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0日
郭美懿
北投知名牛肉料理店「金春發」,因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常去用餐而聲名大噪,近日卻爆發母子爭產糾紛!承德店「老」老闆陳蔡姓闆娘指控兒子不返還逾5271萬元的營業收入,一狀告上法院,兒子陳男不做任何抗辯,法院宣判營業收入全數返還。但媳婦卻出庭表示,自己與丈夫正在談離婚,質疑婆婆跟丈夫共謀打官司,以規避離婚財產分配,不分產給她。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16日
數位內容部整理
受川普關稅之亂拖累,台股上周大跌大漲、劇烈震盪,不過台股ETF投資人數還是創下新高,據集保戶股權分散表4月11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68檔台股ETF受益人周增13萬650人,今年以來增加77萬2794人,總人數來到1099萬8630人,連續6周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單周受益人增加最多的前4名分別為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50元大台灣50、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每檔受益人都增加萬人以上,又以00878受益人數破170萬居冠。 整體來說,國人還是偏愛台股高息ETF,不過也有許多投資人趁大盤大跌買進市值型ETF。專家建議,存股族則可利用台股逢低布局,增加存股張數與減低持有成本,而台股高息ETF有股息、又有潛在的價差空間可期,適合長期投資,也是存股族參與台股投資的好選擇。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15日
肯恩、瑪麗‧奧科羅福爾
財務壓力指的是,由於財務困難或挑戰而產生的情緒壓力和焦慮。它可能是由最近的重大事件引起的,例如新冠疫情、近期通膨帶來生活成本高漲,或是由於個人事件引起的,像是裁員或離婚。這種壓力會導致焦慮、憂鬱和心理上的障礙、延伸出睡眠問題、人際關係緊張、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11日
華倫‧巴菲特、勞倫斯‧康寧漢
講過套利操作後,似乎也應該談談「效率市場理論」(efficient market theory, EMT)。該理論在1970年代蔚為風潮,簡直就是學術界的聖訓。該理論基本上是說,個股分析是沒有用的,因為所有的公開資訊已適當反映在股價上。換句話說,市場總是無所不知。 教導效率市場理論的教授們因此表示,對著股價表用射飛鏢的方式選出來的股票投資組合,報酬率不輸於最聰明、最勤奮的證券分析師挑選的投資組合。 神奇的是,倡導效率市場理論的不僅是學者,許多投資專業人士和企業經理人也信這一套。他們正確地注意到市場通常是有效率的,但錯誤地得出市場永遠有效率的結論。兩者其實有天壤之別。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09日
數位內容部整理
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股災,台股連3天持續下跌,「護國神山」台積電跌破800元關卡、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也跌到150元以下,其他諸如00878、00919、0056等熱門高息ETF跌幅驚人,多檔都跌破去年8月股災低點。 不過4月份共有19檔台股ETF即將發放股利,總金額高達197.73億元,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0091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其中以年化配息率最高的00919發放106億元最多。 市場法人表示,台股近期雖然大跌,但換個角度來看,也為中長期投資的存股族投資人創造更低的存股成本,股利所得若再投入,更可以讓投資組合增加張數、降低成本的加乘效果。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09日
蘇家宏律師、郭美懿整理
詐騙集團橫行,據內政部打詐儀表板資訊揭露,光是3月份全台詐騙財損金額就高達70億9,123.7萬元。除了常見的投資、網購、交友詐財,近年更屢屢出現「台版地面師」詐騙房地的案件,不只有假買家、假賣家佯裝買賣房屋來詐騙錢財,詐團甚至偽裝成「假房客」,入住後悄悄把房子賣掉,而房東卻完全不知道!律師蘇家宏特別盤點4種常見的「詐騙房地」手法,教你如何預防。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08日
華倫‧巴菲特、勞倫斯‧康寧漢
1973至1981年間,美國中西部農場資產價格暴增,因為當時人們普遍相信通膨即將失控高漲,而小型農村銀行的放款政策也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然後這個泡沫破滅了,農場資產價格暴跌50%或更多,負債的農場主人和放款給他們的銀行因此嚴重受挫。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在這個泡沫破滅後破產的銀行,數目是在2008至09年的大衰退中破產銀行的五倍。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07日
