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養家,以為愛可以包容一切
王惠華說,若非下定決心退出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關係,至今她仍水深火熱,像她這一輩阿信世代,即使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多半會撐著、忍著,「牽手」到老,她原本也這樣以為。
回想當初,婚姻一開始就偏了方向。在外她是能幹大嗓門的老師,在家卻是溫柔順從的妻子,「先生能力或許不突出,但是善良就好。我以為我可以包容一切,會賺的就多賺,會做的就多做,包括煮飯帶小孩。」
明知先生早有外遇,她卻硬撐下來。連同母親在內,所有人都以為她婚姻美滿,她也這樣深信。因為她和先生牽手睡覺、牽手散步,興趣相同、無話不說,是非常棒的夫妻。她表示,不離婚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太愛對方,以為愛能戰勝一切。
▲從不運動到愛上運動,因為運動不只對身體好,還能讓心情變好。
兒子母親力勸,假面婚姻覺醒
但真相是:她愈包容愈痛苦,愈退讓愈不被珍惜。她努力維持「假面婚姻」,直到兒子看不下去,對她說:「媽媽,是妳選不離婚,所以妳必須承受爸爸在外面做的一切跟他的態度。這是妳選擇的人生!」
兒子的話殘酷卻深刻,王惠華震驚之餘也徹底覺悟,「那一刻我才想通,這些年這些苦,是我自己要把它撿起來吃的。」等母親得知真相,更是心疼地勸她:「孩子,都快60了,不要再熬了,妳還有多少年歲可以美麗?」王惠華下定決心不當「兩面人」,主動提出離婚,先生也沒有反對。

然而離婚後,生活並沒有立刻變輕鬆,整個過程反而像漆黑裡突然亮起燈,希望與不安交雜,甚至陷入憂鬱。多年來在婚姻裡的全心付出,讓她忘了如何愛自己,像許多離婚者一樣,陷入深深的自責:「為什麼人生會走到這一步?」
但當牧師告訴她:「在婚姻裡的痛與付出,上帝都知道」時,她哭到不能自己。原來,她這數十年的努力與委屈,全都被看見。從那天起,她決心不再沉溺悲傷,要活得健康、快樂。
「我做錯了,我一直把先生放第一位,不敢爭取自己要的。我看我媽媽,樂於分享,但從不會像我把最好的都讓給對方。恢復自由後,我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回不去20歲,但我60歲的人生剛開始。」
熟年離婚,老後與現實壓力首當其衝
熟年離婚帶來的不是只有情感創傷,還有現實的壓力。王惠華過去把所有收入都用來養家,又因先生炒股失利,房子也不在了,一無所有,為此她一度相當焦慮,「有錢才有底氣,我怎麼忘了我還有工作能力?只要肯努力不會餓死!」
健康方面,人生下半場她不敢掉以輕心。沒有運動習慣的她,開始慢跑、瑜伽、爬山、訓練核心,要讓兒子沒後顧之憂,而不是老了廢了後被人催著念著:「加油!再做十下。那種日子我不要。」
因為對老後有焦慮,王惠華活得比離婚前更自律。每天早起做木工,或是等學生來上課,每天運動2小時、注意三餐營養,晚上儘量10點半前睡覺,生活愈來愈踏實快樂。
▲美工科出身的王惠華,早年半路出家學習鄉村傢俱,不管什麼家俱都會做。
「我曾加入離婚社團,但很快退出。裡面很多媽媽在為經濟哭泣,我發現自己好幸運,雖然是一無所有重新出發,但至少還有專長。我真的鼓勵所有女人,不管幾歲一定要有一項技能,很會做蔥油餅也好。不要小看任何的專長,它都能成為自己的底氣。」
離婚的孤獨與失落感會擊垮一個人,王惠華身邊有朋友至今仍走不出來,後悔離婚;但她覺得,離婚不是終結,而是重整自我的機會,她有母親與兒子的愛與支持,未來的日子,不再是為婚姻努力的犧牲,而是為自己而活的精彩。
她笑著說:「女人平均壽命超過80,我慶幸我離了,到老還有20年,我現在過得快樂的不得了。人生不管幾歲,只要有盼望,就可以往前走。」
▲第三人生要好好愛自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