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歲人瑞竟已成白骨 家屬隱瞞30年只為繼續領年金
2010年有這樣一篇轟動社會的報導:在東京都足立區,一名戶籍上記載為111歲的男性,被發現早已過世並已成白骨。其長女及孫兒隱瞞長者過世,藉此非法繼續領取老人年金長達30年。
以此案件為契機,相關單位在清查之下,類似的案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浮現檯面......
在我周遭,也有這樣的親戚。
兒子拖欠失智母親醫療費 還花她老人年金逍遙
兒子讓高齡且患上失智症的母親長期住院,但遲遲不繳納醫療費用。對醫院催繳的通知視而不見。
健健康康的人,花著母親的老人年金過活,儼然就是個年金寄生蟲。直到母親在醫院亡故,他也沒有露臉致意。
在考量高齡者臨終期的醫療時,無可避免會碰到老人年金的問題。長期的經濟不景氣,我想,仰賴配偶或雙親的老人年金過活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另外也有辭掉工作在家近身照料高齡父母親,因而只能共同使用老人年金渡日的人。

▲照片為文章配圖,非當事人照片
為了領老人年金 家屬堅持延命
但是,日本的老人年金制度與醫療制度,卻有一個致命的重大漏洞—為了能更長久領取老人年金,將高齡者推入無效延命醫療的深淵中,令高齡患者一年年痛苦下去。
高齡患者入住安養病房時,平均每個月的醫療費用約為日幣60萬元(約合新台幣12萬元)(患者需支付部分負擔)。其它由國家支付,並另外給與患者老人年金。
如此一來,不省人事、長年臥床接受延命醫療的患者,每個月將耗損國庫約60∼70萬元(約合新台幣12萬~14萬元)。
長久下來,國家財政惡化是必然的結果。金錢應當用在真正需要醫療救命的人身上才對。
家屬求「讓他盡量活久一點」醫生陷入延命的兩難
在高齡者中,很多都擁有領取高額老人年金的資格,在社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許多家庭都僅靠長者的年金渡日。也就是那種付完住院費後,手上還能留一筆錢的案例。
「他本人是不想弄那些胃造口還是人工呼吸器什麼的啦,但能不能就都做了,讓他盡量活久一點。」也有來自這種家屬的拜託。
如果患者本人留有預先立好的醫療決定,醫師就能夠立場堅定地回答:「不,患者本人的意願為最優先,我不為他施作胃造口。」讓患者能有自然的善終。
但如果沒有這份醫療決定呢?如果家屬威脅:「明明有胃造口之類可以提供營養的方式,醫師卻見死不救!」對醫師提起告訴後,萬一醫師敗訴了呢?
念及這些無法收拾的後果,醫師終究只能為無法言語的患者施作各種醫療,將他們困在衰敗的軀殼中受苦。
當自己連吃都沒辦法吃的時候,就是壽命到頭的時候,這麼想的朋友,請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面上確實傳達給家人吧。
作者簡介
宮本顯二
北海道大學榮譽教授、北海道中央勞災醫院榮譽院長。
1951年出生於北海道,畢業於北海道大學醫學院。
宮本禮子
「日本尊嚴死協會」理事及北海道分部負責人、前江別鈴蘭醫院失智症醫療中心主任,同時擔任日本老年精神醫學會、日本失智症學會的專科醫師與顧問醫師。
自2006年起開設健忘門診,致力於失智症醫療研究。2012年起擔任「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代表人。
本文摘自啟示《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擺脫插管與延命,不讓自己與家人受苦的尊嚴善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