艾蜜莉-自由之路
編按:台股週一(4/7)開盤下跌超過2000點,失守2萬點關卡,更創下台股史上最大跌幅!上市股票幾乎全跌停,高息ETF也難逃跌勢,包括00878、00919、0056等熱門高息ETF跌幅驚人,多檔都跌破去年8月股災低點。面對台股史上最慘崩跌,許多存股族都想問:今天可以買了嗎? 對此,投資達人艾蜜莉強調,漲的時候怕買貴,跌的時候怕買錯,但這就是股市。如果沒有買得安心,無論行情怎麼走都無法抱得踏實,然而對有耐心慢慢等、且把資金控管好的我們來說,才能漲時不躁、跌時不慌。 (原文刊載於2022/6/103,更新時間為2025/4/7)
閱讀更多
2025年04月02日
艾蜜莉
編按:近來台股斷崖式下墜,三月至今已崩跌千點,尤其是3/31(四)是台股殺尾盤下跌906點,是史上第四大單日跌點紀錄。 面對此次災情,不少網友自嘲賠到要去露宿街頭,甚至有人整理公園面積資訊流傳網路,比較哪個公園比較大、哪邊風景好、哪邊較涼等等。 利用每月不到3萬元的薪水,讓自己18年內從50萬元滾出5,000萬元資產的理財達人艾蜜莉怎麼看這次的災情,同時也提供心法給股民,在投資路上找到自己的步調,照自己舒服的方式來就好。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28日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米編
今周刊編按:許多夫妻考量貸款、稅務等問題,會將房產登記在其中一人名下,但為了預防房子被所有權人拿去轉賣或抵押借款,就可以透過「預告登記」的方式,由先生或太太當預告登記的請求權人,保護房子不會被任意移轉。 同理,父母出資幫子女購置房地產,害怕子女私下轉賣或抵押房子敗壞家產,也可以適用。而如果擔心年邁父母被詐騙,子女也可以幫父母的不動產做「預告登記」,當父母名下房地產要轉移所有權或設定抵押時,都需經過請求權人同意。 但專家卻示警,「預告登記」並非沒有破綻,如果哪天親子失和、夫妻吵架,你想賣房紓困?就得先要求對方塗銷登記,否則就要靠曠日廢時的訴訟過程來解決。建議與其玩法律危險遊戲,不如透過3招來解決。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27日
潔媽
先享受還是先吃苦?不同世代、不同環境下,做法跟答案截然不同。他人的價值觀與成功故事無法照搬,因為每個人的環境起點都不一樣。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21日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花編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明顯看出老人、老宅「雙老」問題持續拉警報。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20日
蔡佳伶整理
在勞工退休保障問題上,許多勞工對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的區別感到困惑,常常誤將兩者混為一談,為了幫助勞工更清楚了解這些權益,勞保達人《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將深入解析三種退休金的區別及請領要訣,分別是:1.勞保、2.勞退金與3.國民年金。 幫助民眾了解自己的權益,進行合理規劃的建議,不再傻傻分不清楚,少領退休金。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20日
艾蜜莉
最近市值型ETF因0050 vs 006208又變熱門話題,有不少原本投入高股息ETF的大大開始動搖,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定期定額0056、00878、00919…等高股息ETF,還是應該改買市值型ETF了,這樣是不是會「更賺錢」? 先來講個故事: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20日
艾蜜莉
00878配息入帳!朋友領了3萬多,淡定說:「直接再買一張,剩下的晚上吃燒肉!」 股息變大餐,這就是自由的第一步!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18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有一個從大企業董事長高位退休的好朋友,最近跟我分享了一個他在第三人生的投資故事。我以為他可能是因為買0050、0056賺了一些錢,所以要謝謝我,或是很後悔沒聽我的話,去買個股卻賠了一些錢,結果都不是。 他說,以前買股票都賠錢,所以已經20幾年都沒有碰過股票了。雖然聽過我介紹這兩支ETF(指數型基金),也認同它們相對安全穩定,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所以至今還是不敢再踏入股市。 倒是最近聽朋友建議,投資了兩家產業面正夯的新創事業。這些朋友個個都是企業界知名人士,心想跟著投資一定不會錯,而且能和他們一起列名股東,也算是一種榮幸。 最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是在「投資事業」,而不是在「玩股票」,畢竟後者總給人投機的印象,遠不如前者正向。 (原文刊載於2022/4/6,更新時間為2025/3/18)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18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年輕人都說投資賠錢沒關係,因為「錢再賺就有」。不過,如果你已經進入第三人生階段,萬萬不可以有這種想法,因為一來「時間」不允許,你的時間不多了,二來「收入」不允許,你已經沒有穩定的薪資收入了。第三人生的投資理財,絕對戒之在「賠」這個字。 (原文刊載於2021/8/11,更新時間為2025/3/18)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07日
蔡佳伶整理
勞保是每位勞工朋友的重要保障,許多人以為只要投保滿五年,就可以領取最高的保險金額,這樣就能夠安心退休。然而,現實中,錯誤的保險操作方式,可能會讓你保越久卻領得越少。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錯誤操作,了解如何避免這些陷阱。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06日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當你下定決心要買房,面對琳瑯滿目的房產資訊,可能會感到茫然而不知從何下手,腦中還會浮現許多的問題。而我的建議是,初次買房者的第一步,應從判斷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子開始! 你可以先依據家庭收入、存款和可貸款額度,計算出自己負擔得起多少錢的房子。以前述預算,綜合考慮工作地點、交通便利性、學區、生活機能等因素之後,選出理想的居住區域。當你對買房的預算及區域有概念,設定好買房目標,就能有效率地進行後續的看房流程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04日
數位內容部整理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在周一(3/3)宣布最新配息0.72元維持新高,除息日為3/18,最後買進日3/17,配息發放日4/15,以周一收盤價23.79元計算,單次配息率3.02%,預估年化配息率12.11%,為連續8季衝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 00919釋放出繼續維持高息的實力,周二(3/4)在台股一片慘綠下,00919追價買盤沒停過,終場成交13萬張,近期明顯放量、股價最高也來到24.24元,周二則是收在23.97元,究竟要買在多少才不會買貴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04日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當你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看房過程,選到中意的房子,接下來,終於要進入最重要的議價階段。關於議價,通常一般人都有個迷思,以為買房議價的終極目標,是買到底價,也就是屋主願意售屋的最低價格。 大家往往認為,如果買房砍價能夠殺到底價,一毛錢不加,就等於買到了最便宜的價格,而在這場交易中,自己就是得利的那一方,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04日
蔡佳伶整理
隨著台灣勞保制度的不斷發展與調整,勞工朋友在面對退休、退保或是請領年金等問題時,常會遇到諸多疑問與困惑。勞保年金的領取資格、退保後的影響、以及年金領取時機的選擇,都關係到勞工退休後的生活品質與財務穩定。 在決定是否退保或請領勞保年金時,勞工需了解各項規定與細節,以確保自己不會錯過最佳的領取時機,並避免因為錯誤的決策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下將針對勞保年金請領的各項注意事項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勞工朋友更好地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5年03月03日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買房不只是買個居住空間,更是在投資未來。每種房產類型的特性不同,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例如,預售屋可以客製化變更格局,但需要等待較久的交屋時間;中古屋可以立即入住,但可能需要花費一筆整修費用。 而每種房型帶來的居住體驗也截然不同,透天厝擁有獨立的空間和庭院;大樓則需要和他人共用公設。那麼,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物件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不同的房屋種類吧。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7日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一般人選擇房貸,為了節省貸款利息,通常會選利率最低的方案。但這樣的思維,其實不一定正確。首先,市面上很多房貸方案為二段式利率,優惠期間用超低利率吸引你,期滿之後就回調,甚至調到比正常利率還高,導致整體利息平均起來並沒有比較划算。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6日
