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七年,池上鄉人口流失逾一成,僅剩約八千兩百多人;二○一六年底,池上就成為「超高齡」鄉鎮,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二○%,高於台灣整體一四%平均值。若是沒有對應辦法,有一天,池上的金黃稻浪,或許在時間的催趕下,消失在田埂上。
池上的美麗與哀愁,難道注定了它的悲劇?有一群人顯然不這麼認為,從歸鄉與移居而來的年輕人,以及在地的民間協會、基金會,乃至於在地鄉長,不同力量殊途同歸,都在尋找能讓池上生機勃發的機會。
每年秋季舉辦「秋收稻穗藝術節」,金黃稻田就搖身一變藝術舞台。
各地青年挹注熱血 穿梭村頭、融入當地生活
第一股力量,十五年前,將台中室內設計工作室關掉,舉家三口回到池上的魏文軒是代表人物。回到家鄉的他,接手爺爺一甲半的田地,脫下西裝、襯衫,捲起褲管,學著下田插秧種稻,成了農稼漢,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也成了青年返鄉的樣板。然而,左鄰右舍難免不解,怎麼會有人捨棄錢賺得比較多的都市工作,回來荷鋤為生?但像這樣,嗅著清新的鄉間空氣,一點也不後悔回到池上的年輕人,不只魏文軒一位。
十二年前,魏文軒把爺爺的老房子改建成民宿,並注意到「愈來愈多年輕人回來」,包括做米貝果、開咖啡店的郝朝洋,種黃豆、開豆屋的張志中,開平面設計工作室的羅正傑,開二手書店的香港移居青年陳志輝、開米食餐廳的高雄情侶檔、開民宿的張俊偉等,先後在池上落腳,他鄉變故鄉,彼此成了好朋友,大家閒時總會聚在一起聊天,串聯分享如何扎根在池上。
「到異地生活,三餐溫飽後才能談別的。」魏文軒很清楚,基本民生無虞是所有來到池上的年輕人,首先要面對的課題。大家想的,不是只在於自己的店如何吸引觀光客駐留,而是要做到彼此串聯相接,形成共好的能量。
一台老鐵馬串接出共好的可能性。池上最知名的觀光景點就是伯朗大道,光是今年五天春假,就吸引十一萬人次的到來,騎鐵馬到伯朗大道更是熱門行程。其實,池上媲美伯朗大道的田間美景還很多,平日腳踩一台鐵馬穿梭在村頭巷尾的魏文軒認為,要融入在地,鐵馬是最好的工具,老人家看了也親切,很容易有話題,於是他刻意蒐集老鐵馬,與羅正傑、郝朝洋等人發起「黑色騎士」,讓想在池上落地生根的夥伴能逐漸被在地人接受,融入當地生活圈。
鎖定海外嘗鮮遊客 店家串接、帶動社區觀光
中衛發展中心生活產業部總監林孟麗,看好「黑色騎士」成為池上一個重要的觀光標記,她說,「他們希望在外漂流青年也可返鄉,創造共好的商業模式,且自己也可過活。」此外,「黑色騎士」也舉辦田間下午茶野餐、鐵馬導遊路線等觀光活動,並鎖定國際觀光客,計畫讓他們認識在地人的日常生活。
此做法運作下來已大有成效,原本僅是七個店家互相串接,之後又吸引不少返鄉、移居的青年加入,他們來到萬安社區,整理起廢棄許久的老宅,街上先開設了民宿,接著咖啡店、書店、設計公司、餐廳……,慢慢地串成一個生活圈,成為在地的青年力量,作家蔣勳、劉克襄都先後注意到「黑色騎士」,並發表文章提到他們。
擅長平面設計的羅正傑就是其中一位,一三年他辭掉台北的工作,開始個人接案,認識魏文軒這一群人之後,來池上次數愈來愈多,最後乾脆在池上買下一戶老宅,花兩百萬元整修,就此定居。雖然從都會到鄉鎮,但他的進帳沒有減少,「現在客戶比以前還多,不但環境好、物欲較少,生活費用也比台北低。」羅正傑說。
▲點圖放大
「有一群朋友,在這生活更容易。」六年前到池上開民宿的張俊偉,原本定居台北,當了十幾年的職業軍人,為了讓女兒有健康的生活環境,選擇落腳池上,他以萬安社區為核心,串接鄰近的社區合組生活圈,這些店家平均月營業額可達四、五萬元,以當地生活水平,已足夠一家三口一個月的生活費。
另外,被當地人稱為「豆腐哥」的張志中,為了做豆製品,也是專程從苗栗到池上,與農民契作非基改黃豆,十二甲地的黃豆田,都用來做豆腐、豆皮等豆製品,在他推廣之下,附近早餐店大都改用非基改黃豆。移居此地的張志中,不僅自己關注食材,也帶動池上人一起關注食安。
擁有好山、好水、好風光的池上,因有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移居落地,注入了新活水,但深耕池上已經十年的台灣好基金會馬力更強,早就串聯了池上有機米最早的推手、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等在地核心人物,以民間財團法人的公益力量,為池上植入藝術文化因子而努力,藝術節活動一辦就是近十年。
