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積蓄3200萬被騙光!帳面一度賺破億,兆豐銀行退休襄理血淚告白:詐騙集團如何用郭台銘誘我上鉤?

畢生積蓄3200萬被騙光!帳面一度賺破億,兆豐銀行退休襄理血淚告白:詐騙集團如何用郭台銘誘我上鉤?

這是一起非常典型、精心設計的「假投資詐騙」案例,手法層層鋪陳、環環相扣,讓擁有31年銀行經驗、國立大學雙碩士學歷的受害人李女士,不知不覺一步步落入詐團精心設計的假投資詐騙圈套,最終損失慘重。

這起案件揭示,詐騙手法隨著科技進步也不斷進化,無論專業背景多堅強,一旦放下戒心,誰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這起詐騙案受害人2025年3月中還親自現身說法,把被詐的過程在媒體之前分享,提醒大家不要再落入這類假投資詐騙的陷阱當中。

 

銀行資深女襄理、雙碩士投資被詐3200萬

 

家住板橋的李女士是從兆豐銀行退休的資深襄理,擁有31年的金融財經相關知識,並攻讀2個政大碩士學位,學經歷、見識人脈皆相當豐富。

 

但就在一次刷TikTok時無意間看到一位何姓財經名人討論股票,內容正是這位「何老師」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合體講鴻海股票的短片,引起李女興趣,進而私訊與之聯繫,事後更寄了一本他自己發行的財經書給她,李女士喜出望外,就再與其一名林姓女助理加好友,於2024年9月加入名為「財富之星」LINE投資群組。

 

有天群組出現由知名證券公司出身的周老師所背書的「泰瑞狗」ETF商品,而且還是「周周配息」,讓她心動。

 

她在2024年11月開始入金投資,陸續投入40、50萬。之後又開始玩股票當沖,果然每一筆都有賺錢,而且獲利相當可觀,曾經提領過1萬2000、4萬與5萬元三筆獲利款項。

 

一度賺破億 為補投資缺口抵押房子、買黃金

 

周老師後來又拋出某雷射二極體封測代工廠的股票遭到惡意併購,要大家集資認購,加上此次跟退撫基金合作,可以順利取得融資款,下場投資可翻倍賺。

 

她才先認購2000萬元,當時投資APP帳上有1億多元進賬,為了補齊2000萬元的缺口,她只好將房子拿去抵押借貸,再聽從對方指示,將700多萬匯到臺灣銀行購買2.5公斤的黃金,然後一次領出,連同現金一同交給車手,沒想到2025年1月20日突然接到警察電話,說她被詐騙了!

 

正規金融交易不需攜帶大量現金或黃金,更不會要求與「車手」接觸。

 

投資詐騙手法解析

 

1. 精心設計建立信任度

 

該詐騙手法從一開始便利用了李女士的信任心理。透過在TikTok上看到的短影音,由何姓財經名人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合作講解股票的影片,成功吸引李女士的注意,並引發她對投資的興趣。

 

這樣的操作運用了名人效應,即以知名人物來增加詐騙活動的可信度,讓目標人物(李女士)覺得這是一個有保障且值得信賴的投資機會。

 

2. 隱藏真實目的的誘導

 

在信任建立的基礎上,詐騙集團將李女士導入一個名為「財富之星」的LINE群組,並進一步引導她與其他股友交流。

 

該群組內,除了股市討論外,還有來自周老師(聲稱擁有知名證券公司背景)的建議,並且推薦了「泰瑞狗」ETF投資商品。這一策略的目的在於利用群體心理,讓李女士覺得這是一個普遍而且穩定的投資機會,從而降低她的警惕心。

 

3. 小額測試與確認獲利

 

為了讓李女士更加相信該投資平台的真實性,詐騙者安排了小額獲利測試。李女士在初期小額投入後,的確成功提領了少量的獲利,這一過程讓她產生了正向回饋,進而加大了投資金額的投入。

 

這是詐騙手法中的常見策略,即「先甜後苦」,讓受害者在初期獲得小幅度的成功。

 

4. 高額投資與情感操控

 

當信任度達一定程度後,詐騙集團便使用了愛國情操和退撫基金合作的背景,進一步誘導她投入更多資金。

 

這種操作手法非常典型,這一策略極大地強化了李女士對詐騙活動的忠誠度,並使她無視風險。

 

5. 強迫追加資金與高額罰鍰

 

詐騙集團透過無法提領資金和逼迫追加資金的方式,迫使她不斷加碼投資。在該案中,李女士因後來無法提領獲利,被告知必須補齊資金,否則將面臨巨額罰鍰。

 

這類手法經常見於投資詐騙中,詐騙者通過設定高額罰鍰來逼迫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

 

6. 財務崩潰與無法挽回的損失

 

最終,李女士為了能夠補足2000萬的資金缺口,不得不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借貸,並且把所有現金與黃金交給車手。

 

如何防範投資詐騙?

 

1. 謹慎面對「名人背書」

 

  • 不論是影片或群組,名人照片、影片很可能是偽造或拼接AI技術製成。
  • 官方認證才可信(如臉書藍勾勾、YouTube藍勾、名人個人網站或經紀公司發聲)。

 

2. 不輕信「高報酬+低風險」

 

  • 任何保證高報酬、穩賺不賠的投資方案,都極有可能是詐騙。

 

3. 不要在陌生平台或APP交易

 

  • 合法投資應透過官方管道(證券公司、銀行),切勿下載或登入陌生投資APP。
  • 檢查該APP是否在Google Play/Apple Store上架,有無官方網站說明。

 

4. 測試獲利不代表安全

 

  • 詐騙集團早期允許小額獲利,是為了博取信任,誘使你投入更多資金。
  • 即使能領出小額獲利,仍需保持警覺!

 

5. 當心「情緒操控」與「緊急催促」

 

  • 詐騙常用「愛國情操」、「錯過即無」或「罰鍰、利息」逼迫快速決策。
  • 不要因時間壓力做重大財務決定,務必冷靜查證。

 

6. 避免現金交付與高額提領

 

  • 正規金融交易不需攜帶大量現金或黃金,更不會要求與「車手」接觸。
  • 一旦有人要求此類行為,幾乎都是詐騙徵兆。

 

小提醒

 

  • 李女士的案例顯示,無論學經歷多高,都可能落入詐騙陷阱。

 

  • 騙局會用情感、專業包裝,降低人們的戒心。

 

  • 真正的「風險控管」是不輕信、不亂投、不貪快。

 

延伸閱讀:吃對食物真能逆轉老化!醫學博士揭「低速衰老飲食法」,這幾樣食物趁年輕開始吃,大腦老化速度減緩75%

 

作者簡介_張欣民

正聲廣播電台《日光大道》房地產節目主持人

1.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副財務長/房屋委員會委員

2. 天時地利不動產公司創辦人

3. 正聲廣播電台「日光大道」房地產節目主持人

4. Podcasts「房產物語」與「WOW建築」主持人

5. 士林社區大學房地產投資課程專任講師

6.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全聯會智庫會長

7. 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公關主任委員 

■ 學歷與專業認證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MRICS)

■ 經歷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

中國土地改革協會文宣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業全聯會營保金管委會委員

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專技人員助理教授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行銷顧問

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信義房屋企研室協理兼發言人

好房誌編輯總監

市場與行情記者

 

本文摘自智庫雲端《地面師詐術全破解:全民反詐實戰手冊

地面師詐術全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