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種疾病、壞習慣誘發失智!圖解中醫39穴位按摩技巧:日常「腦護理」活化大腦∣生活習慣篇

13種疾病、壞習慣誘發失智!圖解中醫39穴位按摩技巧:日常「腦護理」活化大腦∣生活習慣篇

每年9月21日是國際失智日,面對高齡化浪潮,失智症已成家庭與社會共同的沉重挑戰。而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成,衛福部調查,台灣65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亦即每100人約有8人可能罹患失智症,隨年齡增長,盛行率呈倍數上升,女性罹患率又高於男性。

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類型,占比約6~7成,其次是血管型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病程往往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相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指出,易誘發失智的13大疾病警訊其實都有對應的穴位保健,日常「腦護理」不僅能讓疾病遠離,更能延緩大腦退化,降低失智風險!本文分為兩篇為您介紹【身體篇】、【生活習慣篇】共39個穴位,守護您的健康!

 

【生活習慣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指出,易誘發失智的13大疾病警訊其實都有對應的穴位保健,日常「腦護理」不僅能讓疾病遠離,更能延緩大腦退化,降低失智風險!

 

【身體篇】對應不同疾病症狀,包含高膽固醇、高血糖、高血壓、體重超重、憂鬱、腦部外傷,詳請見此:中醫「腦護理」遠離失智!13大風險預防×圖解39穴位按摩:保健護腦、延緩大腦退化∣身體篇

 

本篇為您帶來【生活習慣篇】:

 

● 抽菸

 

● 過度飲酒

 

● 缺乏運動

 

● 缺乏社交

 

● 遠離空污

 

● 矯正聽力

 

● 視力障礙

 

 

1、抽菸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抽菸傷害:列缺穴、太淵穴、肺俞穴

 

 

 

 

按摩注意事項

 

● 建議在戒菸過程中搭配此三穴位按摩,能減輕戒斷不適。

 

● 力度以「痠脹舒適」為宜,不可過度用力。

 

● 按摩為日常輔助,真正改善健康需以完全戒菸為核心。

 

● 若有長期咳嗽、氣喘或胸悶,應及早就醫檢查。

 

2、過度飲酒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過度飲酒:章門穴、期門穴、中都穴

 

 

 

 

 

按摩注意事項

 

● 飲酒後建議至少間隔 2 小時以上再進行按摩,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 力度以「溫和、舒適」為原則,避免過度用力造成胸腹不適。

 

● 穴位按摩僅能輔助舒緩,不可替代對肝臟的醫療照護。

 

● 長期飲酒或有肝功能異常者,應遵循醫師建議並控制飲酒量。

 

3、缺乏運動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缺乏運動:鶴頂穴、居髎穴、殷門穴

 

 

 

 

按摩注意事項

 

● 建議在輕度伸展或熱身後按摩,效果更佳。

 

● 力度以「舒適、痠脹」為宜,避免過度用力導致肌肉痠痛。

 

● 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但要真正改善健康,仍需搭配規律運動。

 

4、缺乏社交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提升社交能力:神庭穴、本神穴、神道穴

 

 

 

 

按摩注意事項

 

● 建議在社交場合前或日常放鬆時進行,可幫助情緒平衡。

 

● 力度以「輕柔舒適」為原則,尤其額頭穴位避免過度用力。

 

● 穴位按摩能協助穩定心神與增強自信,但要真正提升社交能力,仍需結合溝通練習與心理調適。

 

5、遠離空污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應對空氣污染、保護呼吸道:璇璣穴、膻中穴、迎香穴

 

 

 

 

按摩注意事項

 

● 適合於每日外出回家後或感覺呼吸道不適時操作。

 

● 力度以「輕柔舒適」為原則,特別是頸部與鼻旁位置。

 

● 配合多喝溫水、使用口罩與空氣清淨機,可增強保護效果。

 

6、矯正聽力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聽力減退:聽宮穴、聽會穴、翳風穴

 

 

 


按摩注意事項

 

● 建議在安靜環境下操作,配合深呼吸放鬆身心。

 

● 力度以「輕柔舒適」為宜,避免過度用力造成耳周不適。

 

● 穴位按摩僅為保健輔助,若聽力持續下降或伴隨眩暈、耳痛,應及早就醫檢查。

 

7、視力障礙

 

以下推薦按摩3穴位輔助視力減退:攢竹穴、光明穴、太陽穴

 

 

 

 

按摩注意事項

 

● 建議在用眼過度或長時間看螢幕後操作,效果更佳。

 

● 力度以「輕柔、舒適」為原則,避免對眼周過度刺激。

 

● 穴位按摩僅為輔助保健,若視力持續下降或伴隨眼痛、視線模糊,應立即就醫檢查。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