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從大門兩側的水簾飛瀑,穿越恢闊的婆羅洲鐵木山門,循兩旁五葉松夾道的石磚路步行往下,可見三十三尊用青斗石雕刻的觀音像錯落在園區中,石磚道盡頭,採仿唐式石木混合風格的建築主體,在山林簇擁下,更顯古樸雅逸之姿,引人注目。
簡樸素雅 品飲寧靜伴觀音
許多人會因「緣」來到這裡,除是貪戀那份建築之美,同時也是為了可品飲茶香的那份清幽自在。觀音廟志工們共同經營的「道cafe'」,外觀猶如齋房般簡樸素雅,室內一尊盤坐在蓮花上的白色觀音,緩緩地以釋放乾冰,為空間帶出如仙氣般的雲霧,恰好呼應李善單導師以「福慧淨水」作為沖注飲品素材的那一份溫柔,使得不論名喚福慧圓滿的桂圓茶,抑或取普洱茶、蓮花、玫瑰、香蜂草、洋甘菊、甜菊等調製的香華大妙茶等,佐蛋糕一起享用,均能品味氣定神閒的豁達。
以福慧圓滿來取名的桂圓茶,喝起來甘甜芳香還能安定心神。
園區錯落各種石雕觀音,讓人可自在禮佛也可作為觀賞藝術之美。
道cafe'
新北市淡水區安子內3號
02-2626-9242
豐富生命的五感體驗 菩薩寺
大里菩薩寺,這處被大眾喻為最不像佛寺的空間,在喧囂的城市裡,把人對於色相的依賴盡數打破,用水、木、石等材質所砌築的溫柔作邀請,讓人至此進行智慧的學習,以及對內在精神的探索和提升。創建菩薩寺的慧光法師認為,佛法就是一種生活,是可以很放鬆、很自在的,所以「菩薩寺只做兩件事,就是豐富自己和分享自己,讓生命的花朵綻放芬芳。」
維摩舍處處皆規畫有可讓人觀照內心的深遠禪意。
用空間回歸自然感受善美
去年才對外開放的維摩舍,就坐落在菩薩寺的旁側,其實這處空間早在菩薩寺設立之初就已經規畫了,不過礙於經費的關係,遲至近日才整建完成,開始與人交流。雖然同樣都是由半畝塘環境整合所設計的空間,但維摩舍卻不若菩薩寺那般直白、重視覺醒,反而較為含蓄溫柔,菩薩寺執行長葉惠貞補充說明:「若是以空間來比喻,維摩舍就像是處階梯,讓人可以往下一點,帶領我們,將生活拉回五感的體驗,透過這一處可感受善美生活、樸質生命的途徑,為空間創造一種親切性,可以去感知好喝的、好美的、好穿的、好香的、好聽的……等,具有生活感的場域。」
隱身在樹叢間的菩薩寺,盡顯一方靜謐清幽。
所以在維摩舍裡,不時會有藝術品的陳展,近期則是邀請日本陶藝家片瀨和宏在此開展,並在二樓的茶飲空間,使用片瀨和宏的陶器來盛裝咖啡,讓咖啡成為「道」的載體,用「器」的歡喜,與品飲者對話。此外,維摩舍除了提供大吉嶺的茶飲、自製輕食餅乾外,其咖啡更是一大特色,使用的可是來自於非咖啡產區的尼泊爾莊園咖啡豆。
(右上)特意將建築開一扇窗,讓戶外自然綠意成為一道品飲風景。
(右下)來自尼泊爾的咖啡豆,是菩薩寺用來協助當地人上學的光明種。
(左下)用藝術家陶藝作品來盛裝咖啡和手工餅乾,讓飲也能是一種「藝」境。
每顆咖啡豆都是希望種子
由於菩薩寺在尼泊爾辦學,因而發現這款高掛在海拔一四五○公尺以上的咖啡豆;Nuwakot咖啡莊園的主人,為幫助當地居民改善生活,自己栽種之餘,也與附近小農契作,有鑑於此,慧光師父特別與該莊園合作,引進這山區的咖啡豆,再請台中知名烘豆師鄭超人烘焙處理,希望以此作為協助當地人擺脫窮困的「光明種」。
葉惠貞笑說:「喝這杯咖啡的同時,感覺會有喜馬拉雅山的雲飄過,有著很澄澈、很芳醇的味道。」同時她也建議,喝完咖啡時,別忘了聞聞杯底,讓那餘韻繚繞的香氣,闡述源自雪山的自然奧祕。
用大吉嶺的茶來作引媒,帶領人們進入溫柔的設計空間。
極簡的品飲環境,能使身心達到極致放鬆的安逸狀態。
Vima House維摩舍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53號
04-2407-9960