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不會騙人,它會直接寫在你的血管與頭髮上
我們常以為壓力是「心理問題」,但事實是「身體才是最誠實的記錄者。」
長期壓力會讓交感神經長期緊繃,結果就是:
● 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 血液變黏、容易形成血栓
● 慢性發炎增加,動脈硬化加速
● 心臟自主神經失衡,胸悶、心悸跟著來
●白頭髮增加(氧化壓力、黑色素細胞受損)
所以,當一個人長期睡不好、壓力大、家裡事情煩不完,
血壓突然不穩、胸悶、白髮變多,真的不是巧合。
那是身體在提醒你:「我需要幫忙了。」
人生難免遇到壓力,我們能做的不是逃,而是調適
「沒有人的人生是沒有壓力的」
家人、財務、疾病、工作、孩子──哪一件不會讓我們心煩?
但我們能做的是:「在壓力還沒摧毀你之前,先把自己照顧好。」
以下是我給患者、也給你的三件事:
1. 不要一個人扛,把情緒說出來
你可以跟信任的朋友、醫師、身心科、心理師談。
只要找到一個願意聽你說話的人,壓力就少一半。
沉默,是壓力最危險的毒。
2. 每天 10 分鐘,讓身體「關機」一下
壓力上頭時,身體處在交感神經「戰鬥模式」。
你必須刻意讓副交感神經啟動。
最簡單的方法:
● 365 呼吸法:3 秒吸氣 → 6 秒吐氣 × 5 回合
● 每天快走 10–15 分鐘
● 睡前不要再處理事情:柔光、熱水澡、放慢節奏
只要做到這些,血壓、心悸、胸悶會有顯著改善。
3.用「抗壓飲食」幫身體撐起一把傘
● 高鎂食物:放鬆神經、降壓
深綠蔬菜、香蕉、南瓜籽、可可粉、全穀物
● 高多酚抗氧化食物:抗發炎、護血管
藍莓、葡萄、石榴、綠茶、橄欖油、深色蔬果
● Omega-3:降低發炎,減少血栓形成
鮭魚、鯖魚、亞麻仁籽、胡桃
● 維生素B群:幫助穩定情緒、能量代謝
糙米、堅果、豆類、蛋、深綠蔬菜
● 優質蛋白質:修補受損的血管與細胞
魚、蛋、豆腐、雞肉
.jpg)
飲食不是治療壓力的全部,但它能讓你的身體更「耐壓」
我對那位患者說:「你不能決定家人怎麼做,但你可以決定自己怎麼活。」
我們無法避免人生的暴風雨,但我們可以把身體調整好、讓心更強壯。
也許你現在也在面對家事、病痛、工作或感情的難題。
請記得「當你照顧好自己,世界就不會這麼可怕。」、「你值得被善待,也值得好好活著。」
(本文獲「劉博仁/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