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宅不是退場空間,而是第三人生的生活延續。」隨著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的居住需求不再是找個清幽之地頤養天年,如此簡單,對多數長輩來說,更希望安居在城市中,既能獲得醫療照護,也能延續熟悉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與社交圈。
過去,養生宅多數被規劃在郊區,以好山好水為賣點,卻難掩「好孤單」的問題,長輩被迫與家人、城市機能脫節,讓「養老=隱居」成為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定泰建設董事長林夏森看見結構性矛盾,選擇在桃園正市區打造養生宅「富櫻翫」,希望推廣養老不是退出舞台,而是另一段更豐富、更熱鬧的第三人生。
◎赴日考察獲啟發 現代養生宅應與城市共生
早在10年前他赴日本考察,發現當地養生村多緊鄰車站,不僅交通便利,醫療院所也近在咫尺,讓長者得以繼續參與日常生活,避免因遷往郊區而與社會脫節。反觀台灣,許多養生宅設址在偏遠地帶,環境清幽卻隱藏交通不便困擾,加上僅規劃20坪左右的1房產品,空間侷限,子女探視或同住都不方便,「這樣的設計,對長者來說反而是一種『被迫隱居』,久而久之,孤單感會加速身心退化。」
為提供消費者更多元選擇,他選在桃園小檜溪特區打造「富櫻翫」溫泉養生宅,基地面積1887坪,地上20層、地下4層,共388戶,戶型主力為26至27坪的2房設計,「一間平日可當書房,子女或孫子來陪伴時可當客房,老人家要有伴才不會孤單。」


◎軟硬體貼心規劃 並重科技守護與社群陪伴
「富櫻翫」周邊擁有南崁溪水岸、萬坪檜溪河濱公園與虎頭山綠帶,並坐落於敏盛醫院、桃園榮總、聖保祿醫院三大醫療中心之間,讓住戶隨時能獲得專業協助,社區自設護理站,可直接透過對講連結住家,縮短黃金救援時間。 交通部分,未來有施工中的捷運綠線及可行性評估中的捷運青線,周邊亦結合商圈、傳統市場、公車站,長者能輕鬆延續既有生活習慣。
林董認為,養老宅若只是鋼筋水泥的堆疊,終究只是建物,唯有同時兼顧硬體守護與軟體支撐, 才能讓空間成為長輩安心生活、創造精彩的住所。 「富櫻翫」不僅導入智慧居家系統,包括緊急呼叫、健康監測、臉部辨識與醫療直通服務,另斥資億元開發專屬APP,讓住戶可隨時預約醫療、餐飲、清潔與課程活動,「讓長者在科技守護下,更自在、安心生活。」
「養老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求,定泰要打破傳統企業只求獲利的經營模式,寧可讓消費者佔便宜。」林董表示,在軟體服務上採使用者付費模式,每月管理與服務費約1.5萬元,若加上個別需求如護理照護、餐飲或課程,平均每個月花2~3萬元即可享有五星級規格,社區從露天足湯、溫泉湯屋、健身房、瑜伽室,到展演廳、共餐廚房與兒童遊戲區等15項公設一應俱全,今年70歲也加入健身族的林董笑說:「銀髮健身房已是新常態,長輩要有運動、要有夥伴,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富櫻翫」要為台灣銀髮族點亮第三人生,讓他們在城市中安身、安心,也安樂。
➤ 第三人生即刻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