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的傅達仁,因胰臟癌的折磨,讓他曾上書總統,一求安樂死能合法化,日前更是宣布他已加入瑞士安樂死組織「尊嚴」。讓不少人開始好奇這個組織,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又為何會吸引如此多國際人士加入會員?
瑞士的安樂死 其實是協助自殺
安樂死可分為主動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與被動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前者即為主動為病人結束生命,例如透過注射方式;而後者即為停止療程,例如除去病人的維生系統、或是讓病人停止服藥,讓病人自然死亡。
而一般針對安樂死立法的討論,多聚焦於主動安樂死,以及醫師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即為由病人「自主」服下致命藥物。
然而在瑞士,由他人透過注射而死亡的「主動安樂死」仍為非法,主張方法是醫師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由病人自主決定是否喝下、或是按下含有致命藥物的點滴開關。
想要安樂死 需先上繳會員費
尊嚴(DIGNITAS)於1998年為一位瑞士律師成立,是瑞士境內唯二協助安樂死的組織,因不同於另一組織出口(EXIT)僅收瑞士國民,因此世界各地有求死意願的人士,都會前往尊嚴(DIGNITAS)。
DIGNITAS採取會員制,欲入會的成員可在線上註冊、填寫資料,隨後DIGNITAS審核過後會寄發「入會註冊說明書」與「會員費帳單」。入會費加上年費約300美金,同時也須檢附上自己的醫療紀錄,並在另外繳交約4000美金,讓瑞士當地醫師檢閱是否符合資格。
為把關安樂死程序,成為DIGNITAS會員之後,仍須會診組織的診所護士,與另一位中立醫生。這位醫生要分別在面談之前和之後與病患各見面一次,負責評估病患所提供的資料。同時也會要求病患填寫求死證明書,並由兩位中立的見證人簽名。
若是該客戶因病無法親自簽名,會改採錄影的方式。影片中會確認客戶的身份,詢問他們是否求死,且是否出自自由意志而不受任何型式的強迫。
等一切溝通完成,醫師會再開出藥物,為病人安排人生最後一段的旅途,而上述的服務內容,需另外繳交約4000美元,同時事後火葬、死亡證明發放費用則是額外計算。
對於有想要前往瑞士安樂死的病患來說,前前後後所需費用,最少需得準備30萬台幣。(而前往瑞士旅途的機票則需另外再計)
實際接受安樂死 僅有5成不到
根據尊嚴(DIGNITAS)官網最新資訊顯示,自成立以來,截至2017年中,會員數目前已達8400人,其中只有不到5成的會員,最終確實執行了醫師協助自殺的請求。
除了醫師協助自殺之外,自殺防治與相關心理諮詢,其實才是尊嚴日常工作的核心業務。在進到「最終階段」以前,與申請人或是尋求諮詢者進行會談諮商,是尊嚴很重要的流程之一,可能以書面、電話或各種適合的方式進行。
目前每天將近有三分之一的電話諮詢,都是來自非會員的詢問。自2012年起,尊嚴執行的安樂死,平均一年200人,截至2017上半年為止,已有102人施行。
真實安樂死過程 在英國引起空前討論
2011年,有位英國富豪Peter Smedley,因罹患神經元疾病(也就是漸凍人),讓他在思考過後,決定前往尊嚴(DIGNITAS),在妻子的身邊平和結束生命。為使閱聽眾可了解瑞士DIGNITAS協助自殺的過程,英國知名作家Terry Pratchett執導此紀錄片《Choosing to Die》。
但紀錄片在BBC上映後,引起相當大的討論,部分人認為這樣的死去讓人感到勇敢、敬佩的,但也有不少民眾認為,這部紀錄片是在鼓勵人「自殺」。
而執導此紀錄片的Terry Pratchett,他罹有阿茲海默症,最終他選擇自然死。但他認為這部紀錄片是提供給更多英國民眾了解,更是有利於英國推動安樂死。
目標是關門大吉 不是鼓勵更多人自殺
而日前DIGNITAS組織曾有接受台灣媒體《報導者》的遠端採訪,董事路雷(Silvan Luley)在受訪中則表示,他們組織的目的其實是「關門大吉」,並非是為了營利而成立。
他們認為應該要提供多一個選項,給更多即將走到終點的病患,讓他們在臨終之前,可以更加有尊嚴、並且坦然的面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