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結清權益」失保障,很多人領完才後悔
不少勞工朋友因急需用錢、希望提前取得現金,或擔心勞保破產,選擇申請一次領勞保老年給付。不過,勞保達人張秘書提醒,一旦選擇一次領,就等於「結清所有勞保權益」,未來即使後悔也無法回頭。她表示,勞保一次領雖然是勞工的權利,但在申請前,務必清楚了解將失去哪些保障,「只有心裡有底,才不會日後懊惱。」
無論是月領或一次領,都代表勞工即將退休並退保。一旦申請老年給付,未來將不再具備勞保、就業保險與國保資格,也就失去了包括①傷病給付、②失能給付、③家屬死亡給付,甚至④自己過世後的死亡給付等保障。
張秘書強調,這些保障對仍在職場打拼的壯年勞工尤其重要。若在50歲出頭就選擇一次領退保,未來再度就業時,因勞工退保後無法再加保就業保險,所以日後若不幸失業,就無法申請失業給付。
二度就業,失能、失業補助全沒了
勞保年金月領的法定請領年齡是65歲,多數勞工屆時真的退休,保障功能也能正常發揮。但一次領的申請門檻較低,最早可在50歲、年資滿25年時申請,許多勞工仍在壯年階段就退保。
然而,不少五十出頭的勞工請領後又重返職場,但此時已失去勞保保障。工作期間若遇傷病、失能或非自願離職,將無法請領相關給付,這正是一再被忽略的一次領最大風險。
勞保一次領後的四大損失
1、無法改為年金月領
一旦選擇一次領並核付後,就不能改為月領。年金月領是終身給付,活多久領多久;但一次領只有一次,若活得比預期長,可能面臨晚年養老資金不足的窘境。
2、家屬無法請領遺屬年金
若選擇年金月領,勞工過世後家屬仍可領差額金或遺屬年金;但一次領者,家屬失去這項保障,沒有可繼承的資產。
3、年輕退保喪失其他保障
勞保不僅是老年給付,更涵蓋生老病死殘的社會保險。退保後,勞工在65歲前若生病、失能或家屬過世,都無法請領任何補助如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家屬死亡給付,相當於青壯年時就失去重要的保險網。
4、再就業只能保職災險、提撥6%退休金
張秘書也舉例,一名勞工在同公司投保25年後,符合一次領資格,他認為自己仍處壯年、可繼續工作,開心退保把領到的錢花光。沒想到他再度就業時,身體漸漸出現狀況,被診斷為三高高危險群,無法負荷公司高壓的工作模式,最後被公司資遣。當他想申請失業給付時,卻被勞保局拒絕。
原因是一次領後,即使再度就業,勞工也只能投保職災險以及自提6%,無法加保就業保險,因此沒有失業給付資格。他事後懊悔不已,當初未思考清楚後路,代價遠超過想像。
一次領2大優點,最適合這種人
儘管一次領勞保可能伴隨重大風險,但對某些人來說,它反而是更靈活、更有利的選擇。以下是一次領的關鍵優勢:
1、資金運用彈性高
一次領能自由規劃投資、儲蓄或遺產配置,不必擔心未來政策變動或勞保基金破產風險。
2、抗通膨能力較強
若勞工擅長理財,能妥善運用資金,一次領可透過投資抵抗通膨衝擊,長期報酬率可能高於年金給付。
一次領雖可立即拿到一筆錢,但也代表失去未來年金與各項保障。勞工在選擇前應仔細評估自身健康、家庭狀況與未來生活規劃,謹慎做決定,才不會遺憾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