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可以分成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可以再細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台灣肺癌病人超過八成罹患的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為肺腺癌。
肺癌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解釋,初期肺癌幾乎是沒有症狀,因此許多患者是到出現久咳不癒、咳出血痰、胸痛、支氣管炎持續發作、體重減輕等明顯症狀後才就醫,失去治療的黃金期。
不過,病患也不要氣餒。蔡熒煌說,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抗晚期肺癌的武器與方法越來越多,現在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的晚期患者,抓住它基因的特異性,治療建議會先檢測有無「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的基因突變或是「致癌基因ALK」的基因重組,如果有,醫師將會規劃患者使用標靶藥物效果佳。
以EGFR患者來說,標靶治療有效性達六、七成,但蔡熒煌說,大約到9個月以後就會出現抗藥性,接下來的病人治療計劃又將如何,現在越來越多醫師會建議病人再次切片,確定抗藥性的原因為何,再對症下藥。
蔡熒煌解釋,約有一半的患者是T790M基因突變,現在有了第三代藥物,治療效果也不錯;另約有10%到15%患者是轉成小細胞癌,此時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化療,另有20%到30%患者是其他抗藥性機轉,最好的治療方法也是化療,先殺死有抗藥性的癌細胞。
為何有如此的變化?
蔡熒煌說,初步可以這樣解釋,肺癌中有不同種類的肺癌細胞,而不同的癌細胞對藥物的反應也不一樣,一開始治療一定是選擇最多種類的那型,當此型癌細胞減少後,其他型的癌細胞就會相對增加外,由於對藥物沒反應,還會加速增加。
「沒有再次切片,就不知道如何精準治療抗藥性的癌細胞」,蔡熒煌強調,有了基因檢測結果的幫忙,可以預知標靶藥物的有效度,甚至進一步知道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效果好不好。
今年5月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刊登研究也指出,非小細胞癌症患者在腫瘤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基因變異,由於這些染色體的不穩定導致腫瘤內部癌細胞的差異,因此治療便可以從基因變異下手,更能掌握患者癒後狀況。
很多人以為肺癌治療前切片就可以了,但越來越多研究和臨床經驗證實,每個階段治療都能先以切片來得知變化,患者將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因此,蔡熒煌才會說,肺癌精準治療並非只有一開始,而是還有後續的每個階段。
不過,由於切片算是侵入性檢查,患者難免有疑慮,蔡熒煌說,現在切片的風險都降到很低,除了切片以外,可透過抽血拿到癌細胞剝落片段的染色體,進一步得知其抗藥機轉,也許可以取代部分再切片。
當其他癌症治療已經慢性病化的同時,肺癌也是有相同的趨勢,蔡熒煌說,未來的肺癌治療,可能會跟現在的高血壓一樣,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讓患者還是有很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