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手足

顯示第 151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11

50歲的女人還能再婚嗎?請先通過「這項」考驗,再思考要不要說「我願意」

tCol 2019-11-07

米蓮.德克洛

50歲的女人還能再婚嗎?請先通過「這項」考驗,再思考要不要說「我願意」

五十大齡的青春女子,已在生活中找到平衡。處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這些大齡女子不需要借種生子的撒種者,更不需要金援的飯票。再說,我們也很習慣於自己的地位了,那,為什麼還要跟他說「我願意」呢?

閱讀更多

因為吸引力?還是戰利品?50歲的男人還是偏好年輕女子,是因為「這些」原因

tCol 2019-11-07

米蓮.德克洛

因為吸引力?還是戰利品?50歲的男人還是偏好年輕女子,是因為「這些」原因

我們會發現,他「穿著很帥氣」,其實指的是一個全身皺巴巴的人,穿了西裝筆挺、上過漿的套裝。對他來說,風險是不小心滑一跤。

閱讀更多

「我夢到跟他有性行為,是對他有性幻想嗎?」心理師/別擔心,可能只是「這個」原因

tCol 2019-10-30

愛心理

「我夢到跟他有性行為,是對他有性幻想嗎?」心理師/別擔心,可能只是「這個」原因

童話裡的王子與公主成婚、煉金術的日月合一,都是從集體潛意識「結合」的象徵。這樣的象徵也會藉由夢境不同的主題出現,最常出現的就是性交的主題。渴望與相反者合一的對象未必限定於是異性。渴求的特質也可能在同性身上流露,或是藉由某種動物、神話中的人或物來呈現。

閱讀更多

活到中年,我的人緣竟越來越好!我都用「這三種突兀的回話」,這樣的態度,比虛膨話語更動人浪漫

tCol 2019-10-29

李少彤

活到中年,我的人緣竟越來越好!我都用「這三種突兀的回話」,這樣的態度,比虛膨話語更動人浪漫

愛,就是無論晴雨都甘願陪你走上一段。其實,我是真心認為:「共患難比我愛你動人。」因為,會跟你說我愛你的人,不一定會跟你共患難;但是,能夠跟你共患難的人,一定是愛你的,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愛。一般來說,可以跟你同甘苦,一定有情;可以共患難,一定有愛。

閱讀更多

你的退休計畫有「另一半」嗎?別把老公當室友,人生沒有很長,夫妻把愛找回來

tCol 2019-10-22

吳姵瑩

你的退休計畫有「另一半」嗎?別把老公當室友,人生沒有很長,夫妻把愛找回來

當夫妻系統出了問題,所有在家庭中的次系統就會跟著出狀況。一旦最重要的愛與滋養的泉源出了問題,在所有次系統裡,我們就只能奮力求生存,或是加倍去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價值;但卻在努力證明中,更加壓縮與另一半親密相處的時間。

閱讀更多

照顧家人30年,我錯過婚姻、錯過青春,但我對未來仍有夢─母親過世後,我終於能為自己而活!

tCol 2019-10-21

小虎文

照顧家人30年,我錯過婚姻、錯過青春,但我對未來仍有夢─母親過世後,我終於能為自己而活!

「看著小時候的照片,都是悶悶不樂的我在想些什麼呢?總是不笑的我,總是身體不舒服容易嘔吐的我,是什麼讓我失去笑容呢?有些事情要等長大才明白,小時候的我,就感受到活著的壓力。」

閱讀更多

為什麼她幫助人卻顧人怨?50歲後修身養性,惱人的13個救世主行為,你有看過嗎?

tCol 2019-10-16

梅樂蒂‧碧緹

為什麼她幫助人卻顧人怨?50歲後修身養性,惱人的13個救世主行為,你有看過嗎?

正如另一位諮商員所說,每當我們為另一個人扛責任,包括這人的想法、感受、選擇、行為、成長、福祉、問題或命運,就是在拯救。

閱讀更多

「殺人兇手!都是你們害死爸的...」2例子告訴我們:家裡面誰最笨?付出最多的人最笨

tCol 2019-10-09

大師兄

「殺人兇手!都是你們害死爸的...」2例子告訴我們:家裡面誰最笨?付出最多的人最笨

總是為家裡付出,照顧弟妹、孝順爸媽;人到中年,成為父母的照顧者,不料卻被兄弟姊妹辱罵:「殺人兇手!」照顧者付出了一大半輩子,奉獻的熱忱瞬間冰凍至極。付出照顧被視為理所當然,沒有換來群起的掌聲,而是無情的責備。心裡面哀號:「我這麼努力付出照顧,到底是為了什麼?」家裡面誰最笨?一面倒付出照顧最多的人最笨...

閱讀更多

想辭職回家照顧病父,卻被罵覬覦遺產!避免財產紛爭,50歲起開始「終點練習」

tCol 2019-10-02

林靜君談心室

想辭職回家照顧病父,卻被罵覬覦遺產!避免財產紛爭,50歲起開始「終點練習」

H考慮是否辭職返鄉專心照顧生病的爸爸,因為哥哥一家雖然和爸爸同住,但對老人家的事,多半不聞不問,她實在不忍。不料,H無意中得知大嫂對外說,她是覬覦家產而假裝有心,大嫂甚至當她的面說,「我娘家的姊妹都很自愛,父親過世後女兒都是自願拋棄繼承,不會拿家裡一分一毫」。

閱讀更多

病人不要化療,可以嗎?許禮安醫師:尊重病人自主權,才能重拾笑容

tCol 2019-09-27

許禮安

病人不要化療,可以嗎?許禮安醫師:尊重病人自主權,才能重拾笑容

七月中旬的週日,我在台南市立醫院演講,開場前接到許伯伯的兒子打手機給我,語帶哽咽地說:「爸爸他已經在前一天晚上在家安詳死亡。媽媽要我通知許醫師,並且記得向許醫師道謝!」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