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下去、腦中都是痛苦想法…心理師:憂鬱症不是想太多!這樣做,能療癒受傷的心

撐不下去、腦中都是痛苦想法…心理師:憂鬱症不是想太多!這樣做,能療癒受傷的心

「當時真的撐不下去了,每天腦中都是痛苦的想法,明明是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事情,但都悶到沒辦法去做,更怕被發現…。」

一位憂鬱症患者描述著過去的抑鬱症狀,這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本應該能做到的事變得困難重重。

 

別再對精神疾患說:你想太多了

 

成大醫院精神部劉柏志臨床心理師指出,當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患隨著控管情緒的相關神經失去功能,就會逐漸也失去了對情緒及想法的掌控力,直到無法適應生活。

 

然而,相較於身體疾病,大眾對精神疾患常有「一定是你想太多,想開一點就好啦!」、「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等冷眼旁觀回應,這是因為難以了解精神疾患外顯行為的背後原因,難以了解情緒困擾或問題行為,並非只是鑽牛角尖或不肯努力。

 

精神疾病,與腦部功能大有關係

 

劉柏志說,精神疾病是一種牽涉腦部功能和生活方式的系統疾病,有其腦部病理,且和生活表現交織複雜的關係,雖然難以依據單一檢查或描述,做出診斷判斷,但臨床心理師能藉由「心理衡鑑」,應用行為觀察、會談、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等,考量主觀症狀及客觀徵象,釐清推測可能的病理,在互動中檢視各種因素,形成醫療角度理解。

 

「那痛苦的當下,你還能做到的是什麼?做什麼可以讓失控的心情稍稍放鬆下來?如果可以,我們在下一次症狀發作前,做一些練習和準備。」

 

臨床心理師協助著患者,讓他覺察還能發揮的功能,以對抗病症侵襲,這不僅是「開導他」,而是依據患者經歷症狀當下的困境,考量還能運用的資源,試圖建立能達成目標的生活模式。

 

藉由心理治療,能聚焦問題所在

 

劉柏志指出,依據心理衡鑑形成的理解,接著會針對患者病況進行「心理治療」,聚焦問題應對方法的認知或行為治療,或聚焦生活態度重塑的精神動力、人本與現實治療等,在治療中的強心健腦練習或抒發回饋思辨中,逐步培養合宜的生活技能、拼湊安適的生活態度。

 

雖然精神疾患因為症狀經歷的痛苦及挫折,旁人難能體會,但這不意味無法理解及支持。

 

若將生涯喻為實現自我的賽季,臨床心理師就是為選手裁量練習配方的「健心教練」,應用各種心理學知識和患者同在,一同重構能應對挑戰的力量,逐漸邁向復原適應的歷程,讓受傷的心靈能被療癒。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