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臺灣阿嬤」的陳淑芳,1957年以台語片《誰的罪惡》出道,演藝資歷甚至超越金鐘獎歷史。而她參與拍攝的知名電影,翻開來幾乎是一頁臺灣電影史,包括1983年《風櫃來的人》、1984年《殺夫》、1985年《青梅竹馬》、1986年《戀戀風塵》、1987年《桂花巷》、1989年《悲情城市》、1994年《多桑》、1996年《春花夢露》,以及1999年《天馬茶房》等片。
▲2020年是陳淑芳的豐收年,她以電影短片《日後,回家路》獲頒屏東電影節最佳演員獎,同年又分別以電影《孤味》和《親愛的房客》拿下5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獎項。(圖片來源:陳淑芳Chen Shu-Fang臉書)
礦產千金家道中落,一度窮剩2百塊
而她的人生,亦如電影般充滿戲劇性。
陳淑芳1939年出生於九份,父親是瑞芳四番坑的承包商之一,家庭富裕,家裡櫃子打開都是金條。
在那個物資不豐裕的年代,她可以每天喝牛奶,喝膩了再改喝羊奶;而當其他同學打赤腳上學,她卻穿閃亮亮的皮鞋,還可以四處旅遊拍照,從小備受父母寵愛。
然而父親過世後家道中落,她曾身上窮到只剩200元,拿了100塊給媽媽買菜,自己則揣著100塊在公園發愁。
為了養家,她18歲即入行拍戲,各種角色都願意接,26歲就演媽媽,同時軋3部戲也不喊苦。但數十年演藝工作累積的資產,卻因江湖救急開27萬支票給朋友周轉,被拿去地下錢莊抵押,最終利滾利負債900餘萬元,3間房子全被法拍,直到拍攝《孤味》前才還完。
▲陳淑芳的父親是瑞芳四番坑的承包商之一,家中富裕,她從小就過著「千金」生活。(圖片來源:陳淑芳Chen Shu-Fang臉書)
她在感情方面亦命途多舛,21歲遇上「兒子的爸爸」,熱戀一場結下愛的果實,才發現對方早有家庭,後來獨自撫養兒子成人。
41歲與前夫閃婚,隨對方到澳洲生活,卻被家暴、騙錢、限制自由,鼓起勇氣才逃回台灣。婚後3年,前夫電告她已在泰國另組家庭,斷聯近30年後,她在70歲那年勇敢提出離婚,結束婚姻。
越過人生無數的坎,陳淑芳卻未曾放棄自我,坦率面對每一天,以她的人生智慧,為進入熟齡的我們上了一堂課。
「我的人生只有3天。每天醒來,我都覺得自己又賺到了!」
2023年陳淑芳曾幫日本作家和田秀樹《如果活到80歲》寫序,提到自己的人生只有3天:「昨天很好、今天開心,明天能張眼活著就好!每天醒來,我都覺得自己又賺到了!」
因為今晚睡下後,明天早晨能不能張開眼仍是未知,「這3天,我前2天過得很好,就滿足了,到第3天,眼睛還能睜開,像是賺到一天,不是很好嗎?」
▲圖片來源: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圖片攝影:KRIS KANG。
人生如一張單程票「遇到就是緣分」
陳淑芳有過兩段深刻感情,第一段誤做小三,懷孕後才知對方是人夫。但她不希望兒子一出生就「父不詳」,哭求正宮讓兒子認祖歸宗。
第二段感情則在中年40歲之際,她在國外認識前夫閃婚,卻遭精神虐待、劫財,70歲才結束這段有名無實婚姻。
曾有記者問她是否有悔憾?她卻說:「我很開心遇過別人沒遇過的事。」
「人出生就拿到一張單程車票,坐到哪裡不知道,一路上有人上車、離開,都是過客,遇到就是緣分。」對她來說,縱是歷盡千帆,所有百般艱難也都化為人生養分,成就現在的自己。
老來戀愛?「男人可以找妹,女人為什麼不能找弟?」
在她的字典裡,年齡不是界線。笑稱從影70年沒好好談過一場戀愛,若果人生後半場遇到適合的對象,「就算對方年紀比自己小又如何?男人可以找妹,女人為何不能找弟?」
熟齡戀情不需要禁忌:「老人家談戀愛,也不見得真要什麼肌膚之親,能夠彼此陪伴、知道心裡有個依靠就夠了。」如果彼此「還做得動」,代表你夠年輕、有活力,這是好事!
▲從影近70年,陳淑芳演過無數角色。(圖片來源:陳淑芳Chen Shu-Fang臉書)
老後隨心所欲「喜歡的事繼續做,做不來的事,不必勉強。」
陳淑芳認同和田秀樹的話——「年輕時有什麼習慣就繼續做,老了不要戒。」
一般認為老人家應該克制的嗜好,不必因為上了年紀就克制,好比她能喝酒,不排斥偶爾小酌——「人老了之後,習慣做的事還是可以維持下去;做不來的事,也無須刻意勉強,隨心所欲就是了。」
心態決定年齡「我不承認年紀大就是老了!」
陳淑芳說,「我不承認年紀大就是老了!」83歲時,她都跟人家說自己38歲。獲得金鐘獎特別貢獻獎之後,她更笑言:「大家都說人生70才開始,但我現在28歲,因為我是28年次的小芳芳嘛。」心態越活越年輕。
「年紀一大,心裡若覺得『我老了、不行了』,那就真的會老。」
▲圖片來源:陳淑芳Chen Shu-Fang臉書。
她不服老,在身體狀況能自理的狀態下,無需旁人特意照料、服侍。
原本與兒子媳婦同住多年,後來也搬出來獨居。她解釋因工作早出晚歸,怕打擾晚輩睡眠,「就讓他們自己安心的住,我也會很小心地照顧好自己。」現在保持每個月至少和兒子見一次面。
陳淑芳曾感嘆同輩朋友愈來愈少,為了維繫感情,每年會和小學同學舉辦4次同學會,席間只要有人提到「老」字就要罰錢。與初中同學則是每月固定聚會,大家輪流作東請客,享受彼此的陪伴,還能預防失智症。
延伸閱讀:
「我想要花葬」走時也要浪漫又漂亮
陳淑芳26歲開始演媽,一上戲就浸淫在角色狀態中,還曾為詮釋說話會漏風的阿嬤,當下請牙醫敲掉她的門牙。為了維持「老態」,她不做醫美、不紋眉,但下了戲依舊愛美。
平常日子,她植睫毛、化妝,頭髮吹整有型,直言:「有一天,我真的走了,也要漂漂亮亮的走,不要卸妝,要有眉毛。」
談起生死,她一點也不避諱,多次對媒體提及:「如果不小心怎麼了,記得再幫我辦後事。」
甚至鉅細靡遺交代,希望火化後用環保葬,灑在陽明山的玫瑰花叢下。「如果我走了能化成春泥,好好地守護每一朵盛開的花朵,那就不留遺憾了。」
「生來屬於舞台」想用演戲走到生命最後
甘於做一輩子演員的陳淑芳,從未想過退休,甚至曾央求導演,如果有一天不良於行了,「拜託你寫一個坐輪椅的戲讓我演吧!我希望能跟郭金發一樣,他唱歌唱到躺下,我希望我演戲能夠在那個時候走掉是最好。」
對她來說,人生最美好的結局,是能在表演之中,向眾人謝幕。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