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若內心裝的皆是他人的價值觀,那你還是你嗎

50後,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若內心裝的皆是他人的價值觀,那你還是你嗎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把能量花在錯的人身上,將使你耗竭殆盡,得不償失。

人生有很多混亂的情況,最常出現的混亂之一是,有人莫名其妙地把他的人生問題丟給你,認為你「應該」要幫他處理,有義務回應他,不論他需要什麼,你都有責任應該滿足他,有義務讓他滿意,不然你就是狠心無情、見死不救、自私自利,是沒道德良心的人。

 

他只要開口了,出張嘴,你就好像被按下某種無意識的「設定」—「應該」要讓他滿意、「應該」要讓他滿足、「應該」要幫他妥善處理,不論這究竟和你有沒有關係,或者你到底實際上有沒有那樣的能力。

 

如果這是你的情況,很混亂地就承接他人的情緒和人生責任,那麼估計你也會很混淆地把自己的情緒和人生責任丟給別人。

 

為什麼呢?這是人的補償心理,因為你一不注意就去拯救和承擔別人的人生課題,你覺得被虧欠了,會想從另一處得到補償,於是就會心理失衡地期待著誰也來拯救和承擔你的人生課題。

 

你從來沒有試著去清楚思考,總是不可自拔地就為他人而累、而苦,為他人擔憂,因此你活得很累很苦,很哀怨地想為什麼就沒有人來為你無盡付出?也給予你所需要的支撐呢?

 

你好希望有誰出現來拯救你的生活,讓你可以安逸些,不要那麼辛苦。你總是疑惑:為什麼你就要這麼辛苦、這麼悲情?為什麼別人的生活,總是活得好像很輕鬆,一副事不關己?

 

你的思緒像是一團纏繞打結的毛線球,想不清楚究竟是誰讓你那麼辛苦、那麼累?是你真的必須活得那麼辛苦?還是如果你不為他人活得那麼辛苦,你就會自動地覺得不安和內疚,深怕自己過得太好,對不起身邊某個很悲苦、很不幸的人?

 

陷入尋求補償的惡性循環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像推骨牌一樣,他人推倒我,我就來推倒你;他人剝削我,我就來侵占你。我們身邊越是無力抵抗、無法離開我們的人,就是我們最容易占便宜、侵犯的對象。

 

而一個人被某一方侵占和剝削,就會向比自己更弱、更卑微的另一方去索討、去侵占。這就是補償作用,明明遭受到某個人的壓迫或惡意對待,卻向另一個在身邊沒地位的人發洩脾氣。這也是許多伴侶或孩子被當成出氣筒,承受惡意對待的原因。

 

不要小看我們的內心這種需要平衡的本能,一旦有所失衡,我們就會想辦法從別人身上、別的地方把自己覺得被虧欠的感覺「補償」回來,卻怎麼也難以清明覺察,我們都要先學會照顧自己及堅定自己,而不是任意地相互推倒及覆蓋。那樣的吞噬及剝削,是人際關係的毒素,讓我們都深陷在不健康的霧霾中,直到生病、虛弱和陣亡。

 

我們的社會,要建立界線並不容易。沒有界線概念,界線含糊不清,幾乎是我們生活的日常。回想你從小到大的經驗,是不是有許多話語從小聽到大,你幾乎沒有反思這些語句的含意,就照單全收?例如:

 

「你不要那麼愛計較」

「吃虧就是占便宜」

「算了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能者多勞,有能力者就是要多做一點」

「你要多服務別人,服務別人是有愛心的行為」

「不要有意見,叫你做,去做就對了」

「讓你多做一點,是看得起你,不然拉倒」「你那麼小氣,只是用一下你的東西,有什麼大不了」

「都是為你好,才要你這麼做」例子很多,不知道你認為生活中,最讓你界線混淆,感到疑惑、不舒服,卻又不得不做的話語是什麼呢?

 

這些在「我」和「你」和「他」之間混淆成一團的立場、權利、感受、思想、價值觀、生命信念、人生課題及需求,總是讓我們過度承擔別人的責任,又自動地把自己的責任推卸出去。

 

你這一生,真正要完成的是自己的人生課題,能成為的也只有真實的自己。若是內心裡裝的皆是他人的認為、觀點、價值觀、感受和評論,那,你還是你嗎?

 

 

這個世界有你存在,正因為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但假若你總是擔心別人怎麼想,也總是把別人的觀點和眼光當做自己的,想要符合別人的標準,你還會是那一個獨一無二的你嗎?

 

如果你要成為真實的自己,想要好好了解及認識這個你要相處一輩子的軀體與心靈,那麼,你真正要做的,是透過界線的設立和維護,好好地把自己的部分認出來,真正分辨出:「什麼是我的想法」、「什麼是我的感受」、「什麼是我的選擇和決定」。然後把別人的想法、感受和他的選擇及決定歸還給他,不要攬在自己身上,那麼,你將會少掉許多無謂的焦慮與煩惱。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立下界限: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天下雜誌出版,蘇絢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