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兒都結婚了,還要幫跑銀行買雜物…她怨媳婦「雙手一攤」被打臉:自己寵出來的「媽寶」自己擔

30歲兒都結婚了,還要幫跑銀行買雜物…她怨媳婦「雙手一攤」被打臉:自己寵出來的「媽寶」自己擔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牽掛子女的日常、照料生活無可厚非,但若成年後還無法放手,把孩子養成「媽寶」,恐怕累的會是自己!一位媽媽在網路社團發文表示,30多歲兒子已婚、仍住在家裡,本以為自己責任已了,想不到兒子仍要求老媽子協助處理存錢、購物等日常庶務,求問:「如何脫離媽寶兒子?」

 

這位媽媽在網路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透露,同住一起的30歲多兒子已經結婚,本以為不必再照料生活,但兒子婚後依舊要她幫忙日常庶務,舉凡存錢、買生活日用品等,都要她這個老媽子去做。而她請媳婦處理,媳婦卻雙手一攤說工作忙累、沒空。

 

原PO說,自己也曾想擺爛不處理,但兒子整個禮拜天天碎念;她心一橫想請小倆口搬出去住,但幫兒子跑銀行時,發現兒子存款竟然比自己還少,原PO又心軟了。這位媽媽說,她曾跟先生考慮搬出去,把房子留給兒子、媳婦住,但這房子從結婚住到現在,已經有了感情,實在難以割捨,只好請教網友:如何才能脫離媽寶兒子?

 

對此,許多網友直指:「父母不放手,孩子永遠長不大」,孩子會變成「媽寶」,其實是父母自己寵出來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如果他們從小就習慣什麼事都要媽媽處理解決,長大了還是會有一樣的習性」、「自己寵出來的自己承擔」。

 

也有人質疑原PO心態,覺得媽媽希望媳婦承接照顧兒子的責任,才放得了手,媳婦「看破手腳」才不管事;「知道自己兒子是媽寶,卻怪媳婦兩手一攤,這個邏輯怪怪的」、「為什麼要別人女兒照顧自己兒子? 直接不做讓自己兒子學做就好,妳不放手他就永遠依賴妳,再碎碎念就請他搬走!」

 

一位網友分析,有些長輩抱持傳統觀念,認為自己的作法才是對的、自己最能幹,在關係中扮演「強者」,總為無能者收拾麻煩,久而久之,讓「無能者」更不願擔負責任;而「強者」在埋怨自己負擔重的同時,其實暗藏了些許的成就感,建議原PO導正心態:「孩子不做你撿起來做,捨不得放手還是捨不得放權?你能為他們做到幾歲?」

 

 

拖著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常被孩子拖累一輩子

 

作家劉墉曾指出:「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常被孩子拖累一輩子」,認為爺奶、父母應該改變心態,早早製造機會讓子女自己作主,學習獨立,而非冀望孩子上大學、出社會、結婚成家的那一天,就突然成熟、獨立了!

 

特別是為人父母縱然不對孩子情緒勒索,也要提防過度的寵溺,造成孩子軟爛、無能、不負責任。「即便你的生活很有餘裕,你都不該在孩子成年後,仍然擔任他的主要照顧者。」律師呂秋遠曾撰文指出,親子關係必須存在「界線」,這包括:

 

1、彼此財務要分際清楚,在你離世前,所有資產都不該由兒女建議及分配。

 

2、無論要攢住買房、結婚或生活費,都應在自己行有餘力、心甘情願、不求回報、沒有條件的狀態下,經過兩方協商才能斟酌幫忙。

 

3、即使婚後與父母同住,也必須在他配偶「真心同意」的前提下考慮,而且必須負擔房租、水電,別老想著年輕人住家裡省錢,才能存錢買房子。

 

4、不要幫忙帶小孩,就算要帶,也要負擔保母費,而不是讓老爸、老媽當免費長工。

 

5、結婚、辦婚禮都是孩子的事,可以給建議,但怎麼作由年輕人決定。當然,花錢也是。

 

6、不要借錢給他,不要當他的保人。

 

7、已經給了,就不要想著要回來,或是覺得對方有義務回報你。

 

8、不要介入他的家務事,他跟配偶如何,都是他的選擇與決定。

 

9、他跟配偶有爭執,作父母的別管!抱怨聽聽就好,別多說什麼。

 

10、把孩子當作平等的家人、有界線的家人,而非你兒子。他牙牙學語的時間已經過了,現在,他該好好說話、好好做人了。

 

呂秋遠說,「界線,就是彼此平等的相處,而不是無怨無悔的支持,或一廂情願的討好,甚至是毫無界線的溺愛,否則,你只會養出一個不成熟的成年人而已。」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