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深女襄理、雙碩士投資被詐3200萬
家住板橋的李女士是從兆豐銀行退休的資深襄理,擁有31年的金融財經相關知識,並攻讀2個政大碩士學位,學經歷、見識人脈皆相當豐富。
但就在一次刷TikTok時無意間看到一位何姓財經名人討論股票,內容正是這位「何老師」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合體講鴻海股票的短片,引起李女興趣,進而私訊與之聯繫,事後更寄了一本他自己發行的財經書給她,李女士喜出望外,就再與其一名林姓女助理加好友,於2024年9月加入名為「財富之星」LINE投資群組。
有天群組出現由知名證券公司出身的周老師所背書的「泰瑞狗」ETF商品,而且還是「周周配息」,讓她心動。
她在2024年11月開始入金投資,陸續投入40、50萬。之後又開始玩股票當沖,果然每一筆都有賺錢,而且獲利相當可觀,曾經提領過1萬2000、4萬與5萬元三筆獲利款項。
一度賺破億 為補投資缺口抵押房子、買黃金
周老師後來又拋出某雷射二極體封測代工廠的股票遭到惡意併購,要大家集資認購,加上此次跟退撫基金合作,可以順利取得融資款,下場投資可翻倍賺。
她才先認購2000萬元,當時投資APP帳上有1億多元進賬,為了補齊2000萬元的缺口,她只好將房子拿去抵押借貸,再聽從對方指示,將700多萬匯到臺灣銀行購買2.5公斤的黃金,然後一次領出,連同現金一同交給車手,沒想到2025年1月20日突然接到警察電話,說她被詐騙了!

投資詐騙手法解析
1. 精心設計建立信任度
該詐騙手法從一開始便利用了李女士的信任心理。透過在TikTok上看到的短影音,由何姓財經名人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合作講解股票的影片,成功吸引李女士的注意,並引發她對投資的興趣。
這樣的操作運用了名人效應,即以知名人物來增加詐騙活動的可信度,讓目標人物(李女士)覺得這是一個有保障且值得信賴的投資機會。
2. 隱藏真實目的的誘導
在信任建立的基礎上,詐騙集團將李女士導入一個名為「財富之星」的LINE群組,並進一步引導她與其他股友交流。
該群組內,除了股市討論外,還有來自周老師(聲稱擁有知名證券公司背景)的建議,並且推薦了「泰瑞狗」ETF投資商品。這一策略的目的在於利用群體心理,讓李女士覺得這是一個普遍而且穩定的投資機會,從而降低她的警惕心。
3. 小額測試與確認獲利
為了讓李女士更加相信該投資平台的真實性,詐騙者安排了小額獲利測試。李女士在初期小額投入後,的確成功提領了少量的獲利,這一過程讓她產生了正向回饋,進而加大了投資金額的投入。
這是詐騙手法中的常見策略,即「先甜後苦」,讓受害者在初期獲得小幅度的成功。
4. 高額投資與情感操控
當信任度達一定程度後,詐騙集團便使用了愛國情操和退撫基金合作的背景,進一步誘導她投入更多資金。
這種操作手法非常典型,這一策略極大地強化了李女士對詐騙活動的忠誠度,並使她無視風險。
5. 強迫追加資金與高額罰鍰
詐騙集團透過無法提領資金和逼迫追加資金的方式,迫使她不斷加碼投資。在該案中,李女士因後來無法提領獲利,被告知必須補齊資金,否則將面臨巨額罰鍰。
這類手法經常見於投資詐騙中,詐騙者通過設定高額罰鍰來逼迫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
6. 財務崩潰與無法挽回的損失
最終,李女士為了能夠補足2000萬的資金缺口,不得不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借貸,並且把所有現金與黃金交給車手。
如何防範投資詐騙?
1. 謹慎面對「名人背書」
- 不論是影片或群組,名人照片、影片很可能是偽造或拼接AI技術製成。
- 官方認證才可信(如臉書藍勾勾、YouTube藍勾、名人個人網站或經紀公司發聲)。
2. 不輕信「高報酬+低風險」
- 任何保證高報酬、穩賺不賠的投資方案,都極有可能是詐騙。
3. 不要在陌生平台或APP交易
- 合法投資應透過官方管道(證券公司、銀行),切勿下載或登入陌生投資APP。
- 檢查該APP是否在Google Play/Apple Store上架,有無官方網站說明。
4. 測試獲利不代表安全
- 詐騙集團早期允許小額獲利,是為了博取信任,誘使你投入更多資金。
- 即使能領出小額獲利,仍需保持警覺!
5. 當心「情緒操控」與「緊急催促」
- 詐騙常用「愛國情操」、「錯過即無」或「罰鍰、利息」逼迫快速決策。
- 不要因時間壓力做重大財務決定,務必冷靜查證。
6. 避免現金交付與高額提領
- 正規金融交易不需攜帶大量現金或黃金,更不會要求與「車手」接觸。
- 一旦有人要求此類行為,幾乎都是詐騙徵兆。
小提醒
- 李女士的案例顯示,無論學經歷多高,都可能落入詐騙陷阱。
- 騙局會用情感、專業包裝,降低人們的戒心。
- 真正的「風險控管」是不輕信、不亂投、不貪快。
作者簡介_張欣民
正聲廣播電台《日光大道》房地產節目主持人
1.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副財務長/房屋委員會委員
2. 天時地利不動產公司創辦人
3. 正聲廣播電台「日光大道」房地產節目主持人
4. Podcasts「房產物語」與「WOW建築」主持人
5. 士林社區大學房地產投資課程專任講師
6.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全聯會智庫會長
7. 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公關主任委員
■ 學歷與專業認證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MRICS)
■ 經歷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
中國土地改革協會文宣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業全聯會營保金管委會委員
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專技人員助理教授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行銷顧問
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信義房屋企研室協理兼發言人
好房誌編輯總監
市場與行情記者
本文摘自智庫雲端《地面師詐術全破解:全民反詐實戰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