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德表示,現今國人糖尿病比例大增,原因和運動減少、速食文化、精緻食物有很大關係,「如今許多人胰島素的分泌量,是40年前的十倍,加大糖尿病機率。」他分享,很多人在真正確診糖尿病前,都不會有前兆,是直到昏倒時,才發現已罹患疾病。
▲預防糖尿病,宜養成幾樣好習慣。圖/MOMOTV綜合台
勾芡食物下肚「像喝葡萄糖水」
而減少糖尿病纏身的方法,就是每天運動,至少要多走路、少吃升糖快的食物(包含磨粉、麵粉類食物)、少碰不良飲食(油糖粉)、減少進食次數(少量多餐是糖尿病病因),此外,也要避免晚睡。
洪建德說,很多人喜歡吃鹹粥、羹、、玉米粥、玉米濃湯,這些有勾芡的食品也要少碰,「食用這些,都像是在喝葡萄糖水一般。」其他也要注意的地雷食物,還包括蘇打餅乾、吐司麵包、沖泡燕麥片、五穀粉、勾芡濃湯、炒飯、蛋包飯、總匯三明治、冬粉、米粉、水餃、御飯糰,都要小心。
▲洪建德提出地雷食物清單。圖/MOMOTV綜合台
「建議大家吃冷的白飯,除了不會讓血糖飆高,還有助維持良好吃飯順序、飲食不會過量。」飲食順序上,洪建德建議魚肉蛋先吃,因脂肪、蛋白質比較不會讓血糖飆高。洪建德補充,「第一口吃魚肉菜,要等待15分鐘後,再食用冷的白飯。」因為魚肉蛋要消化15分鐘,胺基酸才會被喚醒,就能起到保護的作用。
洪建德分享臨床案例,「有病患原本愛吃麵,導致他血糖忽高忽低,胰島素分泌過多、半夜低血糖,後來改吃冷白飯後,血糖就變得正常。」他提供一個簡單的小撇步,就是在大家一起吃飯前,先吃一些魚肉蛋類食物(一片或一塊就足夠),此舉幫助間隔出時間,做到健康飲食順序。
吃「冷飯」抑制血糖飆、腸胃好
「我們吃的白飯,宜煮完後放置一小時才食用(或放置於冰箱)。」此舉能幫助形成抗性澱粉,除抑制血糖飆高,也能幫助腸胃培養益生菌、提升排便狀況,預防糖尿病、大腸癌。
洪建德醫師指出,他跟病友之間的共同理念,就是「不吃藥降血糖」、「不該多重用藥」、「不以打壓血糖為目標」,他希望能努力用食物、運動來治療;但血糖已過高的病友,則仍要務實面對,加入藥物治療。
洪建德分享他的飲食方法,每天的食物,澱粉(醣類)佔40%,且要維持每天100公克的葡萄糖攝取給大腦吸收,這能協助增加胰島素阻抗、預防心血管病。
早餐部分,選擇冷白飯,配豆腐、豆干、豆皮、豆包、蔬菜、水果,還有芝麻、海苔、梅乾、淺漬、起司。這些早餐,幫助他延緩飢餓,減少進食,同時不易低血糖。
午餐部分,則是冷白飯,配上前一晚的隔夜菜;晚餐則選擇新鮮、自然、原味、多樣的食物。
延伸閱讀:
▲洪建德分享吃飯好處。圖/MOMOTV綜合台
洪建德分享,他有個56歲的男性病友,糖尿病齡10年,透過他的這些方式,3個月從糖化血色素7降到5.6,變健康的過程中沒有靠藥物,令人感到有盼望。
▲本文源自MOMOTV綜合台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