤其老後生活可能有花大錢的需求,手邊留點現金比較好。」

 

▲桃園新家雖然沒有舊家大,但生活空間綽綽有餘。

 

 

 

延伸閱讀:

老後想住好,中年就要打造「專屬熟齡宅」!3裝修重點讓房子務實兼具美感、人活得節約富足

 

大屋換小宅,少囤積「打掃輕鬆、生活更如意」

 

從大屋換小屋,必須斷捨離。

 

「斷捨離需要強烈動機!只要家裡放得下,生活又沒有大變化,通常很難有動力去處理。當下決定買房後,一想到換房後的各種便利及好處,是時候跟過去說再見了,爸媽一回家就開始丟東西,捨棄了一半的物品,也不再像以前想買就買,會考慮家裡是否放得下。」日子一久兩老更發現,早忘了丟過什麼,不執著更自在,新居打掃整理很輕鬆,生活更如意。

 

新環境新生活,何安蒔的爸媽沒有像以前那麼愛社交,反而常常去散步,嘗試開發新興趣。「媽媽會在家鑽研烹飪,學做麵包、饅頭。爸爸則開始學彈琴、打鼓。」

 

何安蒔曾經問爸爸,是否覺得室內空間有點小?爸爸不認為,反而覺得現在的生活空間比舊公寓大太多,中和公寓雖然有50坪,街道擠車又多,能夠安心散步的地方很少,新家綠地多,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帶薩克斯風去公園或山上練習,這樣很好。

 

的確,過去印象中那個老是待在家不愛出門的宅男老爸,搬到新家後不宅了,比以前更有笑容。

 

何安蒔說,幫父母換屋非常累也非常值得。「媽媽說,慶幸能在65歲以前換房搬家,她無法辦法想像如果再晚個幾年,真的爬不動樓梯,恐怕為時太晚。」

 

▲買下桃園房子後,裝潢前一天在新家門口留念。

 

●給熟齡夫妻的換房建議

 

1、換屋前先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抓出預算後,如果要買中古屋,儘量找屋況好、不太需要整修的物件。

2、老後需要的房子以及公共空間很重要,居家動線要開闊,不要有門檻或彎彎角角。

3、買屋看屋都很勞累,換屋前先衡量體力,不需樣樣自己來,可以請人代勞。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