林韋伶
玉山金(2884)於週三(2/26)召開法人說明會捎來好消息,玉山金2024年自結稅後淨利達260.8億元創下新高,獲利成長率20.1%,金控每股稅後盈餘(EPS)1.63元。在獲利創新高的條件下,股東是否有機會拿到比去年更高的股利?對此,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回應:「應該不會差太多」。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6日
蔡佳伶整理
勞工打拼大半輩子,最怕退休時領到的退休金不足以負擔老年生活,因此除了具有強迫保險性質的「勞保老年年金」、雇主幫員工提繳6%的「勞退新制退休金」之外,也能依個人意願提繳薪資1~6%到「勞退新制專戶」中,放大退休金累積效益。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筆錢與其交由政府代操,不如自己拿去買0050、0056,究竟「勞退」該不該自提、該自提多少最有利?也成為許多勞工心中的大哉問。對此,勞保達人張秘書在《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頻道,為大家解答自提優缺點,1~6%自提多少最有保障?收入高低會影響自提比例嗎?帶你一次看懂!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5日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買房是許多人的人生夢想,但每個人買房的目的不盡相同,有人為了自住,有人為了投資。這兩種目的會影響你在選屋、議價以及持有策略上做出不同的選擇。 買房投資的主要重點,在於追求租金收益、房價增值,也就是如何最大化投資報酬率。如果能以較低的成本買到房子,由於計算報酬率及房價漲幅的基準較低,不僅可提升租金投報率,也可以增加未來的房價漲幅,先天就居於不敗之地。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3日
郭美懿
對時下年輕人來說,一輩子勤苦打拼、65歲才退休的生活模式已成過去式,越來越多人追求早早退休享受自由人生。在英國有位24歲亞裔女孩,就立志要在40歲退休,靠著各種省錢秘技:包括每天早餐只花約台幣20元、不外買咖啡、只穿二手衣等,以及投資股市、拓展副業等開源節流,目前已存下約台幣310萬元資產,期望比同齡者更早退休:「到了45歲,不用向老闆請假,只要想休息就能隨時休!」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0日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你是否曾聽聞周遭的親朋好友有過這樣的買房經驗:幾年前的同樣時間點購入的房子,現在已經增值幾百萬了,但自己的房屋價格卻像烏龜一樣慢慢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別人選擇買房的區域發展比較好。我要先提醒各位一個大原則: 地段,是決定買房增值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20日
老黑(田臨斌)
記得大約十年前我們曾勸當時六十多歲的長輩換房,把住了幾十年的老公寓換成電梯大樓,反正已經退休且小孩都已成家,住得小一點或遠一點沒關係,他們說沒必要,搬家很累,而且兒孫習慣回老家,花錢裝潢換家具浪費錢,能用就好。 現在年近八十他們開始後悔,因為上下樓梯越來越吃力,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另一原因更令人唏噓,他們說現在比當年更有錢,卻沒地方花!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19日
施昇輝
國民ETF獲利少?樂活大叔施昇輝親上火線,解析風險幾乎是零的4檔ETF!2022 年8月16日,2檔高股息ETF的後起之秀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同一天除息。 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來回答很多投資人問我的兩大問題:「該參加除息嗎?」以及「該買這2檔,而不要再買老牌的0056了嗎?」 我不想分析這3檔的選股標準和目前的成分股組成,因為再多的分析都比不上股價會說話。 (原文刊載於2023/2/17,更新時間為2025/2/19)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19日
郭美懿整理
檢警偵辦詐騙集團案件,驚見詐團冒充假檢警向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的家人行騙,「真警方」發現後要求其報案,受害者非但不相信,還求助詐團,委任詐團御用律師提告,結果遭連環騙走1500萬元。桃園地檢署日前偵結,將詐團、律師等9人起訴。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12日
