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確診

顯示第 2712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台灣解封最後一哩路,最大難題是它! 何美鄉:要學習用平常心、看待可能的「5~8萬確診」場景

tCol 2022-02-24

翁申霖

台灣解封最後一哩路,最大難題是它! 何美鄉:要學習用平常心、看待可能的「5~8萬 確診 」場景

新冠(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已逾2年,至今有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也有國家仍持續「清零」,目前台灣則在兩邊拉鋸著,也準備往開放的路前進。面對多國持續放寬政策,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最後一哩路,最大的難題是「要如何讓台灣人離開舒適場域」,開始面對病毒入侵本土後的現實面。

閱讀更多

新一波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下探10度!慎防中風年輕化,保暖防寒大補帖

tCol 2022-02-22

林芷揚

新一波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下探10度!慎防中風年輕化,保暖防寒大補帖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閱讀更多

夫妻創業瀕倒閉…她熬過刷卡借錢,老公卻突中風!轉念找回生活主控權,「我在未來等你」

tCol 2022-02-22

優照護

夫妻創業瀕倒閉…她熬過刷卡借錢,老公卻突中風!轉念找回生活主控權,「我在未來等你」

「以上是行銷部2021年度報告,接下來是2022年第一季的行銷計畫...。」邱太太聚精會神聽著台上公司同事的簡報,手裡的筆則是邊寫下要給行銷部的建議事項。看著簡報裡攀升的數字,邱太太心裡難掩激動,經過五年的努力,她跟先生一起創業的公司,業績終於有起色。她下意識地轉過頭去,想跟原本應該坐在她身邊的先生分享她的感受,但隔壁座位卻空無一人。

閱讀更多

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男性!被喻為「最短命的癌症」,常見5大警訊一定要注意

tCol 2022-02-22

NOW健康

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男性!被喻為「最短命的癌症」,常見5大警訊一定要注意

三立電視台董事長、人稱「海董」的林崑海,病逝於高雄榮總,享壽70歲,死因為頭頸癌。據傳 確診 2年來,他只接受藥物治療,並未開刀,醫師指出,頭頸癌為固體癌症,一般建議,手術切除腫瘤,配合藥物治療,才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閱讀更多

坐著感到背痛,竟是癌症骨轉移害的!這6身體部位出現不適,當心已罹癌、癌細胞擴散

tCol 2022-02-18

照護線上

坐著感到背痛,竟是癌症骨轉移害的!這6身體部位出現不適,當心已罹癌、癌細胞擴散

在一個平凡的早晨,六十多歲的王先生坐在餐桌吃早餐、看報紙。挪動姿勢的時候,突然感到背部劇痛,雙腳麻木無感、動彈不得。

閱讀更多

頸椎僵硬、駝背、下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醫師解說這樣改善症狀,迎向燦爛人生

tCol 2022-02-18

照護線上

頸椎僵硬、駝背、下背痛,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醫師解說這樣改善症狀,迎向燦爛人生

今年四十歲的阿良哥(化名)在年輕時就常出現下背痛,但活動伸展後就緩解,因此不以為意。

閱讀更多

首例Omicron死亡!80歲慢性病婦打2劑AZ、解隔離前離世…死因最終判定「這2種」

tCol 2022-02-15

李易紓

首例Omicron死亡!80歲慢性病婦打2劑AZ、解隔離前離世…死因最終判定「這2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4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例本土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 確診 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為本土首例Omicron死亡案例。

閱讀更多

前環保署長李應元「膽道癌逝」啟示:出現2症狀,大都已是晚期,務必提高警覺

tCol 2022-02-15

NOW健康

前環保署長李應元「膽道癌逝」啟示:出現2症狀,大都已是晚期,務必提高警覺

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閱讀更多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tCol 2022-02-11

劉煥彥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第三年,全世界累計 確診 超過4億人,但曙光要出現了嗎?以重災區美國為例,累計死亡人數在2021年12月中超過80萬人,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更突破90萬人。照這種速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今年上半年美國累計死亡將突破100萬人!然而,從美國、歐洲到亞洲,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降低防疫管制,或準備有條件開放國門。部分美國專家認為,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1918全球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經驗,特別是其進入第三年在美國的狀況,或許可從中看出新冠肺炎進入第三年的可能變化。簡單來說,未來新冠肺炎可能變得更溫和,朝向流感化的方向前進,但若大家輕敵、沒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疫情仍可能出現區域性的反撲。

閱讀更多

別因「重症率低」輕忽!專家曝「兒童染Omicron兩大症狀」…讓5歲童打疫苗?陳時中這樣說

tCol 2022-02-11

翁申霖

別因「重症率低」輕忽!專家曝「兒童染Omicron兩大症狀」…讓5歲童打疫苗?陳時中這樣說

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隨著群聚感染增加, 確診 Omicron變異株的個案也愈來愈多,當中不乏12歲以下的孩童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自今年1月以來,共有82例12歲以下兒童的 確診 個案,相較於590例成人與青少年個案,症狀上可看到兒童感染後的症狀和其他年齡層明顯不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