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不離身 痠澀乾癢樣樣來

3C不離身 痠澀乾癢樣樣來

現代人生活或工作都離不開3C科技產品,像是上班族連續數小時使用電腦工作緊盯螢幕,大量使用手機、經常看書查資料等行為,都會造成眼睛疲勞。

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巧梅指出,眼睛疲勞出現痠澀、乾癢、布滿血絲或吹風就流淚等症狀,多是由於用眼過度造成陰血虛,嚴重者會導致眼壓過高、眼部脹痛。

 

另外一個造成眼睛疲勞的主因,就是熬夜。許多人下班仍繼續使用手機,媽媽們也常等孩子睡著後看手機,以中醫角度來看,晚上11點∼凌晨3點沒睡覺休息,會加倍耗散全身陰血,氣血不足會更感疲勞。按摩眼部穴道,除了可緩解單一症狀,若能每個穴道都逐一按壓,效果會更好。

 

太衝穴

位置:位於足背,大拇趾與二趾中間2根骨頭交會凹陷處。

功能:可疏肝解鬱,對於眼紅脹痛、眼壓高、乾眼症者,能起平肝熄風及活血通絡作用。

按法:使用大拇指沿骨縫間隙按壓,或可前後滑動數次,直至有脹痛感。

 

攢竹穴

位置:兩邊眉頭內側邊緣凹陷處,左右各一。

功能:眼睛不舒服必針的穴道。眼睛脹痛、發癢、風吹或打呵欠就流淚,老人家因氣血虧損造成的眼睛疲勞,只要按摩攢竹穴,眼睛就會亮起來。

按法:以食指的第2指節關節按壓,力道才夠。從攢竹穴慢慢按到眉毛中央的魚腰穴,再加上按摩耳後頭枕骨下方的風池穴,更能緩解因風邪而眼睛發癢流淚的症狀。

 

睛名穴、瞳子髎穴

位置:睛明穴位於內眼角,即眼頭處,瞳子髎穴位於眼尾。

功能:緩解用眼過度、長時間熬夜的痠澀疲勞,能收明目、眼睛發亮之效,並減輕痠澀感。

按法:以食指指腹順時針按壓這2個穴道,且眼睛周圍都 是穴道,可順著眼睛周圍逐一按摩,一次持續約3∼5分鐘,不要按摩過度過久,一日可按壓數回。

 

行間穴

位置:位於足背,大拇趾與二趾趾縫間後方凹陷處。

功能:睡眠不足或用眼過度致使眼睛出現血絲,也就是肝火過旺的時候使用。中醫的肝心脾肺腎,就是對應目舌口鼻耳,行間穴是肝經的瀉火穴道,對眼睛疼痛及脾氣暴躁火氣大都適用。

按法:使用大拇指按壓3分鐘,並稍稍用力,直到有微痛感為止。上班時間或坐著休息時,也可用另一腳的第一趾踩壓,順便活動腿部。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穴道按摩除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