林心怡
從最初的盲目操作,到經歷兩次虧損,最終建立起系統化的投資邏輯。 張永叡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投資心路歷程,以及致富的祕訣。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06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今年的學測成績將在2月底放榜,攸關逾12萬名學子的未來發展,不過隨著物價調升,卻有網友先煩惱起該給上大學的兒子多少生活費? 日前有位媽媽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兒子將到台中讀大學,對於每月只給他1萬3的生活費感到不滿,直指同儕上大學後,父母都至少會給2萬當生活費,讓月薪才3萬多的媽媽感到為難。 原PO要兒子去找打工補貼,兒子卻說大一就該享受新鮮人生活,至少升上大二再打工。原PO苦惱之際,只好上網詢問:「台中讀大學到底1個月要給多少生活費才夠啊?」 原PO解釋,她定義的「生活費」包括每天3餐、機車油錢之類,偶爾可能跟同學出遊、看電影。至於每學期的學費、手機費、住宿費,媽媽這邊當然會支出,「真的要給到2萬才夠花嗎?」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05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最近在我的臉書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裡,有兩位網友給我的私訊讓我非常有感。他們都提到自己退休的爸爸,因為買了高股息ETF,才能夠穩定領息過生活,所以特地私訊謝謝我。
閱讀更多
2025年02月04日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每年到了年終,或是新年開春,財經媒體最愛報導的主題就是「新的一年的投資策略」,而幾乎大多數的投資達人也都會提出他的年度投資建議。每個人的看法不盡一致,投資人當然就無所適從了。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29日
郭美懿整理
對退休族來說,一輩子辛苦打拼,餘生就該對自己好一點!或許你覺得換一台新車、每年2次出國旅遊太奢侈;那每天一杯精品咖啡、影音串流平台看到飽、餐點外送,總不會太過份吧?!美國專業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com卻分析,雖然享受人生無可厚非,但隨著時間推移,某些「小奢侈」卻可能會變成巨額開支,最終影響你老後的退休規劃。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24日
陳光, 張景富
有個朋友在30年前公務員退休下來,拿了300萬的退休俸,在30年前的300萬是相當大的一個數目,那個朋友覺得從此不愁吃穿。 沒想到通貨膨脹的速度之快,到了現在都80歲了,身體還很健康,但是退休俸幾乎坐吃山空,不知道還可以再活多久,但錢都快花光了,現在過著相當節儉的生活。 所以對一個人來說,需要存多少才能退休呢?才能夠抵擋通貨膨脹呢?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22日
中時新聞網 記者楊雅婷
科技日新月異,詐騙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LINE官方緊急示警,提醒用戶勿開啟「分享螢幕畫面」功能,否則恐導致銀行帳戶存款全部被騙光,強調無論對方提出何種理由,千萬不要開啟該功能,若遇到詐騙要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17日
彭蕙珍
小非是一位醫生,自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就近在醫院附近租下6千元套房。年薪約90多萬,省吃儉用,工作二年就存下100萬。有了第一桶金後,她決定買房。 2008年全球經濟受金融海嘯衝擊的最低點,在林口買下約30坪,總價300萬華廈。30歲婚後,她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看診時間極少,職涯實際上年薪破百萬的時間不過幾年。 本金不多,靠著自學投資,加上10多年來持續買房並投入股市,40多歲就賺進上億身家。目前在診所工作、40多歲的她,年薪才70~80萬,不過,她完全不在意,因為投資收益早已超越本薪。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15日
陳燕珩
(今周刊1465) 下午三點,正值來電尖峰時段,辦公室內二十四線電話此起彼落響起,接線員邊安撫電話那端激動的情緒,不忘緊盯螢幕,手指飛快鍵入資料。每個動作都講求精準與效率,畢竟,這是一場分秒必爭的戰役。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14日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中央銀行最新理監事會議雖未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措施,但對房市資金使用管制持續提高,信義代書葉惠玲分享一則實際案例指出,近期有客戶以添購店面冷凍櫃設備為由,向銀行申請周轉金借款,順利貸款。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10日
