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開始,勾勒美好第二人生
一名勞工的妻子因突發疾病住院,先生為了妻子能專心療養,便主動致電公司為妻子辭職。事後才發現,這個決定不僅讓妻子失去了工作,連她的傷病、失能等保障也一併消失。「生病後馬上離職」的缺點,勞保局不主動提醒,雇主也未必告知,導致許多家庭在無知中失去應得權益。勞保專家張秘書提醒:「在真正了解權益之前,千萬別輕言辭職。」
閱讀更多
糖尿病一直穩居台灣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新陳代謝科名醫洪建德據臨床超過3000人的成功案例指出,要正確對抗糖尿病,要吃飯,而且是吃冷的白米飯,他進一步指出,很多食物的升糖指數其實都比冷的白米飯高。
老公1週前住院做髖關節手術,我幫他管理手機跟手冊,才發現他過去3年來一直拿錢給一個32歲的酒廊小姐A,共約100多萬元。全家人震驚憤怒,孩子們甚至說老公2週後出院,就要把他趕出家門。我當然有很深的背叛感,雖然我看是我老公一頭熱,對方也樂得拍馬屁拿點零用錢,但實在不知如何處理才好?怎樣才能斷了老公這條心?
當我們談「預立醫療決定」時,表面上是在討論一份文件、一項制度,又或者是檢討簽署率不到1%的問題,只有你真正經歷過至親走到生命盡頭的那一刻後,你才會明白其實是在討論:「我們有沒有勇氣,好好地讓一個人離開」。
東京一對六旬夫婦僅有約新台幣303萬元存款、月退金也只有4萬8,但夫妻倆卻能從容生活,每年還能出國或國內旅遊一次。箇中關鍵就在於:他們50歲便開始進行退休理財規劃且調整收支,並在60歲退休時繳清房貸,無債一身輕。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意味著人們有更多時間安享晚年。然而多數人只做「生涯規劃」,卻不知做「生死計畫」,面對生命必將迎來的最終旅程,你會怎麼安排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