○九年秋季,台灣好基金會邀請鋼琴家陳冠宇在金色稻田演奏的畫面,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之後,這片稻田就成為藝術舞台,優人神鼓、雲門舞集、張惠妹到去年的伍佰,都曾在這裡演出,讓此地的藝術活動蓬勃發展。
捍衛鄉土田野風光 拆電線杆、限制車輛駛入
面對湧入的觀光人潮,池上人也有自己的想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當地社區爭取下,台電拆掉一根根電線杆轉入地下,讓池上保有一望無際的稻浪。當伯朗大道觀光人潮破壞周遭環境、踐踏田地、妨礙農耕活動時,池上人再度挺身捍衛這片鄉土。一五年,池上鄉公所宣布,限制車輛進入「伯朗大道」,只能徒步和騎單車,在觀光和在地生活中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去年,台灣好基金會將藝術節活動,交棒給當地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鄉鎮環境有了改變後,就會為年輕人創造機會,無論是在地人或外地人,在當地能找到契合的工作後,就會留下來。」 接棒的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是建興碾米廠董事長,三代務農,「池上米」能成為如今的冠軍米,他是重要推手,接著還要把米鄉變成藝術之鄉。池上米藉由稻米競賽打響名號,「慢慢發現整天比賽,好像有銅臭味。」如今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導入藝文活動,他形容,「對池上是轉變契機!」
一年四季池上都有藝術活動,尤其一場兩天秋耕藝術節,至少集結四、五千外地遊客,能動員約十分之一池上居民共同參與,這座搭建在金黃稻浪田間的舞台,已成為池上的年度盛事。
十分關注地方創生的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認為,池上是台灣目前地方自主做翻轉創生,表現最有潛力的城鎮,他說,池上的不同力量互相合作,「台灣好基金會、鄉公所都有參與,也透過農會來約束農地不能賣給外人、不會改建。」讓池上的稻米成為經濟的有力後盾、年輕人願意來到池上。
提高在地行銷產值 架設網站、發展外部合作
「維持池上米高檔產值,是現階段重要任務。」鄉長張堯城點出:「有良好產業,年輕人才能回來」,池上米是最重要的產業資源,也已打出知名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升稻米產值。鼓勵多元化米食開發,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案,像是米麵條、米麵包,用池上米製成的米餅,不僅上架到摩斯漢堡,也蟬聯台東網路農場的熱門商品。張堯城透露,現在正討論能不能和台灣菸酒公司等外部酒廠合作,用池上米釀酒,「我們要不斷找機會。」
美麗的鄉村景色,讓池上發展體驗式觀光的深厚潛力。「遊客到池上,不應僅是看『金城武樹』,而是要深度體驗腳下的土地。」魏文軒認為「只有『量』的觀光不健康,應該要行銷池上的在地特色!」去年,他著手架設網站,要把在地人才知道的特色店家、傳統老店,串接成有池上特色的體驗行程,希望能吸引海外旅客到池上。
而身為移居者的羅正傑,則在粉絲專頁上,用文字、照片記錄他在池上歷經的人事物,結果不時收到離鄉多年的池上人回饋。「看到家鄉現在是這樣、有年輕人在,他們更有勇氣回來!」
冬末春初的池上,稻田剛插秧、一片綠意,一望無際的平坦農田,中央山脈安穩地躺在地平線的那端,等到了秋季,綠浪變成金黃,農民彎下腰拾起一把一把稻穗,儼然是法國畫家米勒筆下的名畫風光。有了這樣的美景,和一群熱愛這塊土地的人,可以預期的是,池上的地方創生必然是一場進行式。
人口數:8213人(截至2018/03))
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21.04%(截至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