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離家

顯示第 2212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67

為了么兒開始運動!66歲蔡明忠完賽2次東京全馬:想到完成時的美好,就能堅持到底

tCol 2019-03-20

今周刊編輯團隊

為了么兒開始運動!66歲蔡明忠完賽2次東京全馬:想到完成時的美好,就能堅持到底

2019年3月初的東京台場,一年一度的東京馬拉松正式登場,氣溫雖然還有6度,但是一早就飄起細雨,體感溫度接近零度,不少人直打哆嗦。但今年的人群中,有一個台灣人熟悉的身影,也在細雨中開始熱身,他,是蔡明忠。

閱讀更多

家事不是一個人的事!這樣做,讓老公心甘情願做家事

tCol 2019-03-07

高寶書版

家事不是一個人的事!這樣做,讓老公心甘情願做家事

「全世界最困難的問題是什麼?有些人也許會把氣候變遷、貧窮或恐怖主義列在最前面。有人可能覺得是犯罪、種族主義或消費主義。不過在許多人家裡,也許會覺得做家事是人類最棘手的問題。」這段話出自暢銷書作家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的文章,也道盡了做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要如何讓伴侶願意做家事更是一件大事。

閱讀更多

發現肺癌提早退休!她62歲環遊世界「每次的旅遊,都讓我忘了自己是病人」

tCol 2019-03-04

林思宇

發現肺癌提早退休!她62歲環遊世界「每次的旅遊,都讓我忘了自己是病人」

「很抱歉,我退休了喔!」為了不讓客人受驚,台北知名無菜單料理「滿舍」主人郭滿蕙柔聲地說抱歉,電話另一頭,總是傳來客人的嘆息聲,老饕萬萬沒想到,難得在鬧中取靜、享受美食的祕密基地,被肺癌逼走了。

閱讀更多

娘家一場大火,讓全家一貧如洗!8年後她靠投資,資產淨值翻3倍,被動收入翻6倍!

tCol 2019-02-21

今周刊

娘家一場大火,讓全家一貧如洗!8年後她靠投資,資產淨值翻3倍,被動收入翻6倍!

這是一篇面對八百多位投資課程學員的演講稿,也是一位財富自由追尋者的告白。 現年三十七歲的國文老師雅雯,嫁給科技新貴的老公、住在花木扶疏的高級住宅區;她有傭人幫忙做家事,還有一雙可愛活潑的兒女,幸福人生的所有願望,在不到三十歲的她身上一一實現, 然而,一場大火,卻彷彿嫉妒她的幸福般帶來驟變與詛咒。

閱讀更多

姑嫂之間,究竟是當朋友好,還是當「家友」?

tCol 2019-02-01

四塊玉文創

姑嫂之間,究竟是當朋友好,還是當「家友」?

淑慧與男友交往時,便知道男友有三個姊姊,男友也曾帶她一一向她們介紹。三個姊姊感覺都不太一樣, 但淑慧都有點戒慎恐懼,除了感覺這是讓她認識姊姊,也是給姊姊「鑑定」這個女友。結婚之後, 三個姊姊對她的態度都不太一樣, 大家感覺很照顧所有人, 每次家裡有吃喝, 都會問她要不要到公婆家坐坐一起吃, 平常也會跟大姊討教一些婚姻上的狀況, 問問她可以怎麼處理。但是感覺跟二姊、三姊相處的時候總是隔著一點什麼,往往跟他們搭話, 馬上就會被句點, 感覺她們好像不是很想跟自己說話。本以為她們應該是不愛說話, 可是卻發現她們跟其他家人都聊得很開心, 讓淑慧格外感覺或許自己沒被她們當作一家人。就連加她們的臉書想拉近關係, 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收到回覆。淑慧擔心, 是不是她沒有找到相處的技巧, 才讓她們連臉書的好友都不想加……

閱讀更多

回憶小時候全家圍爐 吳念真:親人圍爐,就是我的火鍋記憶

tCol 2019-01-29

吳念真

回憶小時候全家圍爐 吳念真:親人圍爐,就是我的火鍋記憶

在碉堡吃火鍋,食材不重要,因為一大群來自台灣各地、學歷經歷不一的年輕人在乎的,是有緣相逢並相濡以沫的機遇和情感。

閱讀更多

王偉忠體悟:沒人能用相同速度往前衝,必須隨著年紀調整腳步

tCol 2019-01-28

時報出版

王偉忠體悟:沒人能用相同速度往前衝,必須隨著年紀調整腳步

人生但求淋漓盡致,可是一路直線加速也有風險,必須隨著年紀、境遇來調整速度。 此時,借用馬術中「半減卻」技巧,在內心轉換成另一種態度,人生才能跑得久、跑得遠、跑得快樂。

閱讀更多

劉黎兒專欄/用虔誠的心,祈求新春平安!我的開運能量之旅

tCol 2019-01-27

我年過60,又怎樣?-劉黎兒

劉黎兒專欄/用虔誠的心,祈求新春平安!我的開運能量之旅

日本人新春,尤其從大年夜到元旦,乃至大年初三,都有去寺院、神社參拜的習慣,稱為「初詣」。調查顯示,熟年的年齡層有6成必去,20幾歲的只有44%去,20歲以下的則有75%都不去了,可見新春去參拜,求開運保平安的習慣,跟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母女一起旅行就像冒險,而且一次比一次好笑!

tCol 2019-01-21

時報出版

母女一起旅行就像冒險,而且一次比一次好笑!

「我們還欠彼此一趟探險。」我媽媽說。她身穿和服,躺在床上,啜飲著一杯紅酒。我說:「我一直很想去聖塔菲。」我穿著睡衣,躺在她身邊,大啖一碗義大利麵。我們沒有數代同堂的大家庭,而且,因為在這個循規蹈矩的康乃迪克州小鎮,我們倆都是怪胎,所以朋友也不多。「就是聖塔菲了!」我媽媽說完不禁手舞足蹈起來。「有什麼事能阻擋我們?」

閱讀更多

永和子殺家暴父,落網悲喊「不知失智媽怎麼熬那晚…」為何被打不離開?別把逃離家暴想太簡單

tCol 2019-01-15

留佩萱

永和子殺家暴父,落網悲喊「不知失智媽怎麼熬那晚…」為何被打不離開?別把逃 離家 暴想太簡單

20211209編按:新北永和的「無頭人彘分屍案」12/8宣布破案,兇嫌是54歲符姓男子,因不滿84歲老父長期對77歲失智母親施暴,憤而行凶棄屍。符男和媽媽在警局時情緒激動,他一度悲喊:「不知道媽媽怎麼熬過這晚…。」同一時間,高雄也有79歲老先生在家死亡,驗屍後發現他是長期被鈍擊打到大量出血造成,原來是他70歲太太年輕時常被家暴,直到先生14年前中風臥病,她決定展開報復行動將先生虐死。在婚姻中女性面對家暴,常會選擇長期隱忍,22年前《家庭暴力防治法》誕生的起因,也是因為喧騰一時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家人長期承受丈夫暴力虐待,在歷經7年後,先生又再恐嚇殺她全家時,鄧如雯為了保護家人,趁先生熟睡時將其殺害。不少人會問,長期被家暴為什麼不離開?諮商心理師表示,其實不該再問:「為什麼她不離開?」,而是要問:「為什麼他會打人?」,以及「為什麼我們可以容忍他打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