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夫妻各過各的更自在!享受自由生活,女人一定要準備好這2件事

50歲後,夫妻各過各的更自在!享受自由生活,女人一定要準備好這2件事

許多年前我看過一個調查統計,問已婚人士感覺幸福的比例。結果覺得自己很幸福的人大概一兩成,不好不壞的人佔一半,水深火熱的大概三成。也就是結婚之後感覺不幸的人比幸福的人還多。

文/石芳瑜

 

很多人忍著不幸的婚姻,多半有不得已的原因,通常是為了小孩,有時是為了面子或是不想認輸,最慘是遇到家暴,離婚比不離婚困難,這一項我真的就建議要找尋法律或專業的協助。有一部改編自史蒂芬‧金小說的電影《熱淚傷痕》,講的是一個不幸的女人,趁著日蝕那一天挖一個地洞,造成「意外」,讓不斷傷害她的恐怖老公掉到洞裡。

 

「Sometimes an accident can be an unhappy woman's best friend.」電影裡這樣說。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智慧跟勇氣。

 

「不愛了,就離婚吧。」對多數人來說可能也不是理想的選擇。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伊莉莎白‧泰勒那樣任性且費洛蒙四射,一開心就結婚,一不開心就離婚。而人類這種「動物」,很多科普書上會告訴你,人的天性並非一夫一妻。還有人說戀愛的長度一般是兩年,站在生物的觀點,可能是交配之後就可以冷卻或是拍拍屁股走人了。

 

可是人類作為情感細膩的動物,還有社會功能的種種考量。婚姻很多時候是為了財富分配、權力結盟,或者是最基本的,給下一代一個比較安穩的成長環境,畢竟人類小孩待在父母身邊接受保護的時間,大概是所有哺乳類動物裡最長的。慢慢的,夫妻間的愛情也就走向了親情。

 

不愛了(或不那麼愛了)有很多原因,有些人天生多情,於是外遇發生了,被外遇的一方受到傷害有時就很難再那麼愛下去。有些人是結婚之後越來越發現個性不合,一覺醒來,突然懷疑為何睡在這個人身邊?

 

愛得越久的婚姻通常可以維持得越久,我們看到很多大學就是班對、畢業後多年才結婚的夫妻,婚後通常可以長長久久。或許是「習慣」了,但多半是因為時間真的刻出了愛情的深度。閃婚閃離的狀況一般來說最多,熱戀退卻之後,才發現彼此間的差異還不小,簡單講就是「愛情鬼遮眼」。

 

有些人小到連擠牙膏的方式不同都能吵,乾脆還是單身好。但有些人可能愛情失去了,卻轉成了親情或友情,或是一種同舟共濟的夥伴關係。於是百分之五十的人,認為自己的婚姻不好也不壞,也就合情合理。

 

我一個女性朋友超過四十歲才結婚,問她是因為終於遇到了真愛嗎?她說倒也不是,就是剛好遇上了,年紀都不輕了,所以有人作伴也好。與其說和先生是戀人,不如說是朋友。這也是一種婚姻狀態。

 

但這都算是好的。有些婚姻裡的愛情真的已經遠離了,於是「卒婚」這個名詞出現了。年輕一點時為了孩子、為了家人、為了面子……種種原因而不想離婚的伴侶,忍到了中年之後突然發現其實也不需要離婚了,不離婚也有好處。

 

「卒」婚的意思是從婚姻中「畢業」了,不分手也快樂,保持距離的婚姻關係。「理解每個人的差異,並互相承認各自有不同的興趣和想法,不須總是再一起,也可以分開生活,或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但因為是家人,還是互相扶持。」《卒婚》一書的作者這樣寫道。

 

老實說,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難不成大家都以為老夫老妻每天都在問:「老ㄟ,你今天要吃什麼?」有一種常見的狀態叫「分居」,另外那些白天在公園跳土風舞的老太太,老先生在家裡讀書、睡覺的夫妻,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夫妻,大概就是卒婚了。只是過去大家沒有說出來,心照不宣而已。

 

《卒婚》這本書採訪了六對各自過著充實後半生的夫妻,說是「嶄新的生活型態」倒也不至於,但是值得一些人參考或釋懷吧。

 

時代在變,以前人不好意思說的事,現在都可以了,比如以前大家覺得女人結婚了就要當賢妻良母,照顧小孩就要講得甜甜蜜蜜,現在便有人大膽誠實地說出育兒與生產之苦,並且獲得許多共鳴。而婚姻中的愛情淡化了,也不必裝恩愛,或是被愛情至上的人詢問:「那你們為什麼不離婚?」現在有一個理直氣壯的名詞告訴你:這叫「卒婚」。

 

再說結婚都可以再婚或復合,畢業之後難道不能重修學分?但是我還是老話一句,無論是單身女人或是已婚,密密合合的伴侶可遇不可求,即使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學習獨立、喜歡獨處,還是享受黃昏最好的準備吧。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