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有危險性?穩定治療可正常工作

思覺失調症有危險性?穩定治療可正常工作

日前接連發生多起殺人事件,引起社會對精神疾病的關注,部分民眾對精神疾病患者有錯誤認知,誤以為他們有危險性、無法工作等,影響病友的就醫意願。以常見的「思覺失調症」來說,其實只要穩定接受治療,病友都有機會享有正常生活。

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常有誤解甚至污名化的情況,不少病友受到歧視而不敢就醫。為了改善此一現象,台灣早在2014年就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不過,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去年調查發現,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仍然抱持偏見,包括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無法工作」。

 

調查也發現,四成的思覺失調症病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認為別人無法接納自己在看精神科,另有四成五的病友擔心,告知外人相關的精神問題會對自己不利。

 

病友擔心歧視,降低就醫意願

 

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家銘指出,許多患者及其家屬因為害怕受到歧視,抗拒至精神科門診就醫與住院,反覆承受疾病煎熬。

 

另外,若精神患者過早中斷治療,將造成症狀復發或變得更嚴重。某些社會事件的個案曾經就醫,但後來沒有持續穩定就醫造成憾事。

 

 

規律治療與復健,穩定思覺失調症

 

究竟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呢?我們的大腦是非常精密的器官,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在運作,就像是電線網絡一樣。

 

如果其中有一部分的網絡沒有正確連接,影響大腦的調節功能,導致幻覺、幻聽、情緒起伏大、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勁、自信心不足、思考反應較遲鈍等症狀,就是思覺失調症,容易影響學業、工作與生活。

 

張家銘醫師指出,思覺失調症大多發生在青春期或30歲以前的成年期,是一種大腦疾病,治療方式以口服藥物為主,有助於穩定大腦的調節功能,減少幻覺、妄想等症狀。目前還有長效針劑可供選擇,治療一次的療效可以長達半個月至一個月。

 

 

除此之外,還會搭配心理社會復健,提供患者心理支持、協助增加抗壓性、提供職能訓練等,幫助病友勝任職場工作。穩定接受治療的病友,幾乎可以正常上班與生活,與一般人差不多。

 

張家銘醫師強調,精神疾病「早期診斷、穩定治療」非常重要,如果患者願意接受妥善治療、配合衛教與服藥,就能良好地走向復原的道路,大幅度減少因病情不穩造成的問題。

 

思覺失調症不可怕!期待社會接納病友

 

不過,許多病友擔心社會的歧視眼光,常常因此影響就醫意願。為了消弭社會大眾的偏見與恐懼,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合作推出思覺失調症的衛教動畫,協助民眾正確認識精神疾病。

 

張家銘醫師也提醒,思覺失調症不可恥、不可怕,經過良好的治療,病友並不會對他人和自己造成傷害。希望民眾接納並鼓勵他們就醫接受穩定治療,讓病友更有勇氣面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