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回診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長期失眠、胸悶,退休後才知是憂鬱症 醫師:女性風險較高,注意6個症狀

tCol 2020-04-30

林芷揚

長期失眠、胸悶,退休後才知是憂鬱症 醫師:女性風險較高,注意6個症狀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退休規劃沒做好,年老易有憂鬱症 醫師:4個危險因子別碰

tCol 2020-04-17

蔡佳芬

退休規劃沒做好,年老易有憂鬱症 醫師:4個危險因子別碰

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

閱讀更多

照超音波以為良性腫瘤,沒有回診追蹤...最後竟已肝癌末期!老後不想悔不當初,省掛號費...3惡習快改

tCol 2020-04-13

陳志金

照超音波以為良性腫瘤,沒有 回診 追蹤...最後竟已肝癌末期!老後不想悔不當初,省掛號費...3惡習快改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閱讀更多

0402更新:新增10例、共339例確診!再添一例本土個案找不到感染源

tCol 2020-04-02

林芷揚

0402更新:新增10例、共339例確診!再添一例本土個案找不到感染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案330至339。

閱讀更多

患有心血管疾病,武漢肺炎致命性更高!注意心臟病發作7症狀

tCol 2020-04-01

林芷揚

患有心血管疾病,武漢肺炎致命性更高!注意心臟病發作7症狀

春季天氣多變,近幾日氣溫下降,提醒民眾慎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更年期女性發生急性心臟病時,常出現「非典型症狀」,容易因此輕忽。此外,近期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一旦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致命風險比一般人更高,應特別注意。

閱讀更多

中年男性有勃起障礙,吃藥沒效果?醫師: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新選擇

tCol 2020-03-17

林芷揚

中年男性有勃起障礙,吃藥沒效果?醫師: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新選擇

一位50多歲男性進入泌尿科門診,對著醫生支支吾吾半天。原來,令他難以啟齒的問題是,這半年來他的性生活愈來愈糟糕,自己上網買了不明藥物、嘗試好友推薦的祕方都沒有改善,又擔心被老婆發現而搞得自己壓力很大!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起初透過口服藥物治療,數週後 回診 ,這名男子表示,「醫生我覺得有一些些進步,但好像還是達不到及格、滿意的感覺!」進一步討論後,改為6週為一個療程的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勃起硬度明顯提升,終於改善性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壓力大造成頭暈、喘不過氣、胸悶症狀?當心是「二尖瓣脫垂」!這幾招控制自律神經改善不舒服

tCol 2020-03-05

林思宇

壓力大造成頭暈、喘不過氣、胸悶症狀?當心是「二尖瓣脫垂」!這幾招控制自律神經改善不舒服

最近壓力大、頭暈、喘不過氣、有胸悶症狀?小心是二尖瓣脫垂!而二尖瓣脫垂乍聽之下很嚇人,但其實嚴格來講它不是疾病,雖會影響生活品質,但不會有生命危險。由於心臟對外界反應很敏感,醫師建議,若能規律運動、適時紓壓等,可減緩發作機會。

閱讀更多

胸悶、喘不過氣,原來是甲狀腺結節惹禍 醫師:頸部出現腫塊應就醫

tCol 2020-03-04

林芷揚

胸悶、喘不過氣,原來是甲狀腺結節惹禍 醫師:頸部出現腫塊應就醫

南投一名年約80歲陳姓婦女近日覺得胸悶、喘、說話不順等情況,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醫院耳鼻喉科就醫,醫師透過檢查,發現陳婦的「甲狀腺」竟腫得如士林大香腸一般大。

閱讀更多

吃薑黃粉改善手腳冰冷,卻牙齦出血、痔瘡更嚴重?心臟科醫師:小心藥物交互作用

tCol 2020-03-04

林芷揚

吃薑黃粉改善手腳冰冷,卻牙齦出血、痔瘡更嚴重?心臟科醫師:小心藥物交互作用

近期天氣多變,加上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許多民眾覺得自己身體虛弱、氣血不足,想透過保健食品加強免疫力與血液循環,而薑黃是很多人的養生首選,卻不清楚正確的食用方式;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攝取後,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健康。

閱讀更多

更年期後罹三高、心臟疾病每五歲多一倍!把握6招遠離腹部肥胖、腰圍過大...不再代謝異常

tCol 2020-02-27

健康醫療網

更年期後罹三高、心臟疾病每五歲多一倍!把握6招遠離腹部肥胖、腰圍過大...不再代謝異常

邱淑媞解釋,腹部肥胖、腰圍過大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可能使代謝異常。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死於心臟疾病的女性人數近8千人,是女性的第二大死因,比第三死因糖尿病多出3千人左右。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婦女停經(更年期)後,罹患心臟疾病、三高疾病的機率,每五歲,多一倍!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