老黑(田臨斌)
編按:老黑,台灣第1代的FIRE實踐家,45歲退休,至今屆滿20年。老黑分享親身實踐「4%法則」20年感想。
閱讀更多
2025年01月02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許多人夢想退休生活,也早早儲備退休金,但意外的支出卻可能打壞你全盤計畫!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東京一名71歲老翁,過去曾擔任一家中小企業高階主管,他熬了40年、在65歲退休,存了超過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62萬元),每月還有25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年金可領。 為了犒賞自己,他帶著太太搭商務艙、住高級飯店旅行,外食頻率也增加,每次跟親友聚會更是大方請客,讓存款大幅縮水。 但6年後,他的高齡老母突然病倒,長照費用與居家照護所需要的房屋修繕,又花了數百萬日圓。沒想到,晚婚的兒子突然迎來生子喜訊,升格爺爺的他不但給了一筆祝賀金,還資助兒子一家換房。原本充裕的存款就在6年內瞬間見底,剩不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9萬元),讓老翁後悔不已。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台灣也時有所聞,理財專家認為,給辛苦工作的自己一些獎勵並非壞事,但必須「適可而止」,更要慎防周邊的人有意無意的財務倚賴。特別是退休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支出,因此必須制訂「周全的財務計畫」。 但,究竟何謂周全的計畫呢?作者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他又是怎麼規劃的?
閱讀更多
2024年12月25日
林怡妏
「月月配息」向來是國內理財市場的不敗訴求,但若要透過ETF實現每月穩定領息,除了持有月配型ETF外, 藉由聰明搭配各種季配型高息ETF投資組合,或許能帶來更佳的投資效果!
閱讀更多
2024年12月25日
聯合報/ 記者 陳儷方
今周刊編按:已經連槓25期的威力彩在10月28日開出頭獎6.3億元,得主為2名年約50歲的餐飲業女員工,兩人透過合資方式購買,讓電腦選號竟一舉奪得頭獎。不過因無法提供合資證明,領獎時除了被扣除所得稅之外,還被課贈與稅近4千萬元,扣稅後2人各得2.79億元及1.86億元。 兩人也各捐出1800萬元給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另外也各自捐50萬元給點燃生命之火的活動,共同捐出3700萬元,其餘獎金有意購置不動產。
閱讀更多
2024年12月24日
洪哲茗, 邱茂恒
阿文已經58歲了,太太阿娟也已經56歲,他們想著小孩都大了,不太需要操心,也不用兒女給自己太多孝養費,免得造成他們的負擔,當然自己也不太有餘力能幫兒女們更多。打拚了一輩子,好歹房子也是努力存下來的,接下來的人生目標,好像就只剩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了。
閱讀更多
2024年12月20日
屠惟安
編按:作者屠惟安曾是一位華爾街交易員、知名美國網路媒體公司Buzzfeed的業務總監,現在則是理財知識網紅,在27歲前賺進第一桶金:100萬美金(約合台幣3千萬元)。 屠惟安以一針見血的專業風格,讓財務世界離我們不再遙遠,包含:為預算開支建立分級、無腦的儲蓄策略、投資六步驟、債務管理、退休計劃等,同時在這場財務遊戲之中,賦予讀者與其對抗的力量。
閱讀更多
2024年12月19日
胡肇芳 整理
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用,一直是萬年不衰的話題,每個人想法也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幾百萬就夠了,有的人甚至覺得應該要好幾千萬。憂心的還不只於此,物價持續上漲,也讓退休族擔心,退休金或是定存恐怕被通膨吃掉了。 其實,著手準備退休金永遠不嫌晚,不管是定存、還是投資股市,亦或是買ETF存退休金,都可以依照年齡決定配置,專家建議,若是三明治族群想投資ETF,「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當作是核心持股50%,再搭配市值型ETF「00878妹妹」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是可考慮的選項。 如果是年輕人的話,專家建議,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是年輕人的核心持股(50%)選擇,再以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作為衛星持股(30%)、國泰20年美債(00687B)作為防禦資產(20%),股債配置加強市場耐震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